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给予和分享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如何教孩子给予和分享

如何教孩子给予和分享

2015-12-08

真正的慷慨是不能像教乘法表一样通过口授和训练来教会孩子的,因为比起朋友之间出于礼貌的慷慨,或是给亲朋好友赠送生日礼物来说,慷慨是更为根本的东西。真正的慷慨来源于爱,那种最深刻、最强烈和最持久的感情。如果孩子们心里没有爱,那么教会他们分享和给予就很有限。

即使那些内心拥有许多爱的孩子们,在表达慷慨时也是需要一些帮助的。父母们应该知道,在童年某些特定的阶段和特定的情境下,他们会更容易学会慷慨大方。

孩子们生来就准备好了学习爱,并在适当的时候回馈给父母。当父母们没有爱可以给予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也绝不会变得有爱心。我们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对两类孩子的成长做了比较,一类孩子是由有责任感、有爱心的父母抚养大,另一类孩子是由不可靠的、没有同情心的父母抚养大。爱,是通过父母在孩子不同年龄、用不同方式来表达并被孩子们所理解的。对于小婴儿来说,当他们不舒服、不开心的时候,比如饿了、冷了、累了或是肚子疼,这时,父母的爱是通过随时准备给予他们安慰来表达的,你的宝宝因此学会信任和理解这种信任。

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让他们沐浴在微笑、拥抱、夸张的赞美和亲昵的耳语之中,结果是你可以看到宝宝喜悦的回应。

在2~3岁的时候,孩子表现出对独立的渴望,他们坚持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和说“不”的权利。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更多地感受到他们需要依赖自己的父母。他们害怕与父母分离,对陌生人保持警惕。有爱心的父母会很巧妙地表现出他们理解这两种相反的需要,他们一方面不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毫无约束的,另一方面让孩子体会在一些争执中获胜,这样反而避免了更多争执。

3~6岁的孩子通常自己感觉足够独立了,像个小大人,他们变得不再那么喜欢争辩,更为友善,更喜欢合作,更容易相处。这个时期,因为崇拜父母,所以他们极力模仿,像父母那样说话,像父母那样穿衣服,尽其所能地扮演父母的角色,假装像父母一样结婚并有自己的孩子。这个年龄孩子的友善和多情使他们准备好了去学习分享和给予,并且享受这份情感。

6岁之后,孩子们会感受到内心重新燃烧起来的对于独立的渴望,他们不再心甘情愿地对父母言听计从,转而观察与自己年龄、性别相仿的孩子,像他们一样说话,像他们一样穿衣打扮,拥有同样的游戏内容、爱好和理想,他们开始了一个关键的转折——从做一个家庭中的孩子转变为做一个外部世界的人。

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看一看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于慷慨的准备程度。即使是在1岁以前,当宝宝啃一片面包时,他也会笑着把被口水湿透的吃剩的面包递给妈妈,这笑容中既有爱也有自豪。我想,他的自豪是来自于对成人行为的模仿。妈妈可以通过咂着嘴巴有滋有味地品尝这片小小的面包,来鼓励宝宝的慷慨行为。在1岁刚过的时候,宝宝刚会走,他会与妈妈的客人保持距离,并仔细地观察她大约15~30分钟,好像在看接近她是否安全。他现在既害怕又渴望交朋友,他确认自己喜欢她时,会慢慢地走到她跟前,给她一个自己喜爱的玩具,甚至也许是他最喜欢的安慰物。她伸手去接,他允许她拿着,但是不能拿走。我想说的是,他有慷慨的冲动,但是让他放弃自己的宝贝还是超过了他能够接受的方式。这对成人来说可能觉得有点困惑,因为成人会认为给予和放手这两个动作是连贯的,给予之后就应该放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与“如何教孩子给予和分享”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如何教孩子给予和分享”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应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扼杀孩子创造力的14种言行
宝宝睡觉黑白颠倒怎样纠正
听到孩子说脏话该怎么办?
怎样了解宝宝的听力
学习教育任性宝宝的几大秘诀
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
宝宝令人头疼的8大行为是否要制
孩子喜欢重复地丢东西怎么回事?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分阶段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小招数
解读宝宝的面部表情
父母眼中的“坏行为”如何引导
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法宝
正确应对孩子五种无理行为
会给宝宝带来的有哪些恐惧行为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父母该说与不该说的四句话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爱打人的孩子如何“修理”
美国家长这样培养孩子幽默感
怎样预防宝宝乳牙被蛀?
解决宝宝入睡的“四大难”
警惕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
宝宝如厕训练要选准时机
关于宝宝睡眠7种错误说法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爱“破坏”不是宝宝的错
家长的不良行为“示范”影响孩子
妈妈注意!宝宝会是你的翻版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方法问与答
宝宝自控力小课堂
宝宝视力下降竟是手机惹祸
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
正确对待“爱淘气”的宝宝
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需警惕
变脸游戏帮宝宝戒除乱扔东西
什么情况下会让宝宝产生焦虑行为
小宝宝必备的六种黄金性格
怎样让宝宝快速识别色彩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如何纠正宝宝的奢侈浪费习惯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警惕家庭战火“烧”了孩子
8习惯影响BB智力发展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正确刺激BB听觉获最佳发展
家长溺爱孩子十类可怕后果
宝宝玩小鸡鸡:行为解析+行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