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早教更益BB身心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生活化早教更益BB身心

生活化早教更益BB身心

2015-12-08

已经有很多人在争议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和美国的常青藤模式。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教育大多从背书开始,即使不提倡读经的家长,让孩子背诵“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等等也是家常便饭。但常青藤教育反对死记硬背。有的研究结果甚至表明:过早死记硬背的教育,虽然使孩子头几年学业上领先于人,但日后容易厌学,学习成绩常常会落后于那些晚开始的孩子

早教从来没有这么火热过,可是早教到底是教育谁呢?

已经有很多人在争议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和美国的常青藤模式。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教育大多从背书开始,即使不提倡读经的家长,让孩子背诵“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等等也是家常便饭。但常青藤教育反对死记硬背。有的研究结果甚至表明:过早死记硬背的教育,虽然使孩子头几年学业上领先于人,但日后容易厌学,学习成绩常常会落后于那些晚开始的孩子。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孩子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记住大人告诉自己的事情,很少有讨论,更不用说提问了。常青藤的教育则正好相反,总要从孩子的问题开始、让孩子自己启动自己的大脑。孩子只要学会挑战大人,长大可能超过自己的上一辈,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种教育绝不仅仅限于课堂,而是渗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从孩子啼哭时是否要抱,到出去购物怎么花钱,几乎无所不包。

生活式早教影响逐渐扩大

生活化早教已经影响到国内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女性。

家长可以从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五个方向,充分与孩子互动:一起做游戏、听音乐、读书、散步、收拾东西。细心的家长更可借机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电话、窗帘、牙刷、浴缸、毛巾、电视遥控器、沙发、抽屉、衣服鞋袜、茶杯、锅碗瓢盆家长还需要及时了解孩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敏感期。比如,孩子首先用嘴来感知世界,因此吮吸手指往往是为了满足探索的需要。等孩子到了手的敏感期,就会非常享受于抓和扔东西,如果这时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就等于抑制了孩子正常的发展需要。

第一个该受教育的应是父母

儿童文学家樊发稼感叹:“中国的孩子太累了,没有时间玩耍,太早失去了淘气的机会和能力。”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曾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教育革命。研究快乐教育理论学说的钱玉博士推出东方版的《快乐教育》,讲述了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家庭教育的重点及方法,并将0至18岁的成长过程和教育重点用一幅手绘的“快乐教育循环链”生动地展示给读者。像这样早教图书正越来越多地涌现。提倡生活式早教的专家强调,父母的高素质是培养子女高素质的基础,家长的高素质与学历无关,没有学历有智慧的父母一样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其次,父母与子女亲密相处非常重要。另外,专家还特别提出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强调及时发现、解决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的不同问题。身为成人,我们可以选择给孩子理解还是误解,是给以快乐还是压迫。早教,第一个该受教育的就是成人。

生活化早教,就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化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与“生活化早教更益BB身心”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生活化早教更益BB身心”还看
误导孩子的坏习惯幸亏早看到
各国的幼儿园学什么?
跟着大师学育儿看看老舍的育儿8
幼升小老师不会告诉你的小秘密
暑假来袭孩子的人身安全不可忽视
猜你喜欢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掌握正确方法转移宝宝注意力
孩子不合群父母要反思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假装遗弃孩子做惩罚不可取
宝宝胆小是种病?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自闭症儿童会有哪些表现?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6种黄金性格要从小培养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0—3心理常见问题问答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婴幼儿更需
宝宝情商培养的3个工具箱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
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宝宝胆子小可能是心理障碍
过早教育小心“恐学症”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婴儿从3个月起就有嫉妒心理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幼儿成长的四个敏感期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不同年龄段儿童害怕对象不同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0-3岁宝宝的心理
生活中哪些东西会让宝宝恐惧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儿童自闭症的三大症状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测一测你家宝宝是什么性格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任性是宝宝成长期的心理需求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害怕什么?
独睡,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如何控制好孩子愤怒的情绪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