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悄然流行"拼养"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80后悄然流行"拼养"孩子

80后悄然流行"拼养"孩子

2015-12-09

渐渐长成的“独一代”80后,纷纷初为人父母。但一方面疲于应付职场和生活上的诸多压力,另一方面自己还没享受够青春年华,于是乎在“拼车”、“拼房”、“拼团”之后,“拼养”成了众多潮人辣妈踊跃尝试的育儿方式。本期就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拼妈”“拼养”的经历,“拼养”看看是否值得一试。

■“拼妈”心声

渴望个人空间,“拼”养受益无穷

舟舟 孩子7岁“拼龄”2年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基本上就没逃脱过“孩奴”的境地。我又不是全职太太,平时在单位低声下气、拼死拼活,下班还得死命往幼儿园冲,唯恐接晚了老师给孩子脸色看。好容易盼来个周末、假期的,只能比平时更忙。要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偶尔有那么点豆腐块儿大小的时间,孩子吵着去翻斗城玩。看她一天到晚苦得跟个小大人一样,就带她去乐一乐吧,然后就是半天休息又没了。

和人“拼养”之后,时间就相对灵活一点了。我“拼”的主要是平时晚上八点半前接下课并照顾孩子和双休日接送兴趣班,这样我下班后要么可以奔奔事业加个小班,要么可以和老公有点二人世界。而且轮流负责也相互制约,大家总是能够将心比心善待别人的孩子。

■“拼养”利弊面面观

“拼养”之后孩子的习惯、性格大进步

Kaka 孩子4岁“拼龄”半年

孩子进幼儿园不久,刚形成比较规律的生活习惯。但一遇到长假放到爷爷奶奶家没几天,回来的时候生物钟都要重新调整,往往得折腾上一个星期。而且父母烧菜都是浓油赤酱,又喜欢给孩子填饭,加上缺乏运动,真怕宝宝长成小胖墩。尝试拼养半年,发现孩子在生活习惯上都大有进步。因为“拼”的伙伴都有比较接近的育儿观,大家都能在负责带孩子的一天甚至几天中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

另外一个意外收获就是孩子更加独立了。有时候孩子需要住在别人家里的,这样就不得不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而不能动不动就撒娇、耍赖。以前不给买玩具他就能当众躺在地上大哭大闹,现在虽然也会哭,但不会有“大闹天宫”的情况了。屡教不改的“小霸王”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影子了。

“拼养”的时候孩子受伤

小欣 孩子6岁“拼龄”1个月

说到“拼养”,我可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孩子大班暑假的时候我正好被派到欧洲学习,又怕放到长辈那里寄养被宠坏了,一上小学就跟不上,就和小区里的一对夫妇结对“拼养”。

那户人家的孩子也是开学上小学,而且家长还是教师,暑假自己在家会辅导一下。所以我们就约定由我先生每天早上把孩子送到他们家,晚上接回来。周末由我先生负责照顾两家的孩子。结果有一天下午先生接到电话,说孩子在小区里被车撞了。吓得他风急火燎地赶回家。原来是那家父亲让两个孩子独自下楼买冰棒,小孩一路打闹导致我儿子被过路的助动车挂了一下。

虽然最后只是缝了两针,但我还是后怕无穷:如果当时是一辆汽车呢?而且“拼养”这种事,也没有什么正式的协议或者合同,完全是看个人的责任心了。遇上不负责的,出了事都没地方哭。

专家意见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邻里又相互隔绝,容易造成孩子大多数性格内向、过分自我等问题。“拼养”可以弥补这代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并让孩子在与玩伴的相处中,培塑性格,改掉自私、任性、蛮不讲理等许多恶习。

但“拼养”中也存在一些“雷区”。比如被“拼养”的孩子主要集中在3到8岁,并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拼养”过程中的幼儿安全多依靠各个家长的责任心。一旦出现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界定责任。

而且太长时间得不到亲生父母的照顾,也容易让孩子疏远家长。抚养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而不是一个负担。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拼养”才不会损害到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与“80后悄然流行"拼养"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80后悄然流行"拼养"孩子”还看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猜你喜欢
如何预防儿童沉湎在幻想之中
蒙特梭利教具
向上比较会把孩子变被动
蒙特梭利九大发现
蒙特梭利方法论(三)──教具
妈妈的“哄骗”高招
哄宝宝睡觉的错误方法
婴儿多种语言教育更聪明
在BB面前“裸奔”的利与弊
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如何对待儿童上课走神
关于教育孩子的疑问
美国孩子的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让婴儿多倾听大千世界
孩子“照书养”对不对?
怎样解除儿童的厌学
蒙特梭利给父母的话
蒙特梭利的儿童观
蒙特梭利教育法
皮亚杰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
班杜拉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要点是什
好奇心强的孩子独立早
蒙特梭利方法论(一)——设计环
孩子颈椎受伤症状
让“蛋壳心理”远离孩子
孩子的屁股别乱打
专家:宝宝爬行,其实没那么难
怎样让宝宝的好奇更富成效?
老外看中国养育孩子怪事多
聪明孩子为什么学习差?
说教不如行为训练更有效
蒙特梭利对世界的贡献
我家宝宝要自虐?
学校类型对儿童学习成绩有什么影
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要
HR儿童神经心理成套测验有什么
蒙特梭利感官训练
灵活变通,教育孩子更轻松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
父母10宗罪将“扼杀”孩子
夸奖孩子的误区有哪些?
父母不要扼杀孩子的善心
蒙特梭利感官教育
父母吵架孩子被吓出抽动症
儿童考试紧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打屁股会导致孩子智商低
矫正丢三落四的招数
导致儿童上课走神的原因是什么
提醒:三岁内孩子不要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