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向告诫使孩子总跟你作对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负向告诫使孩子总跟你作对

负向告诫使孩子总跟你作对

2015-12-08

4岁的明明国庆节刚进奶奶家的门,奶奶就告诫明明:“千万不要玩你爷爷的老花镜。”3分钟后明明玩的就是老花镜,而且一不小心就把爷爷的老花镜摔个粉碎。其实问题症结不在孩子,而在家长。因为家长提出的是负向告诫,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进行了消极的暗示。与负向告诫相比,正面的提示却有着三大好处:

1: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2: 有利于孩子的配合

3:有利于孩子表现家长希望的行为

4岁的明明国庆节刚进奶奶家的门,奶奶就告诫明明:“千万不要玩你爷爷的老花镜。”3分钟后明明玩的就是老花镜,而且一不小心就把爷爷的老花镜摔个粉碎。

奶奶向我咨询道:“像这种存心跟你作对的孩子怎样对付?”我说:“不是孩子存心跟你作对,而是你给了孩子不恰当的暗示。因为孩子这样远道而来,脑子里肯定在想一个问题:奶奶家有什么好玩的呢?你说千万不要碰爷爷的老花镜,就等于你给他的回答是:花镜好玩。

这位奶奶又问:“那该怎么办呢?”

我问她:“你给孩子准备了什么东西呢?”

奶奶说:“买了玩具汽车、好玩的积木和很多好吃的。”

我说,“当孩子一进门,你不妨这样对明明说:“宝贝看奶奶给你买了什么啊?这个玩具汽车可漂亮了;这样积木五颜六色,可好玩了;这些好吃的,奶奶从来没吃过呢。孩子一定会被这些东西所吸引,他怎么会想到你家还有老花镜呢?”这位奶奶连连点头说:“有道理!有道理!”

其实,生活中,像这位奶奶一样,许多的家长经常对孩子提出负向的告诫:

——“画画时不要乱涂一气!”

——“今天到幼儿园不要和小朋友打架!”

——“中午吃饭时不要不好好吃!”

——“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当家长提出这样的告诫时,孩子往往回答得很好。但是一到幼儿园,就会把家长的忠告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偏偏会做出家长不允许的行为:不让乱动彩笔的,动了彩笔;不许打架的打了架;不要不好好吃饭的就不好好吃;不要拿别人东西的偏偏拿别人的东西等等。而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家长就会恼火,或者像这位奶奶一样断言孩子跟自己作对;或者认为孩子小小年纪就会说谎,这还了得!

其实问题症结不在孩子,而在家长。因为家长提出的是负向告诫,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进行了消极的暗示。与负向告诫相比,正面的提示却有着三大好处:

1. 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负面告诫往往告诉孩子:“你不能做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感到:我这个不能,那个也不能。孩子就会较多地注意自己“不能”的一面。这种感觉会使孩子变得自卑。

正面提示往往会告诉孩子:“你能做什么。”久而久之,孩子会感到:我这个也能,我那个也能。孩子会较多地注意自己“能”的一面。这种感觉使孩子更自信。

2. 有利于孩子的配合。

负面告诫是家长像个“长官”,往往带有训斥、命令等意味,使孩子很容易逆反,配合程度也低。

3. 有利于孩子表现家长希望的行为。

负面告诫往往传递消极暗示。而消极暗示的结果使孩子表现出家长不希望的行为。就像例子中的明明一样,目的是告诉他不要玩爷爷的老花镜,结果他偏偏玩!

正面提示往往传递积极暗示。而积极暗示的结果是使孩子表现出家长希望的行为。有位家长以前老说孩子粗心,咨询后,常夸孩子“你比以前细心了”,结果,孩子的细心表现渐渐地多了起来。

因此,家长应学会改变,多用正面提示,少用负面告诫。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正面期许。

即用“你会(能)如何如何”句型,取代“你不要如何如何”句型。把你想要孩子表现的用语描述出来。

如:

——“画画时你肯定会把颜色涂得很好!”

