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提高专注力的五方法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让孩子提高专注力的五方法

让孩子提高专注力的五方法

2015-12-09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老是跑啊跳啊,安静不下来。相关研究发现,这是普遍现象,当今婴幼儿快乐活泼有余,安静专注不足。

有些老人家不仅没有意识到问题,反而语气里流露出得意,“孩子不都是皮的吗?调皮的才聪明呢。”事实上,孩子太焦躁,显然是需要改善的。日后成功者,必定是有动有静,连坐都坐不下来,谈何学习呢?

如何让这些好动的孩子坐下来?这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引导起来却颇有诀窍。看看你是否也在不经意间走进了教育误区?

孩子坐不住,是否是这些地方出了错?

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否太杂乱?

“首先家庭要排除环境干扰,营造一个温馨宁静的气氛很重要。”专家许威威指出,日常生活中,家里要少一点七嘴八舌、不要把孩子像玩具一样抱来丢去。更不要在孩子在场时,当众谈论他的不足、取笑他。

她建议家长,每天至少要有15-30分钟,家里每个人都安静忙自己的事。如:妈妈和宝宝一起读书、识图,爸爸看报,爷爷下棋等等。孩子长期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注意力自然就会提高。

另外,家长可以在固定的地点放置孩子的书桌、小椅子、文具、书柜、光荣榜等,营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孩子做静的活动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进行,长期坚持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养成良好习惯。

“不要乱跑!”你经常这样吼孩子吗?

家长首先要充分理解孩子,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不过分的范围内不必太严厉要求孩子。有些家长动不动就对孩子喊:“不要乱跑!”、“不要乱动!”等一连串的“不要”,殊不知这种是最没有用的教育方式,而且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陈明兴教授建议家长,不妨先忽略孩子的不足,代之以赏识为主的家庭教育,对非多动行为进行强化,当优秀的一面不断增长,之前的不好表现也就自然消失了。

许威威补充说,当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随便打搅。同时,家长在倾听孩子讲述事情,以及和孩子共同活动时,也要以身示范,聚精会神地听讲,避免敷衍和漫不经心。

他们充沛的精力是否得不到发挥?

许威威指出,许多孩子不听话,吵吵闹闹,其实是因为他们的精力没地方发挥。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动静有序的生活习惯,注重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要把孩子的精力和智能引导到有趣、有益的活动中,这样就不会因为无聊而撒娇、吵闹了。

她指出,婴幼儿时期的宝宝以无意注意为主,任何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所以家长要注意控制和变换宝宝的无意识注意力和有意识注意力(指有目的活动),使大脑的活动张弛有度,既能做好某些事,又不至于过度疲劳。

“家长要变化孩子学习和玩的内容,动静结合。做游戏不要总是玩一种,那样孩子就体会不到游戏的乐趣,就更谈不上在学习了。”

引导孩子坐下来,试试这些办法吧

NO.1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

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多引导他们玩和学习。

可抓住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先重点培养,再带动孩子学习其他知识的专注能力。

NO.2 玩一些适龄的静态游戏

许威威还建议家长,可以利用静态的游戏来延长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1岁以内的孩子可以玩铃铛、不倒翁、浴室玩具、塑料瓶等,1岁以上的孩子玩搭积木、拼图、穿珠子等,从最简单的开始,让孩子体会到成功喜悦,然后逐步延长游戏时间。”

NO.3 早期阅读识字有利静心

许威威指出,在婴幼儿时期,家长陪孩子进行适度的早期阅读识字,对于发展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很有帮助。

“从小养成阅读识字的兴趣和习惯,不仅能培养起孩子终生爱书的美德,而且在朗朗的亲子共读声中,孩子受到儿歌、童话、科普读物的陶冶,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活泼好奇、安静专注的性格。”

NO.4 挑战力所能及的事

做事之前,父母要明确做事目的,激发孩子的做事兴趣。

在做事过程中,孩子若遇到困难,要引导孩子克服困难,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这样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集中,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善始善终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

NO.5 丰富孩子每天的生活

陈明兴建议家长,对于特别好动的孩子,要考虑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

孩子的精力远比大人来得旺盛,家长要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使孩子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比如让他们参加适当的运动,跳绳、走平衡木等。

如何区分孩子是否有多动倾向?

看着孩子每天奔跑不停,有家长担心孩子是否得了多动症?陈明兴指出,多动症孩子如果不及时纠正,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事实上,六岁以后的孩子才能够诊断为多动症,不过在婴幼儿阶段,家长就可以提早发现孩子是否有多动倾向。

怎样区别孩子是多动症还是只是好动呢?他建议家长可以从3方面加以区别。

一、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多动症儿童无一兴趣爱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损症状。而好动的孩子能够做他所喜欢的事,并且专心致志地去做;

二、行动是否有目的、计划和系统:好动孩子的行动常有目的,有计划性。而多功症患儿的行动则呈冲动、杂乱、有始无终;

三、自制能力:活泼好动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会大喊大叫乱吵闹,而多动症患儿则无此能力。

此外,在一些生活细节中,家长也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异常。比如,注意力明显不集中,不能专心听家长的话,做事有始无终,稍受干扰就分心;活动过度,不分场合来回奔跑,一刻也不能安静坐下;情绪易波动,感情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不合群、我行我素,有的自卑、逆反心理特别突出严重、学习困难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与“让孩子提高专注力的五方法”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让孩子提高专注力的五方法”还看
中西教育目的有何不同?
艺术教给孩子为人之道
法国妈妈如何让BB安睡
李嘉诚教子做成功的人
平等沟通:现代家教之本
猜你喜欢
最具破坏力谎言:为孩子负责
7个小游戏提升宝宝数学智能
宝宝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提升多元智能之音乐智能(上)
奥尔夫在幼儿园的运用
不必对孩子揭穿真相
6个生活小事件折射育儿大问题
家长需关注新生儿的心理需求
盘点早教主流理念
多元智能发展之内省智能
情绪化反应——父母的头号敌人
专家答疑:说话着急就会结巴?
给宝宝选早教三步就搞定
宝宝早期教育应从家庭开始
父母是最好的教育者
视觉空间智能的5个学习契机
教育的关键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
提升语言智能的5个契机
教育绝不是将孩子作为遥控目标
拥有幽默感,孩子多元能力加分!
奥尔夫音乐教学:歌曲小鸭洗澡
艺术与双语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莫将情绪化反应迁怒于孩子
专家访谈:爱探索宝宝动个不停
婴幼儿内省智能发展进程表
国外早教理念的启发侃侃国外的早
教育孩子的先决条件:控制情绪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
“儿童经典诵读”家庭教育方法
专家答疑:亲子园是家长学校
困扰着妈妈们的4个早教问题
民间育儿经,值不值得信?
揭开犹太人更加聪明的早教秘密
警惕:宝宝受到伤害的错误教育
“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的思考
美好人生的家庭原动力
潜能开发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针对3个月宝宝早期教育方法
零吼叫的真谛:应对情绪化反应
伏明霞:别错过0-3岁最佳早教
家长不要忽视婴儿最初的微笑
霍华德·加德纳和多元智能理论
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好处
专家答疑:男宝2岁不会说话?
肢体动作智能的3个学习契机
如何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酷爸酷妈
哆、来、咪提升音乐多元智能
四种育儿矛盾,你有几样?
了解多元智能理论及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