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

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

2015-12-08

在中国,父母打孩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父母尽管有少数人不打孩子,但多数还是打的。如果你认为“不打不成才”,“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等观点是有道理的,如果你经常不能通过积极的鼓励,也不能通过讲道理让孩子遵守规则,那么或许可以采取“打”的方式来教育。

“打”,杜绝孩子再犯同样错误

1、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

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2、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

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很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3、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

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长此以往,进学校后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

4、父母或老师已多次提醒他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打孩子。简单地说,屡教不改时,可以打他。

特别提醒:孩子不能乱打,虽然主张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残酷、虐待性地责打孩子,或者没头没脑地乱打一气,逮住哪里打哪里,不管是头部还是脸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绝不允许拍打孩子的头、眼睛和耳朵。

在实施体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惩罚,不能倒算帐。

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这样孩子所做的错事就能与惩罚带来的不愉快建立起联结。这样,他以后再做这些错事时,会立刻想到惩罚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2、讲明道理,告诉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

惩罚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打他。打只能阻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但它本身不能带来正确行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由于孩子年龄小,即使这次真心说“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应该如何做。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给他的建议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

孩子尽管小,但有自己的脸面,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像大人一样觉得这是奇耻大辱。

4、不能经常打孩子。

俗语道:“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经常挨打,由于“久经沙场,千锤百炼”,就会变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

记住,体罚绝对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与“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4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伤害孩子的六个关键词
怎样选择宝宝的代步车呢?
玩起来的早教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认错
孩子常见的行为心理分析
孩子专注精神培养的建议
什么原因让孩子不爱吃蔬菜?
怎样正确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孩身高体重标准,你的孩子达标
从小培养快乐的孩子
儿童滑板车的教育
8大关键让孩子认识自我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好方法
家庭对孩子独立性培养
爱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
8大战术解决孩子的任性
五个建议培养孩子乐观性格
教育孩子的来良方
让孩子能够自律的学习方法
乐观外向孩子的培养
早期教育:0—6岁是发展关键
怎样培养好的少儿口才
不同年龄段的管教孩子方法
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教育
帮着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定要告诉孩子的大道理
孩子学习不好,父母责任一大半
宝宝的学习能力
给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建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孩子一生顺风顺水的秘诀
科学的满足孩子的愿望
让孩子快来学习的方法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保护孩子健康
外国培养有灵性的孩子的建议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双语教育”的好处
孩子的暴力倾向来源
父母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怒火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早期教育应注重的三事项
12种方法让你的孩子聪明又快乐
对孩子的说话方式
怎样培养幼儿的早期情商教育
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养料
孩子要的不仅是温饱
玩游戏培养好兴趣
孩子心灵健康五元素
怎样才是正确的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