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

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

2015-12-08

过春节最开心的当属宝宝们了:平时妈妈不让吃的,过年了也放宽了要求,都可以吃了;平时早早上床睡觉,过年了可以晚点睡;平时妈妈总不在身边,春节也可以天天缠着妈妈了可春节过完,爸爸妈妈们不由得皱起眉头:宝宝因为吃得太多太杂,产生了积食;睡觉没了规律,天天都要哄半天才能入眠;为了不让妈妈上班,开始撒娇、大哭大闹“春节综合征”惹上了宝宝。

案例1:吃得太多胃肠乱

18个月的呶呶是个特可爱的宝宝,春节期间,呶呶妈妈带她走亲串友,不免成了大家眼中的焦点。这个给个糖果吃,那个塞个小零食,平时没吃过的东西,这几天呶呶都好好“尝试”了一番,可没想到,新年刚过,小呶呶就开始拉肚子,还不停地闹人,害得呶呶妈妈和爸爸假期没睡过一天好觉。

专家建议:收起零食 调整饮食

郑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晓燕说,春节期间孩子患消化道疾病的特别多,因此节后调整饮食,克服饮食上不良习惯就很关键。

“节日过后,家中的饮料、糖果等零食应尽快收起来,不能让孩子养成每餐喝饮料、没事就吃糖的习惯。”王晓燕说,对于春节期间进食过多脂肪、蛋白质食物的孩子,节后应以清淡饮食为主;而对过节期间食欲差、未好好进食的孩子,要注意调整饮食种类,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以免发生营养不良。

郑州圣玛妇产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祝木珍也表示,春节期间,孩子的饮食结构很容易因家长的不注意而发生变化,特别是1到3岁的宝宝,要根据其饮食习惯及营养需要,设法恢复和增进消化功能。

案例2:过于兴奋难入眠

3岁的乐乐是个生活特别有规律的孩子,平时每天晚上9点钟都会准时上床睡觉。春节期间,因为大人们时常聚在一起娱乐,所以家里总是很热闹,这让乐乐也变得异常兴奋,睡觉时间没了规律。春节过后,乐乐的妈妈发现,孩子睡觉特别难哄,而且还出现睡眠不安稳、惊醒等情况。

专家建议:营造环境 调整作息

王晓燕说,节假日宝宝的生物钟很容易被打乱,假期过后,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调整作息时间。比如家人都尽量在晚10点左右睡觉,并关闭电视、熄灯,营造睡眠的环境,尽快使宝宝的作息时间恢复正常。

另外,专家建议尽量让宝宝少看电视少上网,在睡前至少一小时内,特别不要让孩子玩容易导致孩子兴奋的游戏,建议给孩子念念小故事,让孩子洗澡等,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让宝宝信任的人陪伴,让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

祝木珍对此也说,睡前可以放些舒缓的音乐,给宝宝做按摩,或者轻拍宝宝,哼一些宝宝熟悉的歌谣,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比较自然地进入睡眠。

案例3:脾气变坏爱撒娇

阳阳今年刚满2岁,因为爸爸是湖北人,于是在春节假期跟父母回了趟武汉老家。在老家几天,阳阳忽然变得特别黏爸爸妈妈,而且总爱无故哭闹,脾气也变得很大,等假期结束回到郑州后,经常带阳阳的外婆觉得阳阳就像变了个孩子。

专家建议:放松心情 解除焦虑

王晓燕表示,由于过节期间家长比较频繁地带孩子走亲串戚接触陌生环境,宝宝因不适应这些陌生环境,很容易产生一些烦躁的表现。如果陌生环境中还包含了一些不良的因素,如过强的光线、过大的噪音、异常的气味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情绪。

“面对宝宝的哭闹,家长应尽量保持冷静,不要一味地指责或惩罚,而是跟他说道理,让宝宝尽量放松心情,然后把他的不良行为描述出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并鼓励和支持他们改正。”王晓燕说。

祝木珍说,年纪小的宝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忽然换一个环境会让宝宝产生不安的情绪,而他们又不善表达,所以,哭闹、烦躁、撒娇等行为是他们唯一的表达方式。这时家长更应该找出他们哭闹的原因,并对其及时安抚。

链接:小儿消食方

山药米粥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用于小儿积食,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十谷粥

功能:补脾益胃,营养平衡,去胃肠积滞,通利二便。

做法:糙米、黑糯米、燕麦、小麦、荞麦、玉米、小米、红薏仁、莲子肉、芡实各10克,洗净浸泡1小时。沸水入锅中慢火煲粥,可淡食或加入糖或盐调味。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与“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还看
五一亲子出游,如何更轻松?
训练宝宝如厕,有机可循哦!
当上爸妈一切都变了
早教不能“急功近利”
从生理养育到精神养育
猜你喜欢
为0-3岁孩子所做的教育、健康
严惩凶手让惨剧不再重演
宝宝性别教育需要家园共育
早教到底该教什么?——小天才专
家庭早教问题大调查
早教的木桶效应
让宝宝独睡父母容易犯3种错误
细数“家有儿女”的育儿误区
家庭早教究竟该如何开展?
日本另类开发右脑育儿新方法
这些无心的育儿错误你犯了吗?
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智力
研究显示:“7岁看老”有道理
解读世界十大名门贵族教子十训
爸妈莫急这些事宝宝不用太早会
孩子老看电视怎么办?
六大抱怨让妈妈的爱被打折
孩子不认错都怪教育方式惹祸
给孩子报兴趣班常犯的四个错误
0-3岁是大脑发育关键期家长能
专家:爸爸的育儿经
父母必知:要给女孩上自我保护课
全职奶爸更易培养出天才宝宝
绘本阅读四个误区爸妈要避开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无名英雄——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长
专家呼吁:树立科学早教观
郭德纲微博发“教子经”引热议
小天才:让宝宝变强大的秘密法宝
开学前赶走孩子“假期综合症”
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要让孩子学理财父母得先学
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所犯的错误
婴儿在子宫里就开始学说话了
这些年我们错信的育儿真理
蒙氏解读触觉敏感期
教育“逆反”宝宝勿入5误区
家有特殊儿童爸妈如何应对挑战?
不会早教?用早教机!
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
警惕“饭桌教育”的影响
父母须注意:3岁宝宝教育是个槛
家庭不正确教育“好心办坏事”
早教比遗传更影响孩子智力
父母怎样避免溺爱孩子
如何跟你的孩子们更好的互动?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要点是
育儿中的七个错误习惯
成都将剥离公办中小学附属幼儿园
母亲为让子读公办校办假章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