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不能说的九句话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单亲妈妈不能说的九句话

单亲妈妈不能说的九句话

2015-12-08

单亲妈妈带孩子固然有许多难处,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这九句话您一定不能对孩子说。

我容易吗?!

通常来讲,单亲妈妈都会更辛苦更艰难,但是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地忘记;有些艰难,需要默默地咬紧牙关去承受。这样的话语会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还不都是为了你!

即便是为了孩子做了很多牺牲,最好也不要这样说。这是一种“居功”的言辞。一旦“居功”,“功劳”就大大缩水了。刚开始时,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感觉愧疚,说得久了,会让孩子生厌。假如孩子赌气来一句“谁让你为了我”之类的反驳,我们将何以自处呢?

你这样做,对得起我吗?

这是从大人角度出发的言论,我们不能以孩子“对得起我们”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孩子,这种话语的内涵中有一种对孩子的束缚。一个人首先是对自己负责,然后才是对别人负责。如果我们能从孩子的角度去询问(而不是指责)孩子:“这样做,你是想干什么”、“这真是你内心想要的吗”,效果会好得多。

都是因为你那该死的爸爸!

怨恨一个人其实是一种自虐,我们再怎么怨恨、诅咒对方,对方已经不在乎了,而这种耿耿于怀、难以消化的怨恨,不过是对自己的折磨。即便是我们不能心平气和地原谅他,我们也要尽量忘记他。人不能总活在过去的阴影里,背着这样的包袱,怎么能在新的生活中不落伍呢?

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会降低孩子的自尊以及妨碍孩子自我概念的整合。毕竟,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来自于一个恶魔或者坏人时,他的自我评价就会大大降低。

都是妈妈不好!

很多妈妈认为自己没有能带给孩子一个双亲家庭,非常对不住孩子。其实,这种自责和愧疚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首先这并非是我们愿意的,也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婚姻不能继续实属无奈,这个现实是我们和孩子要共同面对的现实,而不是我们过错的证据。孩子或许会觉得有缺憾,但是我们自己更不容易,我们和孩子双方谁也不要有多余的思想负担。让我们一起来面对就好了。

不许要你爸爸的东西!

与之类似的话还有:“不许到你爸爸那里去”、“不许接你爸爸的电话”等等。坦率地说,无论孩子的父亲多么糟糕,我们都没有权利这样做。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孩子十分不利。其一,血缘是不能割断的,对于我们大人来讲,纵然可以把他当作陌路之人,但是,“他”对于孩子来讲,却是世界上唯一的、永远的父亲。假如我们强行割断,就

会造成孩子情感上的巨大缺失。即便是离异时孩子年龄尚小或者孩子和父亲接触非常少,在内心深处,父亲的位置也是不可或缺的。

有时候,我们强行割断孩子和父亲的联系,还会造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内心更加倾向于父亲那一方。

他们都说我什么了?

当孩子从他的父亲或者父亲的亲属那里回来,我们最好不要希望从孩子那里打探对方说了什么,尤其是不要打探对方对自己的评价。要知道,假如大人之间的怨恨、敌对、妒嫉从孩子这个管道传输,那么这些东西很可能像硫酸一样破坏孩子这个管道。这样的经历将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道德迷惑,并且大大损伤孩子对大人们的信任,严重的话会造成抑郁症或者狂躁症。这样的孩子我在咨询工作中就曾经接待过两个。

真后悔当初生下你!

这是最伤害孩子自尊的一句话。这句话要么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自尊,要么使孩子为捍卫自尊而对抗。假如这样话听多了,孩子不以为然了,就更加糟糕,因为这意味着孩子的自尊已经降到了极低的水平,或者他对妈妈已经完全不在乎了。所以,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就事论事就好了,不必这样来伤孩子的心。

我这是造的哪辈子的孽呦!

怨天尤人是软弱的,正处在这样抱怨状态的妈妈们,应该觉察到这个性格上的弱点以及它带给自己多重损害,包括给孩子制造紧张空气和精神压力,包括给孩子做出了消极的示范,包括抱怨和伤心导致的顾影自怜、消极回避等。如果你不能擦干你的眼泪,你将永远不无法看清真正的生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与“单亲妈妈不能说的九句话”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单亲妈妈不能说的九句话”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袁岳:请看爸爸带小孩的书
父母究竟该做些什么?
直面中国式隔代教育问题
幼儿时期的亲子沟通
孩子早期阅读的训练
父母必须注意的教养习惯
初生儿“瞌睡早教”可行吗
教育孩子时父母需要注意方式
朱永新:与孩子一起成长
宝宝乳牙龋病容易殃及恒牙
冬天宝宝手脚冰凉要多补铁
掌握十二诀窍养育快乐的孩子
中国好爸爸的8个标准
九招培养BB过硬的心理素质
分年龄段培养孩子的好性格
早产儿生长发育注意五要点
宝宝腿型反映出的健康问题
名人育儿:名嘴崔永元教女六原则
早期阅读怎么“读”
婴儿时期补铁长大后性格好
五招正确激发女孩最佳潜能
五个不同成长期的儿童性教育
子不教谁之过?
家长七大妙招避免娇惯宝宝
从0岁起,培养自信宝宝
九招判断孩子音乐天分
新手爸妈最容易犯的育儿错误
育儿不该犯的七个致命错误
娇惯溺爱最易教子误入歧途
夫妻关系为何重于亲子关系
国外最热门的情商教育方法
怎样养育出有道德感的孩子
父母逗宝宝笑讲究科学做法
法国妈妈成功育儿诀窍
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婴儿总抱着会影响生长发育
国外热门的“情商”教育
处理“问题”的几个原则
对孩子最有益的亲子关系
帮助孩子克服马虎的毛病?
美国人的12条家教法则
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学习教育任性宝宝的3大秘诀
0岁教育原点“才能递减法则”
你的父爱质量是否达标了?
"2岁开始看新闻联播"成天才?
盲目补钙当心孩子厌食抑郁
亲子游戏的六大“激进”错误
孩子抑郁与家庭环境有关系
教育孩子需要“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