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体育锻炼的三原则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庭体育锻炼的三原则

家庭体育锻炼的三原则

2015-12-09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但相对于其他影响,父母在体育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来得更直接,因为体育活动本身除了语言的交流外,更多的时候需要父母和孩子面对面,手把手甚至身体直接对抗等肢体语言的交流。父母与孩子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是同伴,也可以是对手,更可以互为师生。这样既有丰富多彩的锻炼方式和良好的锻炼效果,更能在锻炼的过程中除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外,增进父母和孩子间的亲情交流。

那么父母如何在家庭中,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呢?以下三个方面应引起父母们的关注。

一、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

调查显示,在流行“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的今天,仍有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抓紧学习,经常连节假日也不允许孩子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父母迫于孩子升学的压力因素外,父母的体育观成了决定因素。这些父母低估或忽视了体育锻炼本身具有的各种有益的功能,更放弃了体育锻炼过程中磨炼意志品质,培育团队精神,增进父母孩子间亲情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把参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身体力行,使孩子充分体验到体育锻炼的魅力,使孩子的体育锻炼变被动为主动,从盲目到自觉。

二、了解孩子的运动需求和爱好,发掘孩子的运动潜能。

有些体质强、身体棒、喜爱运动具有运动天赋的孩子,家长需要做的,是引导帮助孩子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科学控制运动量;有一些孩子对体育锻炼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对这部分孩子,家长可选择既照顾孩子的兴趣又能达到锻炼目的的运动项目;还有一部分孩子,好静不好运动。父母可以从孩子相对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入手,培养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如果孩子的一点点进步或取得一点点效果,都能得到父母充分肯定和鼓励,远比父母空口讲一堆枯燥的大道理要有效的多。

三、掌握家庭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

当然,为了锻炼而让孩子早起晚睡并不科学,但可利用零散的时间,见缝插针地引导孩子进行身体锻炼。下面我们根据多数家庭的情况,具体指出一二。

1.孩子早晨起床后,用三五分钟时间伸伸懒腰,做做徒手扩胸、伸展、体转、踢腿等基本体操,既能快速消除睡意,又起到健身的作用;

2.尽可能让孩子徒步上学,既准时、经济,又起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但前提是要保证孩子路上的安全,可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将步行速度控制在0.6千米~1千米/10分钟,一般情况下,20分钟以内的步行路程都是比较适宜的;

3.放学回家后,利用晚饭前二三十分钟时间,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对抗性趣味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如球类活动、跑跳游戏、踢踺子、跳绳等等;

4.晚上孩子做功课的间隙(可抽20分钟左右),可在家里进行一些徒手或小器械的练习,男孩子可以进行俯卧撑、引体向上、曲臂悬垂,女孩子可采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呼啦圈、座位前屈以及拉力器、哑铃(注意选择合适的重量)等小器械进行身体锻炼;

5.风和日丽的日子,父母陪同孩子一起爬山、划船、骑车、疾走,一边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6.双休日或节假日,依据孩子的爱好,针对某一运动项目进行强化培训,既可由有能力的父母亲自指导,也可送孩子去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正规的培训(一般每周最好不少于2小时)。

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相信这是天底下所有父母都期望自己孩子所能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体育意识和行为直接影响孩子体育观的形成。孩子能不能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而成为一个终身体育者,将受到父母的持久性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再次告诫孩子的父母:为了孩子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有一个良好的本钱,在为孩子制定人生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时,别忘了在成长一栏中添上体育锻炼的计划。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与“家庭体育锻炼的三原则”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庭体育锻炼的三原则”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父母当孩子的面吵架害处多
春节拜年,孩子很烦心!
3岁前认人比认字重要
学习知识≠开发智力
“女要富养、男要穷养”是啥标准
放养教育得当孩子更好飞翔
适当“放养”孩子益处多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多元智能品质在儿童早期设定
最伤孩子自尊的4句鼓励话
儿童就是玩没有别的事
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科学吗?
孩子早学外语的好处多多
父母打骂孩子实乃不可为之事
别对孩子说“妈妈生气啦”!
亲子共读的3种方式
教育重英语轻母语不可取!
如何检验孩子是否不专心?
“早笑”的孩子更聪明
警惕!宝宝看电脑弊大于利
“虎妈”“猫爸”与“别人家的孩
对孩子来说,什么最难学?
不要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
谈谈家庭教育中奖惩的度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父母应为孩子建立心智功能
小魔术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
孩子需要“笑容教育”
幼儿园小朋友需要多少证书?
买不买玩具先听孩子“说”
正视宝宝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
幼儿“圣人训”切忌死记硬背
笑是宝宝聪明的秘密武器
钱文忠:教育不可能无惩戒
要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给孩子一个年味儿十足的春节!
送宝宝上“兴趣班”的3原则
深度好文:富养女儿不如富养自己
父母适当示弱宝宝才会更强大
王雅明:早教对孩子的帮助大吗?
育儿:夫妻应该讲究统一战线
耐心训练让孩子学会等待
断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从孩子身上学习什么叫快乐
中国式家教的6大硬伤
低龄娃娃“上学”热潮何时休
宝宝看动画片的度怎么把握呢?
说反话吓唬孩子有讲究
感统训练的作用及误区
解读兴趣班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