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

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

2015-12-08

【导读】宝宝爱打人,这一习惯让许多的妈妈们都感到很纠结,应该如何来帮助孩子们改正呢?其实说容易也容易,这就要看家长们是否掌握住方法了没有,以下就来针对不同的小朋友习惯来做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吧!

网友顺儿妈:宝宝快17个月了,每当宝宝与家人或邻居玩得高兴时,会突然举起小手打人家的脸,打得叭叭响,躲都躲不过。

小编支招:宝宝过了1岁,在语言发育过程中,有一个阶段会发出“哒、哒、哒”类似“打”的发音,并且手上有拍打的动作,这是宝宝语言发育必经的一个过程。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地引导和强化了这个动作,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当宝宝打人时,家长当时的态度和做法相当重要。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打脸,都可以直接把他们放在地上,双手按住孩子的肩膀,严肃而平和地告诉他:“爸爸妈妈、阿姨不喜欢打人的孩子!”保持1分钟,讲明谁也不要抱孩子,几次以后,宝宝的攻击性行为就消减了。另外,反应快的家长可以设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如,当他刚举起手时就和他做击掌的动作,嘴里可以有节奏地说“你拍一,我拍一”,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改了抬手打人的习惯,抬起手来,他的惯性就是要玩那个拍手游戏!

网友亮亮妈:我家宝宝19个月了,不知为何,出门和其他小朋友玩时总喜欢打人,有时是有人想抢他的玩具,他要自卫;有时是没事也会“撩”人家。谁都敢打,搞得在小区游乐场里“名气很大”。

小编支招:这个年龄的孩子打人,是因为孩子想试探一下打人会引起什么后果。常有这样的情形,孩子打了同伴,而看到同伴哭得伤心,便也会跟着哭起来。这个时候你就要抓住机会对他说:“看,你把弟弟打痛了吧,弟弟那么伤心,妈妈带你去向弟弟说对不起!”若是哪次你的孩子被别人打痛了,不能指使你的孩子“以牙还牙”、也去打别人,而要抓住机会边安慰边教育他说:“痛吗是不是很痛这就是我上次说过的为什么不可以打人,你要记住!”让孩子从自己的疼痛中亲身体会到打人不好。这样他以后就会不再去打人了。

网友飞儿妈:我的儿子3岁多了,经常打人、咬人,与小朋友玩时特别爱争抢玩具,一不注意就打小朋友或咬人家,和我们在一起也喜欢动手打人,批评他,他也懂,也承认错误,保证不打人,可要不了几天就又忘了,实在叫人头痛。我该怎么办?

小编支招:如果用说服的方法不见效果,你可以采用“身体约束法”,立即让孩子坐下并面对着你,抓住孩子的手臂和肩,大约1分钟后松开,并告诉孩子错在什么地方。连续一星期使用这种约束法,就能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绝对不要体罚孩子,在孩子长大后诱发他“以暴抗暴”。最好的办法是“冷处理”--把正在任性闹腾的宝宝放在一边,告诉他父母很爱他,但必须等他意识到他错了之后再和他说话。这样的话只说一遍即可,不要向宝宝过多解释为什么。

网友菁菁妈:孩子刚满两岁,却发现她最近越来越霸道,只要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要分神去接待时,她就会哭闹,粘着妈妈不让她与客人谈话;要是还不行,就会跑过去打客人,搞得妈妈都不敢让亲友到家里来,也不敢带着孩子与人就餐,这可怎么办?

小编支招:两岁左右的小孩,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阶段,会很在乎妈妈和客人是否注意到她,当发现自己被冷落时,常会产生不安的情绪,哭闹、摔东西、打人等异常行为便随之出现。有时孩子打人,并非讨厌客人,而是“嫉妒”客人分去了妈妈的注意力。为了让妈妈转过头来注意她,攻击行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使换来的是妈妈的一顿责骂,但对一个两岁的孩子而言,可能尚无法将“打人”和“被骂”相联系!

不要把孩子“晾”在一旁,而是要促成孩子和客人间的互动:让客人听孩子表演儿歌;观赏她的积木城堡和涂鸦画作让她感觉到,客人的到来不但没让她受冷落,还提升了她的被关注度。同样,在接待客人时,父母一定要随时要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着她。要是孩子已经去“攻击”了客人怎么办?除了立即制止,抓住她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地直视她的眼睛,让孩子明确地知道您因她的行为而生气、难过,目的是要孩子了解打人是不对的。

网友欧阳妈:我儿子现在1岁零1个月,一般他要做我们不允许的事情时,我们就抱着他离开,每到此时他就会大哭着打抱他的人。

小编支招:平时多教宝宝学会表达。要经常和宝宝交谈,让他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已的意愿,耐心地对宝宝说:“不要急,慢慢说。”如果宝宝说话不多,就教她用手来指意,也可以对宝宝说:“你是要这个吗?哦!妈妈明白了。”尽量使宝宝的愿意望得到表达,减少她烦躁,急切的性情。

