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法帮孩子度过认生期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四方法帮孩子度过认生期

四方法帮孩子度过认生期

2015-12-09

童童刚刚4个月,都是童童妈一个人在家里带着,很少出门。前两天,童童妈带他到社区广场玩一会。刚开始见到那些可爱的小宝宝们,童童还是挺兴奋的。

可过一会,一位社区的奶奶抱他时,他竟然哇哇大哭,还一直朝妈妈那看。童童妈感到很诧异!宝宝这么小,不会就是认生吧?该怎么办呢?

认生,不奇怪

几乎每个宝宝在一段时期都会经历这个所谓的“认生期”,德国的教育学专家Christiane博士曾经说过:“宝宝的认生期随着他的成长而自然产生,很可能在一夜之间,认生期就到来。”

宝宝认生是他情感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宝宝可能会变得很粘人,只要碰到新面孔(哪怕是熟悉的人),他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如果有陌生人突然接近他,宝宝也可能还会哭起来。 所以,妈妈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不用感到奇怪,这是宝宝正常的表现。

认生发展过程

小于4个月

一般不会认生。因为这个时候他对周围的一些新鲜的事物,都感到比较好奇,包括不熟悉的陌生人。对任何人的引逗,他都会报以喜悦与微笑。

4—5个月

对陌生人会出现“警惕地注意”现象。他们会来回地注视、比较陌生人与熟人(主要是妈妈)的面孔,对陌生人的脸注视的时间会更长些。

5—7个月

在陌生人面前宝宝会出现较明显的严肃、紧张的神态。

7—12个月

有些宝宝面对陌生人会有哭闹、回避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认生”达到高峰。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以后“认生”表现会逐渐减弱。

Tip: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有认生表现,而且宝宝一出生并不认生,他的认生更多的是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宝宝为什么认生?

1、经常由妈妈或奶奶、外婆等一个人带着

经常由一个人带着的宝宝每天几乎跟一个人打交道,很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排斥心理,以至于有时爸爸抱几分钟,宝宝就会哭。

2、妈妈不经常带出去接触其他人经常把宝宝放在家里带,宝宝就失去了和其他人接触的机会,宝宝的生活圈就会狭小起来,很容易一见到陌生人就产生害怕的心理。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见识少”。

3、对有某种特征的人产生害怕心理

可能有些宝宝对一些比较“奇怪”的人会产生“认生”,而对其他陌生人并不“认生”。比如对一些戴眼镜或戴帽子的陌生人,看到他们宝宝就会哭,更不会让他们抱。这可能是因为宝宝在家里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吧!

4个方法度过“认生期”

虽然有些妈妈会认为认生对于宝宝的生存也有积极的意义,可以保障宝宝生存的安全问题。但是认生毕竟阻碍了宝宝与外界的人际沟通,对以后的成长也很不利。宝宝认生,妈妈也不要紧张,因为你可以帮助宝宝轻松度过认生期哦!

多带宝宝走出家门

在宝宝3—4个月以前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带宝宝走出家门,以帮助宝宝尽早适应他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经常带宝宝去社区广场、花园绿地等人多、小朋友比较多的场合,让宝宝看看周围新鲜有趣的环境,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印象。

Tip:在出外集体活动中要避免众多陌生的面孔同时出现,或众多的陌生人七嘴八舌地一起与他打招呼或争抢着抱他、逗他等,这样会增加他害怕的心理。

多多接触陌生人

有些宝宝只喜欢让妈妈一个人抱,除妈妈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一抱就哭,这是因为平时对外人接触不多,每天只看到爸爸妈妈。

妈妈可以尝试着让其他家庭成员多抱抱宝宝,在他们抱的时候妈妈可以暂时离开一会儿。让宝宝慢慢熟悉除爸爸妈妈之外的陌生人。可以先从家里人开始,然后再是其他不熟悉的人,比如爸爸妈妈的同事、朋友、邻居等。

迎合宝宝的爱好心理

即使宝宝有认生的表现,可由于孩子的天性,宝宝还是比较喜欢跟那些比较年轻的阿姨或者小宝宝待在一起的,因为年轻的阿姨让他有种妈妈般的感觉,而从小宝宝身上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当妈妈带宝宝出去玩耍时,可以抱着宝宝跟那些阿姨或者小宝宝打招呼,跟他们一起玩。让宝宝知道除了家里人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和蔼可亲的,不用害怕、胆怯。

Tip:尽量让宝宝可以逐步接触不同的人群,包括戴眼镜、带帽子等有点特征的人,慢慢地宝宝就会适应他们,不再产生戒备心理。妈妈不妨在家里偶尔戴个眼镜或帽子来让宝宝慢慢习惯这样的人群。

给宝宝安全感

宝宝认生一般都与“害怕”有关,所以妈妈及周围接近宝宝的人都要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妈妈以及家人平时都要保持态度温和、情感稳定,不要忽冷忽热,尤其在宝宝哭时,更要

有耐心,不能训斥宝宝,虽然他还听不懂大人的语言。妈妈也要提醒亲朋好友,接近宝宝时,动作要慢一点、温柔些。千万不能很突然地将宝宝交给“陌生人”抱,这样会加强他的戒备和紧张心理,让他没有安全感,以后会更害怕接触陌生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与“四方法帮孩子度过认生期”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四方法帮孩子度过认生期”还看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猜你喜欢
19-21月龄幼儿的平衡训练
宝宝午睡不必强求
宝宝爱吃鞋是患了异食癖?
育儿必知的宝宝心理学
13-15个月龄幼儿训练游戏
让音乐贯穿于婴儿生活中
父爱让女儿更加有魅力
19-36个月幼儿的早教重点
BB智力与三岁前的沟通相关
按年龄段给宝宝选择玩具
亲子阅读开始得越早越好
涂鸦:孩子用笔重组的世界
一直抱着宝宝睡的坏处
16-18月龄幼儿的触觉训练
宝贝你在音乐里都听到了什么
从小培养孩子的幽默细胞
开放大脑潜能0-3岁最关键
宝宝感冒不要急于用抗生素
七方法培养宝宝自信心
孩子最讨厌家长说这些话
让宝宝尽情地“涂鸦”
假期过后如何让孩子收心
宝宝仰着睡会扁头宽鼻?
如何培养宝宝健康作息时间
千万不做五种“特色妈妈”
决定孩子命运的七个习惯
4要点选择好玩具
宝宝要出牙了,记得进行护理
宝宝爱咬人怎么办?
为宝宝创造良好音乐环境
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
BB五大“坏毛病”没必要管
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怎样缓解宝宝便秘?
开发孩子音乐才能全程计划
杨仲瑜:早教给父母和孩子开了一
锻炼手的技能玩玩纸游戏
培养和鼓励孩子自己吃饭
学会让幼儿认知颜色的能力
让宝宝更聪明的表扬法
渴望独立的1周岁
22-24月龄幼儿的感觉训练
步步护理不做“火宝宝”
解决孩子不听话的10个妙招
咋教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预防宝宝吸吮手指的妙招
长牙期宝宝的5种不适
宝宝多动,长大后会肥胖?
小孩多病不宜春捂秋冻
聪明孩子不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