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孩子气质调整教养方式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根据孩子气质调整教养方式

根据孩子气质调整教养方式

2015-12-09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气质特征。所谓气质,就是个人对来自身体内或身体外的各种刺激的反应方式,也就是指个人每天生活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表现。气质是先天的,没有好、坏之分。

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具有自己的气质特征,所以气质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就是一个孩子一个样的原因,做父母的不宜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去教养子女,因为不同气质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照应,按孩子的气质特征进行对号入座的教养,会更有利于他们健康地发展,有效地学习。

除了必要时请儿童心理医师评估儿童气质外,有兴趣时,家长自己也可为子女测试一下气质,然后根据评分标准评估一下孩子的气质特征,以便较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气质,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尊重孩子的气质,因人施教

气质的特征多种多样,没有好坏之分,这正像人有高矮不同一样道理,我们不能说矮的比高的好,也不能说矮的比高的不好,但若过矮或过高就有问题了。什么叫过矮?什么叫过高?这得依靠专家们研究出来的“正常值范围”为标准去进行评定。偏离了这个范围,就称气质偏异。

婴儿气质虽是先天决定的,但受后天环境影响也会略起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对气质偏异的儿童,顺着其原来的气质特征略加修补,修去其过剩的部分,补充其不足之处,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但必须强调的是,纠偏时只能小修小补,矫枉过正只会适得其反,这正像花匠造盆景一样,过分了会折断花枝,使生命枯萎。

1.怎样对待活动量过小的孩子

对活动量过小的孩子来说,修补目标是提高活动量。但不能一步登天,要让孩子有一个适应过程,逐渐增多活动次数,逐步增大活动量。每日活动次数要多,每次活动的时间要短,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兴趣,一般3-10分钟即可。要仔细观察,在孩子尚未出现厌倦之前就停止活动,以保留下次活动的兴趣。父母应经常在家中组织蹦蹦跳跳的游戏,当孩子的兴趣被激发起时,立即拉他参与其中。父母还应经常拉着孩子一起去参加其他孩子的游戏。注意,是拉着孩子一起去参与,而不是鼓励孩子单独去参与,目的是为了参与活动,而不是追求活动的质量;要强调参与时的趣味,而不是与其他孩子去比高低。

2.如何对待活动量过大的孩子

对活动量过大的孩子来说,修补目标是减少活动量。也不能一步登天,不能采用强制、命令的方式去限制孩子的活动,要给孩子一个训练的过程。仍让孩子有自由自在活动的感觉,应在无形中控制他们的活动量。这种孩子天生过分好动,因此,在由他自己支配的游戏活动中,一定是充满了跑、跳、叫、冲等大幅度行为,他们的活动量已足足有余,所以当父母与他们一起玩时,切忌再搞此类活动,而应改成文静的活动,如:讲故事、搭积木、拼板、下棋、玩扑克、画图等。这样,既能丰富孩子的活动内容,又能无形中控制孩子的过量活动。

3.怎样使严重缺乏规律性的孩子逐渐有规律

有些孩子,在睡眠、进食等方面出现严重的紊乱。不是醒得很早,就是迟迟不肯起床;不是夜啼,就是通宵不眠玩个不停;不是吃得很少,就是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今天晨6时早餐,明天10时才早餐,令人捉摸不定,哭笑不得。这是严重的无规律性的气质特征。面对这种孩子,父母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一定要有规律,否则,会给孩子雪上加霜。

即使孩子的生活和活动无规律,父母仍要按时作息起居,按时进食吃饭,宁可上了床不能入睡,也不要任意让他起来;宁可在吃饭时吃得很少,也不要让他不上桌子。但是方式要灵活点,态度要和善点,不要强迫、打骂,否则会造成恶性循环。

4.如何对待适应性很差的孩子

有些孩子适应性极差,换了新环境、新保姆、新房间、新床,甚至穿件新衣服,增添一些新食物,都会不适应,显得紧张不安,哭、失眠,不肯吃东西等等。面对这样的孩子,要逐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那就得创造条件,逐步过渡,不能急于求成。如果不接受新食物,可以每餐吃饭时先放上新食物,让他天天看到,日日见面,两周后可以在熟悉的基础上少量品尝,直到最后完全适应。又如换新房间或新房子前,可以由母亲带着天天上那儿去绕几圈,在逐渐变新为熟的基础上再迁居。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换新保姆或换新托儿所等。

5.怎样使反应强度激烈的孩子提高承受能力

这些孩子,对微小的刺激反应也特别强烈,稍有些肚子饿就大叫大哭,稍划破点皮就吓得发抖,稍不顺心就大发雷霆,稍为有点感冒发热就哼哼呻吟,痛苦不安。这是因为他们天生很敏感,具有反应强度激烈的气质特征。面对这些孩子,父母应采取以下态度:

(1)表示同情,不要骂他们大惊小怪,娇气,不要禁止他们哭叫。但同情要有适度,过分了会起暗示作用,反而加强反应强度;

(2)要鼓励他们善于诉说或表达自己的苦恼,不要用哭叫来代替一切,鼓励他们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刺激及不愉快,对他们的态度则要平静,以示这些是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要强化他们的强烈反应。

