哪些地方一定要抱抱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哪些地方一定要抱抱孩子

哪些地方一定要抱抱孩子

2015-12-09

一般孩子在两岁左右,家长们就开始耳提面命地往他脑袋里塞:“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能总是抱抱了。”

但是两岁多的孩子对很多危险还没有清晰概念,哪怕到了四五岁,由于个人探索能力提升,和不会走的婴儿相比,反而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危险环节!所以,老公经常对我说,人的视线,在各种旋转门、电梯、警戒线等地,都基本在1米以上,小孩很容易被这种“视野盲区”伤害,大人一定得多加小心。

我总结最省力和安全的方式是在这种地方把孩子抱起来,第一增加孩子的高度和视野,第二也提醒他人的注意,第三,大人可以更轻松地协助孩子避开危险和麻烦。

抱抱地一:公共电梯

有一回我带着生病的童一在医院里上电梯,因为人多拥挤,最后上来的大人没看到童一,就狠狠地碰到了他。

抱抱地二:自动门

电梯门的感应器也都在1米以上,还有那种旋转的安全门,孩子们很喜欢转来转去,这些地方都容易被夹了小手或撞倒。

抱抱地三:飞机舷梯

上下飞机的舷梯时,我一般用手抱着童一,可以赶快走路不影响他人,防止他被赶路的人撞倒。而且舷梯基本都有高度差异或复杂的路面,在那么嘈杂慌乱的场合,小孩子根本就没能力应付安全问题。

抱抱地四:超市餐厅

这是孩子接触社会走上江湖的第一步,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接触到不同的环境,看到花花绿绿的商品,但也会发生很多状况。所以最安全的方式是把孩子安置在购物车或餐椅里,如果孩子一定要在饭前饭后活动一会儿,那就大家轮流照看孩子或抱孩子走走看看,以防被侍者撞倒或在超市里被商品砸到。

抱抱地五:动物园

动物园人山人海,孩子很容易跑丢了。而且周围都是大同小异的孩子,全扎着脑袋看动物时从后面根本没法分辨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长还是多抱着孩子,既走不丢,还可以制造小人儿的视野开阔。

罗嗦几句:

除了有些地方,有些时候也需要我们抱一抱孩子,是从孩子的心理需要出发:

孩子受了委屈时,和小朋友有了争执后,我们应该抱着孩子安抚或询问,有时他只是需要在妈妈的肩膀上趴一会儿,或者妈妈亲亲他的额头帮他平复一下情绪。

在很多陌生的场合,例如早上送幼儿园,或去别人家做客,当孩子心理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安全度时,我也会抱起童一,轻声给他解释状况,然后指导他该怎么做,同时给他保证这里很安全。通常童一稍作观察后也就慢慢舒展了。

其实我们大人在外面受了委屈,最好的疏泄方式不也是家人紧紧拥抱嘛。多照顾一下孩子的需要吧,有事多抱抱,没事的时候也多抱抱,孩子们长得飞快,要珍惜孩子向我们盛情奔来的机会。再大些,恐怕轮到我们盛情期待时,能拥抱的只有他们抓不着的背影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与“哪些地方一定要抱抱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哪些地方一定要抱抱孩子”还看
新生儿黄疸早期症状有哪些
10个绝佳小策略培养勤快孩子
巧用七招解决家长教育烦恼
关注:如何让女童远离性侵害
儿童教育应如呼吸般自然
猜你喜欢
宝宝长牙顺序图
新生儿健康成长需全方位护理
8个不得不玩的亲子数学启蒙游戏
地震过后,如何教育孩子?
“犟孩子”该如何教育
教孩子守规矩的几个游戏
应对淘气宝宝的四妙招
爸爸带大的孩子为何更聪明?
新生儿也可以学数学
BB聪明过人父母必做九事
3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天性不同教养不同
三层境界让亲子沟通无障碍
隔代教育怎样培养宝宝性格
妈妈应了解孩子的“成长危机”
幼儿的性格特征分析
应多鼓励男女孩一同玩耍
女宝宝名字——古典篇
心智发育需要“特殊养分”
"带坏"BB的父母10大坏习惯
1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女儿嫁错了人,可能因为爸爸
妈妈太好强是BB没主见的真凶
养育方式影响孩子社交态度
不同性格的宝宝的教育方法
帮助孩子构建健康精神世界
好爸爸,应该如何当呢?
女宝宝名字——文艺篇
宝宝身高体重对照表
收养孩子该怎样教育?应注意什么
啥样宝宝最“难养”?
宝宝任性的六大对策
9计绝招让孩子听话
“隔代溺”影响亲子教育
根据宝宝的玩具看宝宝性格
培养宝宝好性格从细小处着手
亲子沟通,四种方法最有效
妈妈应给孩子的六种教育
幼儿敏感期的教养四重点
父母要警惕你的隐形娇惯
10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法
教好孩子夫妻该怎样合作?
"虎妈"后"猫爸"再引热议
让孩子不黏电视的六招数
跟两岁内的宝宝如何讲道理
小心“父爱失调症”
未来宝宝长相预测与遗传与多大关
教给孩子听得懂的哲学
13件小事让家庭教育不可小觑
惩罚孩子的十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