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更合群的五个妙招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让孩子更合群的五个妙招

让孩子更合群的五个妙招

2015-12-09

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培养孩子的合群能力,有以下五条妙招:

妙招一:如何教宝宝分享

妙招二:教宝宝和其他宝宝打交道

妙招三:引导宝宝变开朗

妙招四:教宝宝如何不被欺负

妙招五:教宝宝必要的社交礼仪

妙招一:如何教宝宝分享

场景一:

1岁多的洋洋在小区公园里玩,被邻居小朋友看上了他手里的小车。妈妈要求洋洋“与小朋友们分享”,洋洋不乐意,妈妈好言相劝了半天还是死攥着不撒手,妈妈急了,把小车从洋洋手里抢过来,交到小朋友手上。

事件分析:

妈妈认为这是在帮助培养孩子“分享”的好习惯,但儿童心理学发现,3岁以下的孩子“物权”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他们心里会以为,“东西不在我手上,那就不是我的东西了。”

如果有人一定要你把心爱的钻石戒指送人你会怎样?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心头好拿给别人,孩子的感觉是类似的——生气,害怕,不理解。对这个叫做“分享”的游戏,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

妈妈帮一帮:

问孩子,“能把这个小车子借给小君玩一下吗?他会很高兴的!”同时跟孩子解释,“他只是暂时借一下,一会儿就还给你,这还是你的小车子。”孩子也许就答应了。看到小君借到玩具后兴高采烈的样子,他能逐渐建立起“分享让朋友高兴我也很高兴”的心理反射。

但是,如果这个玩具正好也是他当时最心爱的玩具,他的反应就跟妈妈碰到别人要借自己的钻戒一样,”不可以!” 妈妈也只能对小君说抱歉了。

妙招二:教宝宝和其他宝宝打交道

场景二:

院子里有3个孩子正在玩奥特曼的游戏。4岁的松松也想跟他们一起玩,可明显这3个孩子并不希望多来一个队员。其中一个说:“你不会玩!”妈妈想带松松离开,可是松松舍不得走。

事件分析:

那3个孩子的游戏正如火如荼,加入新来的孩子意味着“打扰”。所以他们表现出“排斥,不耐烦”,是很自然的,并不带有成人理解的“羞辱”。只要被拒绝的孩子没有表现出沮丧难过,就说明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 如果家长气呼呼地拉开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在把自己的“受挫情绪”强加给孩子。

对松松来说,他可以选择立刻离开,或者等待机会。一个心理脆弱的孩子的反应才是立刻离开。而选择留下来的孩子,说明他的内心够强大。

妈妈帮一帮:

处理孩子交往的矛盾,很多时候,妈妈能提供的最好的帮助就是:只要不至于发生严重的流血事件,如果不是孩子主动要求,不要干预。

我们来看看松松是怎么办的。松松站在3个男孩中的“头目”身边,不吭声,但在等待加入的机会。过了一会,“大古队长”随手推了他一下:“你,去查一下电脑!看看怪兽在哪里!”松松立刻假装敲键盘,然后汇报说:“怪兽在A地区!”“冲啊……”胜利队队员们,包括松松,都向“A地区”冲了过去……

如果妈妈当时把松松拉开,孩子将丧失一次多么宝贵的解决社交矛盾的锻炼机会。而坚持留下来,并最终用自己的人际智慧得到了进入集体的机会,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了多么大的鼓励!

妙招三:引导宝宝变开朗

场景三:

小英在班上是年纪最小的孩子,而且比较木讷内向。有时候她会被别的同学戏弄,比如总有同学把她的橡皮擦铅笔等文具藏起来,让她找不到。

妈妈心疼之下,这么教育小英: “以后别理他们了。”“如果别人推你,你就立刻打回来!”慢慢地,那个被欺负的小英变成了一个“欺负人”的小英。如果有人不小心得罪了她,她会一言不发一拳头打过来,小英越来越不受欢迎,越来越孤独。

事件分析:

妈妈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表扬那些符合社会期望的“好行为”,比如分享,比如适当的礼貌;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应当提示,甚至鼓励孩子“不好的行为”,比如用攻击对方,独自游戏、目中无人等,来处理社交中的问题。

妈妈帮一帮:

妈妈可以通过扮演故事之类的方式,教给孩子面对某些常见矛盾或者场景时,相对固定的处理套数。在类似情景发生时,孩子能很快地“脱口而出”。

比如孩子之间发生争执的时候,可以教给孩子一个简单的三段式:

1.你刚才……(干了什么,比如拿了我正在玩的机器人,说不跟我玩,对我尖叫了等等)

