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

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

2015-12-08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班里比较特殊的孩子,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与他们家长的深入交流,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从小都不是母亲一手带大的,要么父母忙,要么就是自己不愿意、不喜欢带孩子,把孩子从小扔给老人管,致使这些孩子行为比较特殊,从小父母管得孩子越少,行为越明显。

小班的雨雨,长得白白净净,很可爱的样子。是妈妈在32岁时无意间要上的这个孩子,所以生下来就由奶奶带着,妈妈从他上幼儿园开始才自己带。妈妈说自己不喜欢孩子,不愿意自己带孩子,带孩子太累了。我跟他聊到孩子的表现,她说已经很满足了,孩子回家能朗诵儿歌了。原来连话都说不清,外出带他参加聚会,只是躲在妈妈背后,连面都不敢露。是啊,孩子刚入园时,只会单字往外蹦,还撇着外地口音,闹不清他说的什么,更别说参加活动了。现在孩子在班里经常会大声尖叫,老师说要求,他故意重复接话。因为他,还把班里其他孩子也带的比较浮躁,常规明显不如其他班。你和他聊时,他也不是不明白,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这近一年的时间里,老师为了他付出了许多许多

中班的瑞瑞,非常可爱聪明的一个孩子,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言行,攻击性行为特别多,观察发现,他也不是故意的,是出于喜欢别人,但不会正确的表达方式。有时生气了会大声喊叫,达不到目的就大哭大闹。他也是一个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的孩子,妈妈做生意,忙的没时间照顾他,只管给孩子掏钱买东西,其他很少关注。刚上幼儿园不久时,我也跟她聊过,她说孩子上我们幼儿园被她的朋友笑话“你穷不起了吗?上这么便宜的幼儿园,我们给你钱,上那些贵族幼儿园去。”我被她的观点闹得哭笑不得:“幼儿园质量的好坏是用缴费多少来衡量的吗?你既然选择了这个幼儿园,说明你还有点自己的观点,孩子刚上幼儿园时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孩子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现在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只希望我们能互相配合,你能多陪陪孩子,共同促进孩子的转变发展。”我不知道我的话能对他起多大的作用,反正孩子的行为是自己不能控制的,是因为他从小太缺乏母爱造成的。现在跟孩子聊天,他对妈妈爸爸晚回来也很反感,对妈妈少陪自己很伤心。

大班的明明,从上小班时一句话不说,到上中班时能与同伴交流,现在到大班能回答问题,进步令老师们感到欣喜。但他从来没有正眼看过老师一眼,从没有和他班以外的老师说过话。他也是比较缺乏母爱的孩子。

人们经常称颂伟大的母亲,不单纯是因为母亲对子女有生育之恩,同时还由于在婴幼儿时期,特别是在5岁以前,母亲对子女哺育、培养和切身的影响,往往对子女的智力发育、性格养成及精神面貌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许多伟大的人物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总是追溯到母亲早期的培养和影响,就是这个道理。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母爱是智力发育的基本点,如果5岁以前缺乏母爱,智力的发育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同时行为习惯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孩子在母亲身边可以比较放松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孩子从这种行为中,获得了无比的幸福和享受。目前,青年夫妇中双职工比例增加,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许多人把出生后不久的孩子交给别人抚养。从工作方面讲,这样当然有利于工作,但是,如果从育儿、开发智力来讲,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会造成孩子缺乏应有的母爱,使孩子的智力不能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要知道生和育都是父、母亲的责任,别人可以代替你照料孩子的生活,但代替不了母爱,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所在。因此,为了孩子的智力发育,那怕你工作再忙,经济条件再优越,也不应当把出生后不久的孩子完完全全交给保姆或其他人看管和培养。如果母亲长期与孩子分居,使孩子从小就体验不到母爱的感受,这必定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和行为性格的养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还看
认识愤怒
改善BB害羞要做好六件事
隔辈育儿常遇的10矛盾
别让尊重孩子变为顺从
看《功夫熊猫》学育儿
猜你喜欢
性早熟造成孩子哪些伤害?
专家释疑家长的早教问题
家庭才是早教最重要的课堂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学习德国的“善良教育”
小宝宝迷上电脑怎么办?
家务活能锻炼幼儿精细动作
小游戏提高孩子模仿能力
婴儿真的无忧无虑吗
家长溺爱孩子10大“典型”
什么是宝宝最健脑的运动?
适合17-18个月宝宝的游戏
让孩子成为左右脑并重的人
别让早期教育成为心理虐待
7种有效惩罚让宝宝更优秀
改善BB害羞要做好六件事
惩罚孩子要掌握的智慧
奥巴马教子五大锦囊
智商和情商主要取决于母亲
父母育儿不必太教条
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与宝宝交流的神奇瞬间
早教早得太离谱宝宝会糊涂
看《功夫熊猫》学育儿
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
你不知道的“惩罚”教育
学会了原地跳和踢球
19~24个月:平衡能力更加好
高智商的宝宝有哪些特点?
美国父母育儿五原则
玩游戏父母参与才有内涵
如何培养23个月幼儿的能力
教宝宝学走路
别让尊重孩子变为顺从
认识愤怒
该花多少时间来陪BB?
适合21-22个月宝宝的游戏
笑是宝宝智慧感情发展的标志
为你解开宝宝的记忆之谜
适合23-24个月宝宝的游戏
揭露五个育儿“伪真理”
幼儿眼中的动画世界
哪些家庭更容易出天才宝宝
隔辈育儿常遇的10矛盾
养育快乐宝宝把握10个细节
父母犯哪些错会让BB"变笨"
动起来一起来玩趣味游戏
发展0-6岁宝宝的记忆力
如何让宝宝成为"万人迷"
早期教育让孩子“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