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岁是道坎么?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4岁是道坎么?

孩子4岁是道坎么?

2015-12-09

孩子一岁时,抢小朋友的玩具,因为他以为凡是看见的就是自己的;两岁时,他不肯让别人玩他的小车,因为他不懂分享;三岁时,他常把“不”挂在嘴边,因为他要自己“做主”。不过到了四岁,该开始设立更严格的规则,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不可以。

孩子四岁是道坎?

我们普遍认为美国人对孩子更宽松,但最近一次调查中,80%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放任自流,40%的人希望自己还能管得更“紧”一点。

更严格的行为规则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 我们对孩子已经越来越理解和尊重,对他们的态度越来越宽容和开通。我们不再为孩子决定一切,而是为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孩子们有章可循、学会承担明确的行为责任会更好。没有纪律约束的孩子会变得过分关注自我,自私自利,而且不快乐——还会使周围的人也苦不堪言。 有的学者也通过研究发现,父母既满怀关爱又不失权威,对孩子既支持又限制,其教育的孩子往往学习出色,社交顺利,且自我感觉良好,总体来说也比要么过于宽松、要么过于严厉的父母所教育的小孩更为快乐。

父母们为什么更愿意对孩子宽松一点儿?

父母们对孩子的情绪十分敏感,担心教训孩子或过分频繁地说“不”,都会给他们造成心灵创伤。此外,如今的爸爸妈妈们往往十分珍视与孩子之间关系,希望受子女喜爱和尊敬。很多人似乎很难接受这一事实:一旦成为家长,有时难免会不得人心。另外,最后的原因或许很简单:我们之所以娇惯孩子,完全是由于时间太少的缘故。毕竟,大部分母亲是职业女性,全职妈妈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忙,谁又愿意把如此有限的时间花在对孩子明令禁止、实施惩罚上面?

然而调查发现,孩子不守规矩的时间越长,家长就会越来越听之任之,而这对任何一方都有害无益。举个例子,有一位母亲要她6岁的儿子去清理他自己的房间。可小孩不听话,吵吵闹闹的就是不干。如此对峙的局面当然令人不快,这位母亲只好不再提及此事,以求得安宁。但是她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只要他胡闹下去,他就能为所欲为。就这样,孩子们学会了怎样让大人无可奈何。

教养4岁孩子的五技巧

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他们在4岁以前还不了解规则和行为后果之间的联系。从4岁起,我们就可以加强纪律。

1.制定规则

对4岁及更大的孩子,我们可以针对他们最令人头疼的行为表现,诸如和小朋友打架啦,说话粗鲁无礼啦,制定一份规则清单。育儿专家建议,对于4~8岁的孩子可以制定不超过5条的规则。

2.确定违规的后果

父母要清清楚楚地写明,如果违反规则,将有怎样的后果,比如说短时期内不再享受某些“好处”。(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作为“好处”,如出外游玩,请朋友上家里来,或者在临睡前看影碟。)一旦孩子违规时,立即贯彻行为后果。这个时候,无需警告,不用讨价还价,也没有第二次机会。如果小家伙认为有商量的余地,他们可就不大会把你的规则当真了。

3.做好反反复复重申规则的准备

研究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专家说:“在儿童这个年龄段,父母要想他们听话去做某事,或许得说上个百八十遍才行。”

4.规则要公平合理

我们要了解各年龄段的相应特点,以保持合理的期望。如果你4岁的儿子总是在饭桌旁坐不住,你就要知道,通常6岁的孩子会比4岁的时候更加能够“坐得住”,而等到8岁,他们的表现还会要好很多。