大人要严肃地表明态度。当宝宝打人或咬人时,大人可以抓住她的手,并严厉地说:“不许打人,不许咬人,有话就说。”要是宝宝仍然不停止她的行为,那就要真的发脾气了。宝宝看到大人动了真格,是会感到害怕的,对自已的行为也会有所收敛。

网友浩浩妈:我的孩子目前是1岁8个月。最近一段时期,他经常会模仿动画片里的镜头打人、掐人,产生暴力倾向。早教网

小编支招:因为孩子还小,认知功能发育不完全,对事物缺少批判能力,容易模仿,电视里出现暴力镜头,孩子会觉得好玩,而意识不到它有什么不对或者危害,这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动画片里人物言行的教育,现实生活中也发展出暴力,甚至认为这是好的,是“勇敢”,在一群小朋友里更是纷纷效仿,以奇形怪状、打架闹事为荣。因此家长有必要帮宝宝挑选内容健康的动画片和其他电视节目,陪宝宝一起看电视,一边讲道理。

网友小新妈:我女儿只有1岁7个月,但是她有个在我看来不能理解的行为。就是有时候有什么事情不顺她的意,她就会自己打自己。譬如说有一天,我爸爸吃槟榔,她看到就拿了一个,我爸爸就对她说不能吃。她不哭也不闹,就把槟榔给了我爸爸,但是她马上就掐自己的脸,而且掐得很重,好像不知道疼一样。这时候我该怎么做呢?

小编支招:孩子的行为是受“获益”驱使的。当她发现自己“打”自己的时候是获益的,也就是你们会满足她的要求,她就会一直保持这种行为。建议平时以故事的方式告诉她当我们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应该如何表达,并且可以和她进行现场模拟,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游戏,慢慢地她就会在生活中使用这个方法。另外,如果再出现上面提到的情况,可以先分散她的注意力,但是不能满足她的愿望。我们可以要求她用故事中提到的方法来说服家长满足她的想法。孩子会在比较两种做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哪种方法最有效,就会逐渐改掉这个习惯了。早期教育

网友函函妈:我的孩子跟其他小孩玩时,不如意的话就爱掐他们的脸,我试过很多方法教育她,都以失败而告终:我告诉她打人不是好孩子,她也会说也知道,打完也说再也不打了,可是毫无作用。说也说了,打也打了,也吓唬过她,还是没用。

小编支招:对于爱打人的孩子,千万不能以暴制暴,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多和孩子交流,当孩子感受到被爱之后,内心的安全感逐渐增加,慢慢地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亲社会的一面。此外,对于爱打人的孩子,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惹事,就减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这样也是非常不妥的。爱打人的孩子更需要多参加集体活动,需要在父母的耐心引导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正确的社会交往方法。

总结:其实小孩子爱打人并不代表其本质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仅仅是因为他们感到好奇或是其他的一些因素,改变这一种现状更多的还需要靠一些技巧与方法,所以希望家长们多多的关注正确的方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与“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还看
好父母的九大“岗位职责”
婴儿长牙过慢4大原因
婴儿长牙期间各类问题详解
宝宝成长过程中育儿要注意几点
培养宝宝的自然观察智能
猜你喜欢
论“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与错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
儿童学英语启发兴趣更重要
走出孕育“神童”的误区
日本培养天才的13绝招
最好不要让婴幼儿看电视
电子产品让孩子很受伤
5个特征说明孩子被宠坏了请立即
儿童智力认识的三大误区
孩子上早教要防被“忽悠”
脸型也能反映宝宝智商
宝宝才艺怎样培养
体商,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石
涨姿势:男孩节的习俗你造吗?
早教误区,家长你有木有?
伊顿蒙台梭利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儿童成长不可缺少运动
孩子的玩具,不要太复杂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教你如何读懂婴儿的肢体语言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家庭教育父母要不要统一战线?
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
注重提高孩子“体商”
隔代教育必须纠正的那些误区
“限时隔离”的教育能不能用
让宝宝在家即可拥有全英语环境
依赖书本将扼杀孩子创造力
早期教育注意四个误区
宝宝认字,怎样教才是更好
宝宝扔摔玩具也是学习
让1岁的宝宝疯狂爱上英语
美术班害了孩子吗?
如何让宝宝感受音乐节拍
瑞典幼儿园里的“强盗逻辑”
男宝女宝大不同做合格的“守望者
玩具噪音会损伤宝宝听力
世界名人与蒙台梭利
国外教育的成功典范!
三个爸爸的育儿经
开发幼儿智力谨防三误区
早教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要进行
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BB的“爱”不可替代的小日子
中国家长的4大早教误区
幼儿英语学习窍门先游戏后开口
别忽略宝宝体商培养敏感期
教育路上你是第几层父母?
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