6.怎样帮助爱哭、怕受挫折、怕失败的孩子

怕失败、怕受挫折,是怕困难的结果,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无可奈何时就以哭解决,这是婴幼儿气质中情绪本质趋向于负性的反映。对这些孩子,大人应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求得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逐步知道:人生总是充满挫折的,要用机智来战胜挫折,取得胜利。然而,这个年龄的孩子,尚不能承受挫折,遇到太多的困难,会影响孩子的信心,所以应采取些措施,以减少挫折:

(1)选择符合年龄的玩具。例如:对2岁的孩子不要买5岁孩子玩的玩具,否则,因为不会玩,受了挫折就要哭。同样,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要求超过能力范围,容易使孩子产生挫折感。

(2)学习或做某件事时可教他一些技巧,有了技巧,挫折就会减少。大人要耐心,但不能代他做。

(3)理解、同情孩子所遇到的挫折,如,积木倒了,不能说,“我早就知道是要倒的”,应同情地说,“你确实很努力搭得这么好,积木倒了不要紧,我也会不小心碰倒的,再来搭一次,当心些就不会倒。”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孩子玩时不要去插手,更不应代替他做,但要适当帮助。可启发说:“让我们想想,怎样可以让积木再竖起来?大块的积木放在下面,小块的放在上面,大概就不会倒了?”如果孩子遇到挫折后仍想再试试,就应鼓励和表扬,“你干得很努力,再做一下一定会做得更好的。”若孩子不想干了,也别勉强。

(4)父母要把握孩子的情绪,有挫折感时,孩子很容易生气,父母应引导他们改做其他活动,注意稳定情绪。

7.怎样使孩子不发“人来疯”

有些孩子的情绪特别兴奋,尤其是进入人多喧闹的环境中,或家里来了客人时更是不顾一切,嘻笑奔跑,惹是生非,好像失去控制一样,人们常称这种现象为“人来疯”,是婴幼儿气质中情绪本质偏兴奋的表现。家有这类小孩,父母得学习控制“人来疯”的方法:一是尽量避免去人多喧闹的环境;二是一见有“人来疯”时,即把孩子带离现场,到安静处帮助他冷静下来后再进去;三是提醒他在众人面前不出洋相。

8.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到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至多也只有15分钟,那么1-2岁的孩子自然更短,最多不会超过3分钟。然而,有些孩子的情况更糟,几乎片刻不停,忙忙碌碌,被各种事物所吸引,虽然他们也有兴趣爱好,但对有兴趣之事也无法主动集中注意力。像这类孩子就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较大的气质特点,应该及早给予帮助,否则到学龄时期就会出现多动症症状,影响学习,影响纪律。

训练开始前,先要寻找孩子的兴趣爱好,然后在他的爱好中挑选文静的活动,如讲故事、画图、拼板……从这些内容开始训练注意力,每日多次,每次几分钟,直到注意力不能再集中时停止。可挑选讲故事作为训练注意力项目之一:讲故事前,先与孩子面对面手拉着手坐好,再开始有声有色地为孩子讲故事,并经常用眼神和体态语言与孩子交流,还可用提问形式让孩子参与讲故事。直到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实在无法坚持集中时,立即宣布“今日故事讲到这里,明日继续。”随着听故事时间的延长,注意力的提高,可以发展到听电台里的故事。其他活动形式也可类似进行。

训练开始时,可能孩子合作得不好,父母切忌打骂,否则他们会对训练产生厌恶情绪而无法深入下去。训练内容一定要围绕着玩,切忌认字、写字或课堂式教育。训练时间长短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特征决定,切忌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与要求小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根据孩子气质调整教养方式”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根据孩子气质调整教养方式”还看
教好孩子夫妻该怎样合作
对付BB最有招的5大星座辣妈
宝宝早期教育的三个重点
早期教育的误区
宝宝夜惊需要如何调理
猜你喜欢
宝宝怕黑不是“胆小鬼”
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警惕!2岁小孩吃手可能是心理问
睡觉爱做梦的宝宝更聪明
教你帮助宝宝战胜恐惧心理
教宝宝如何抵制住玩具的诱惑?
哪些事能让宝宝自己做主?
如何处理宝宝的认生情绪
12点帮助宝宝摆脱妒忌心理
让宝宝内心充满同情心的方法
0岁起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
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
培养孩子自信,从三点做起
宝宝五种高危性格父母要注意
孩子受委屈先释放情绪
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害羞宝宝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心理障碍
父母怎么对待孩子的占有欲
孩子言行不一,家长该怎么做?
宝宝“吃手”不一定是坏事
孤独症4大表现家长莫大意
父母的小动作能给宝宝安全感
宝宝的性格由什么决定
培养儿童健康心理“十注意”
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
宝宝认生是心理发育所致
父母11种行为让宝宝自信全无
培养宝宝的坚强性格
如何消除宝宝的不安全感?
怎样养成宝宝乐观向上的心态
暴力教育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如何改变孩子急躁任性好哭
宝宝的精神最怕的四种饥饿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贪吃是为寻求心理满足感
对付逆反期宝宝妈妈需斗智斗勇
小宝宝身上的大暴力全解析
留心宝宝的嫉妒心理
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
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
分年龄段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用美好的语言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
关注宝宝性格塑造的关键期
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
帮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
了解宝宝的成长密码
培养小宝宝过硬的心理素质
“话痨”父母培养巧嘴孩子
关注宝宝成长预防自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