5.面对孩子违规的行为,家长的反应要言行一致,平静迅速

有些家长往往空发号令,光口头嚷着要怎么怎么样,譬如,“不准那样!”或者“叫你别干,我说话算话的!”但从来都不落实到真正的行动上。要记住老话——行动比言语更有力。

家长应该遵守的三个原则

不论你想将自己的管教技巧作微调还是整修,以下几个点子都可以帮你更坚决地贯彻行动。

安心拒绝

如果孩子苦苦央求,呜呜抱怨,胡搅蛮缠,软磨硬泡,总让你禁不住心软——“就这一次吧”,你的孩子就会断定,当妈妈说“不”时,其实意味着“还有机会”。然而请记住,以长远的眼光看来,妥协是有害的。一旦说了“不”,就一定要坚持。

如果孩子求你买一件你不想给他的东西,譬如含暴力的电脑游戏,或者晚饭前吃的糖块,你得说“不”,然后解释为何拒绝他。一旦你给出了解释,就别再讨价还价,谈判协商,甚至放弃刚才的主张。你要做的只不过是设下规则。你要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你是家长,有些事情你说了算。

选择措辞

“公平”和“信用”这类词对孩子很管用,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点。例如,当6岁的儿子坚决不肯清理桌子时,你可以说:“大家都为打扫房间出了力,你不干你那份活儿,不公平。”或者提前警告,对你5岁的女儿说:“你打算啥时候把玩具收好啊?”如果她说晚饭后会做,却没有执行,你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你没守信用!说好了要做的,现在要说到做到。”

另一个巧点子就是表示惊讶。当孩子胡闹时,父母往往会说:“又来了”或者“你老改不了!”然而更好的方式是表现出不解和惊讶——尽管这可能需要奥斯卡明星级的演技。你可以说“你最近表现好多了,我可真没想到你会打小朋友!我知道你喜欢小明,你心里肯定不想这么做的。”

适可而止

纪律严明并不意味着苛责甚至虐待。父母不管是制定规则还是实施惩罚,都应该心平气和,饱含关爱,注意别胁迫和恐吓孩子。

惩罚也不要过分。别老想着“该怎样才能教训教训这小子?”多想想怎样能帮助孩子达到你的期望。说到底,有效的纪律还是为孩子自己好:如果他现在对简单的规则——如“不打妹妹”或“说真话”——都置之不理,他怎么能学会在将来与人打交道时尊重朋友、坦诚待人?记住,纪律严明的目标不是权力与控制,而仅仅是为了教会孩子如何在生活中有所成就。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与“孩子4岁是道坎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4岁是道坎么?”还看
妈妈,教师节快乐!
宝妈,你学会批评孩子了吗?
这样做!让幼儿园老师爱上你家宝
5岁熊孩子挖地道“越园”BB不
开学季,拼的就是“娘”
猜你喜欢
教你笼络宝宝的六大计策
母体环境可改变BB性格
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老人带孩子溺爱也是害
单亲妈加班让儿能多吃粽子
感恩教育勿忘亲子平等相处
不愿上学或是分离性焦虑
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
怎样面对BB圈里的攀比现象
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顺序
单亲家庭的5大早教策略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好胜宝贝也能输得起!
美国"虎妈"教育方式大转弯
单亲家庭教育小心3个误区
五误区让宝宝"爱放弃"
爸爸越参与育儿宝宝越聪明
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
表扬BB需掌握四大技巧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妈妈误区让儿子变懦弱
哪些批评用语最伤孩子自尊
孩子太好胜家长怎么办?
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
五岁孩子要iPad嫌妈穷
合作意识能“玩”出来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头等大事:请个好保姆
超级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孩子被"欺负"之后怎么办?
信任宝宝才能有效沟通
教您给宝宝做万圣节面具
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
关爱百万农村留守儿童纪实
爸爸独特的6个育儿妙招
宝宝节后怎样恢复精神状态
保姆带大的孩子心理问题多
父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影响
浪费时间对孩子有益?
"隐性单亲家庭"伤宝宝
你敢让孩子"在家上学"吗?
宝宝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父母,怎么让孩子读懂你?
让孩子面对一致的态度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现实版的“孟母三迁”
咋判断幼儿是否有自卑心理
10种宝宝必学的生活技能
管理压岁钱培养BB财商
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