2.我觉得……(不高兴,生气,很伤心,等等)

3.我希望你能够……(把我的机器人还给我,不要再那么说了,向我道歉等等)

这样既没有指责别人又表明了自己的意见,还指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

妙招四:教宝宝如何不被欺负

场景四:

2岁半的阿宝所在的小班是个友爱的集体,孩子们都能玩到一块。可最近班里的童童突然变得喜欢咬人掐人,而且还特别喜欢“欺负”平时最好的朋友阿宝。童童咬人的原因一是因为她在出大牙,另外童童的语言发育比较滞后,面对最要好的朋友只好用“咬你一口”来提请好朋友注意“我在这儿呢!”或者“我太喜欢你了!”这样一来同伴小朋友们就遭殃了,阿宝每天都带着童童的牙印和挠痕回家。

妈妈早就告诉阿宝,”无论如何,你不能动手打人!“忠厚老实的阿宝把这条记得牢牢的,结果总是傻愣愣地站着被小童童掐。

妈妈后来告诉阿宝,“童童打你,你就跑吧!”可是童童以为那是阿宝在跟她玩呢,两个孩子一个跑一个追,童童追上了,阿宝还是要被挠一下。

阿宝妈妈再告诉阿宝,“如果童童打你,你就告诉他你不喜欢他这样做!” 可是,事到临头,阿宝结结巴巴的,长长的句子还没说完,就已经被掐得差不多了。

妈妈帮一帮:

最后,阿宝妈妈发现了一个秘诀,简单直接,特别有效! “再有人打你,你就尖叫!”这个不难,本来疼痛时阿宝的第一反应也是尖叫,现在也不用动脑筋转弯子,只要叫得更大声就行了!一尖叫,吸引了大人的注意力,他们立刻就能发现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要给孩子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别人,更要保护自己!

妙招五:教宝宝必要的社交礼仪

场景五:

娜娜是个小混血儿,走在大街上经常被不认识的阿姨阿婆拉住,摸摸小脸,夸一句“真是个漂亮的孩子!”娜娜碰到这样的情景,常常就呆在了那里,不知道如何接下去。

事件分析:

妈妈要教育孩子必要的社交礼节。我们约定俗成的礼节中其实包含了尊重、理解、友善等等信息,非常有利于增进感情,加深交往。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总是受到大人喜欢和同伴欢迎的。

妈妈帮一帮:

妈妈教给娜娜,如果别人夸你漂亮,是因为别人喜欢你,你很可爱。那么你就这么回答“谢谢你,我觉得你也很漂亮!”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被娜娜练得滚瓜烂熟,只要有人夸她,她立刻脱口而出,对方就更加笑得一朵花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与“让孩子更合群的五个妙招”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让孩子更合群的五个妙招”还看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家长必备功课你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
宝宝不爱去幼儿园竟然是因为这个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
猜你喜欢
如何给2岁内的宝宝讲道理
怎么应对孩子神经质
给孩子购买玩具需要注意什么
孩子良好性格该如何培养
如何改善孩子“漫不经心”
这些家庭益智游戏不容错过
父母需要交给孩子的重要品质
给孩子讲故事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家教中不能用的四种方法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失去了自信?
正确的做事态度怎么培养
怎样更好地哺乳长牙的宝宝
怎么帮孩子克服强迫症
倾听孩子的意见很重要
去喂宝宝吃药有妙招
宝宝优秀的观察能力要怎么培养
如何应对孩子过敏
怎么应对爱磨蹭的孩子
爸爸哄宝宝有何妙招
早教的那些误区,家长们注意到了
培养孩子主人翁意识得趁早
怎么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孩子怕当众讲话的原因
孩子积极向上的个性如何培养
让孩子更加健康的妙招
几个妙招解决孩子不爱学习问题
增强宝宝交往能力的方法
宝宝的语言能力要这样训练
如何正确开启宝宝的感官
培养宝宝抗诱惑能力的妙招
"惩罚"孩子都有哪些学问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切记不要“拔苗助长”
这些品质需要从小培养
哪些外部环境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
孩子好胜的心理原因你知道吗?
教育孩子哪些话是不能说的
正确处理孩子打架问题
培养学前儿童道德意识
处理婴幼儿腹泻有妙招
夸孩子也讲技巧
细数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的招式
如何正确纠正孩子挑食
哪些早教现象应禁止
教你处理孩子常见的四大问题
早教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如何科学地惩罚宝宝
婴幼儿腹泻如何处理
教孩子学说话的方法
怎么处理孩子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