——“今天你一定和小朋友很要好!”

——“吃饭时你一定吃得最多!”

——“需要用小朋友的东西时,你一定会跟别的小朋友说一声!”

2. 正面要求。

变“变做什么”为“做什么”:

——“别不听话”变成“一定会听话的”。

——“别不讲卫生”变成“饭前变后洗干净手”。

——“别在墙上乱画”变成“把画画在画板上”。

——“别把水枪放在床上”变成“把水枪放在玩具柜里”。

3. 要把希望的说出来,不把不希望的挂在嘴上。

如:

应当说:“按时到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都会喜欢你!”

不要说:“迟到的话,老师会批评你!”

应当说:“讲礼貌,别人会喜欢你!”

不要说:“不讲礼貌,别人都讨厌你!”

应当说:“耐心一点,你就会做好!”

不要说:“没有耐心,你什么都做不好!”

应当说:“天天刷牙,牙齿洁白又健康!”

不要说:“不刷牙的话,会牙痛的!”

家长和孩子说话,往往是习惯成自然。要立刻改变,会有一定的难度。怎么办?想说再说是一个好办法。遇到事情,家长要先想一想我该和孩子说什么话,然后再说出来。也许开始感觉会不自然,慢慢习惯了,就会好。而这样的正面提示,也会让孩子更加健康成长。

家长应练的基本功:列举希望关键词

应经常问问你自己,看你希望孩子具有什么样的成功品质:是自信?是乐观?是坚强都统统罗列出来。然后:

1. 使这些希望的关键词,频繁你出现在你跟孩子日常的谈话中。

2. 一周深入了解一个关键词。

以自信为例:

——查一一次字典,看看自信二字如何解释。

——找一个自信的故事讲给孩子听。

——选一条自信的格言,贴在孩子的房间。

——说一句自信语,体会一下行动的感觉。

——做一个自信的动作,让孩子一起做。

这“五个一工程”真的很简单,只要你用心去做,那么你成功的教育必定见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与“负向告诫使孩子总跟你作对”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负向告诫使孩子总跟你作对”还看
认识愤怒
改善BB害羞要做好六件事
隔辈育儿常遇的10矛盾
别让尊重孩子变为顺从
看《功夫熊猫》学育儿
猜你喜欢
上班妈妈的亲子高招
学围棋,开发智力培养品格
宝宝好性格的九个方面
挨打做“羊”还是“狼”?
宝宝的自私从何而来
约束过多易使宝宝胆子变小
如何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和孩子“算账”要慎重
四大妙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父母该如何善待孩子的提问
为什么说现在的孩子不能打
强势的妈妈使孩子变弱
孩子言行不良,家长之过
6妙法帮宝宝度过认生期
孩子学外语最好在几岁?
伤害宝宝自尊心的几件错事
鼓励孩子表现力的妙招
最利孩子成长的七种早教
妈妈妙招让宝宝告别磨蹭
掌握方法搞定隔代教养难题
小小绕口令练就孩子好口才
名人成功背后的别样家教史
4妙招教会幼儿“识字”
父母鼓励孩子的18个高招
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真相
培养自理能力四有效方法
图画书玩法十字诀
夸奖孩子的五个技巧
孩子与父母争辩有益成长
如何应对“叛逆的2岁”?
专家给父母的七条早教建议
注意:不要做"乌鸦嘴"妈妈
是谁控制了你的教育方式
抱大的孩子更聪明真的么?
“月嫂代母”不利宝宝发育
父母不得不告诉孩子的3事
教育出优秀宝宝常说五句话
宝宝爱打人三大根源
要让孩子知道的20个小故事
教养男孩的几点注意
孩子“一心多用”很正常
黑脸!白脸!到底行不行?
培养自信宝宝的几条秘诀
穷养儿,富养女是否明智?
宝宝哭了,你抱还是不抱?
孩子不喜欢的五类妈妈
男孩变弱需要大惊小怪吗?
表扬成绩,还是表扬努力?
感情指导型父母有利于家教
教育好孩子的“3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