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

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

2015-12-08

在中国,父母打孩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父母尽管有少数人不打孩子,但多数还是打的。如果你认为“不打不成才”,“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等观点是有道理的,如果你经常不能通过积极的鼓励,也不能通过讲道理让孩子遵守规则,那么或许可以采取“打”的方式来教育。

“打”,杜绝孩子再犯同样错误

1、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

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2、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

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很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3、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

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长此以往,进学校后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

4、父母或老师已多次提醒他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打孩子。简单地说,屡教不改时,可以打他。

特别提醒:孩子不能乱打,虽然主张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残酷、虐待性地责打孩子,或者没头没脑地乱打一气,逮住哪里打哪里,不管是头部还是脸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绝不允许拍打孩子的头、眼睛和耳朵。

在实施体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惩罚,不能倒算帐。

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这样孩子所做的错事就能与惩罚带来的不愉快建立起联结。这样,他以后再做这些错事时,会立刻想到惩罚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2、讲明道理,告诉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

惩罚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打他。打只能阻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但它本身不能带来正确行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由于孩子年龄小,即使这次真心说“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应该如何做。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给他的建议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

孩子尽管小,但有自己的脸面,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像大人一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4、不能经常打孩子。

俗语道:“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经常挨打,由于“久经沙场,千锤百炼”,就会变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

记住,体罚绝对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还看
宝宝三岁前必须纠正的性格
在孩子面前有时要装糊涂
学龄前孩子性格转型四法
任性宝宝的最佳教养方法
校园救命八首童谣
猜你喜欢
晚点上学,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急脾气慢性子,不同性格教育法!
王雅明:宝宝变得不爱说话了?
教育孩子,教在前还是养在前?
父母必看:教你解读孩子最初的语
解析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谁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两会代表犀利观点谈入园难
专家: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四月龄宝宝的早期“阅读”
专家揭密婴儿最喜欢什么音乐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专家断十大婆媳育儿家务事
iPad当早教机专家:应三思而
王雅明:早教班宝宝不配合老师
“听话”的孩子难成才
王雅明:怎么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父母通病!和宝宝说话五大忌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幼儿学双语每日“泡”半天
初生儿的“瞌睡早教”可行吗?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良好的环境养育高智商宝宝
3岁前宝宝认人比认字更重要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家教体验:寒假是亲子关系“修复
孩子的早教到底要多早?
王雅明:1岁前的早教机构怎么选
“逗”孩子,还是“捉弄”孩子!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新研究“三岁看大”确有其事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只为春节露两手2岁宝宝“狂”背
王雅明:孩子胆小怎么办呢?
王雅明:家长怎么配合幼儿园的蒙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
对宝宝谈钱父母之“三不要”
婴儿早教的四种常用方法
“望子成龙”,不能“拔苗助长”
中国娃抱大美国娃爬大
婴儿外部刺激并非越多越好
宝宝早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幼儿翻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聪明宝宝10大“特质”揭秘
父母巧调教,早教不“烧钱”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学分享让宝宝去分东西
王雅明:特好动的孩子怎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