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

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

2015-12-08

导语:受赏识教育的影响,现在许多的父母都懂得夸奖、赞美孩子,但是盲目地、过度地奖赏会惯坏孩子,请一定要警惕。

现在都提倡“赏识教育”,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赞美、多奖赏,但是,现在的家长有时候却常常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我们都有可能成为无意中惯坏孩子的那个好妈妈。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往往是爱哭闹的孩子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同样的,在家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当我们因为疲惫或是心烦失去耐心时,就塞给正在哭闹的孩子几块糖果、或者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以换来片刻的安静?

任性是怎么来的?

小故事1:

晚上睡觉时间到了,妈妈提醒4岁的晨晨早点上床,可是晨晨还没玩够,就开始大发脾气,拖延时间。妈妈最受不了晨晨这样了,于是就说,如果他能安静下来,就让他再玩半小时。在晨晨妈妈让步的时候,她无意中就是在奖励和强化爱晨晨发脾气的做法,这类行为在今后很可能会再发生。

所以,不要奖励孩子的不良行为或是父母不希望发生的行为。尽管很多时候,父母奖励的做法,是无意的,但是这种无意中的奖励,将有可能致使孩子形成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任性。孩子一哭闹和发脾气,往往会让父母感到烦躁、生气或者歉疚,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发脾气,一些父母会妥协让步,答应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任性,养成通过制造父母情绪上的痛苦和烦躁、来让他们让步的不良习惯。

如何面对孩子不良行为?

小故事2:

妞妞5岁了,有一次爸爸妈妈带她去外面餐厅和亲戚一起吃饭。饭菜上来的时候,因为还有一位重要来宾没到,大家都没吃,等待人到齐了一起用餐。妞妞看着桌上的白灼虾很想吃,就对妈妈说:“我想吃虾,妈妈你给我剥虾仁。”妈妈说:“等一下,我们和大家一起吃。”妞妞顿时大哭起来,奶奶赶紧说:“让孩子吃吧!别等了。”这个时候,妞妞的妈妈有两种选择,但是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

选择一:妈妈为了不让妞妞哭,就答应妞妞,给她吃虾。但是这样做,今后妞妞很可能还会采取类似的做法来达到目的。久而久之养成任性的习惯。

选择二:妈妈温和但是坚定地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想吃,但是我们要等客人到齐后一起吃。”如果妞妞还是继续哭,妈妈可以让她哭一会,如果不想影响别人,也可以带她出去,让她在外面哭够了再回去。孩子的哭泣,是表达负面情绪的一种做法,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她将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哭泣之外的方式来宣泄情绪,比如用语言表达。

任性的孩子,在父母连续不断地强化了他的不良行为后,会变得相当有能量、很熟练很有效地控制父母,为了随心所欲达到目的,可能会无休止地喊叫、哭闹、发脾气甚至打人。只有当她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才会停止这些给别人带来紧张和烦恼的做法。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具备足够的心理能量来应对,不要为了让自己图一时清净、一见到孩子发脾气就给予满足,同时也要避免另一种极端做法,就是打孩子。打孩子不能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只会让不好的情绪越来越多,而且,孩子还会和父母学会以暴制暴,不会通过思考和用语言表达来解决问题。

避免奖励错误的一个有效做法

下面介绍一个避免奖励错误的有效做法,这个做法被心理学家称为“故意忽视”,适用于学龄前孩子发脾气。这一做法的含义是,当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父母不去注意孩子的不良行为,把注意力转向别处。比如孩子趴在地上大声哭闹的时候,妈妈在旁边整理书架,做出不关注孩子的姿态。这对于那些想要通过哭闹和发脾气引起父母的注意行为,是非常有效的。

孩子发脾气时,如果父母加以责备或者给予关注,就可能在无意中起到奖励这种不良行为的作用。这个时候,可以转过身去,假装专注于其他事情,如果孩子是在安全的地方,也可以离开房间,直到孩子停止发脾气。此时父母不要和孩子解释、责备,也不用显出很生气的样子。但是,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停止时,一定要及时给予充分的关注。

如何奖励孩子的好行为?

避免奖励孩子的错误行为的同时,还要坚持另一个教养孩子的重要原则,那就是,及时奖励孩子的好行为。当孩子因为某一具体的行为而得到奖励时,这种行为被强化了,易于让孩子继续做出同样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奖励,不一定是物质奖励,而且,心理学家发现,对于大多数孩子,象微笑、拥抱、表扬等社会性奖励,比物质奖励更加有效。即使在给予物质奖励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予社会性奖励,才更有作用。有的父母不习惯经常表扬孩子,怕那样会“宠坏”孩子,让孩子总是期待表扬,那是因为表扬的方法不得当。

有一个很重要的表扬原则是,应该表扬某种具体的行为而非孩子本身,这样的表扬才会有效。比如,当孩子帮助妈妈择菜洗菜之后,妈妈说:“你帮我节省了做饭的时间,这样我们饭后就有更多时间玩了,我真开心。”这样的表扬就比“你真是个好孩子!”要有效得多。父母需要养成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描述行为结果的习惯,而不是空洞的表扬。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在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后,要立即给予表扬或奖励,而不是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后再做。比如孩子自己系上鞋带,当时就要给予肯定,而不是过了好长时间才想起来说,那样就起不到强化的作用了。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在孩子做出良好行为之前就给予表扬和奖励,这会让孩子有不劳而获或者为了利益去行动的感觉,失去原本对好行为的追求。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与“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还看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怎样开启孩子的自闭心扉
猜你喜欢
你家孩子真的不需要太聪明!
潜能早开发教你识别孩子潜能的6
不可思议德国妈妈的放养教育
熊孩子怎么教育沟通是关键
第一居然比不过第七?别让你的孩
高智商BB的表现看看你家娃中招
知识、技能、品格,伊顿实施多元
千奇百怪的育儿“歪招”
我的孩子居然被我亲手“送”给了
iPadiPhone电视伤害视
小学学历最幸福孩子你为什么读书
妈妈在这4点越懒,孩子未来越独
老人带孩子这些行为必须纠正
幼儿的性别教育如何开展
春节,不要带孩子四处拜年!
国脉圣田幼儿园开展家长开放日促
日本幼儿园里的性教育:充分利用
外国小朋友在幼儿园里都学些什么
娃的新年礼物备好了吗?
育儿别无视男孩女孩的十差别
爱的依恋——“亲密育儿法”让父
消极父母培养不出积极孩子!这四
为老人正名隔代教育可双赢
“双语宝宝”养成记4个误区别触
教养·学习:打破分数迷思教育要
韩式“自然育儿法”:玩泥巴、自
培养优秀BB抓住6岁前的关键期
父母必读:世界上最著名的12种
春节教你拍出创意全家福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
男孩女孩教育大不同
别让强势妈妈毁了你的家庭
父母十大最愚蠢教育行为排行榜
餐盘上的童话用美食给宝宝讲故事
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4句话不可说
隔代教育的弊端
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对的起跑线
如何让孩子进行体验式成长?
馨蕙馨:雾霾天孕妇该如何防护
老舍教子八法:“不以儿童为玩物
日本人如何看待孩子扫厕所
如何培养宝宝学习国学的兴趣
秋天出游,让孩子边玩边学!
晒娃狂魔看过来:家有宝轻点晒
春节和BB说走就走的旅行
雨季来临!如何带宝宝安全出行?
粉碎火热的八大“育儿谣言”
孩子最怕的事情你知道吗?
小孩不想上幼儿园的爆笑N理由
不同血型宝宝的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