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2015-12-08

25 岁的大雄很少能一个人独立完成什么事情,对周围的人非常依赖。不管是在家温书还是出门购物,都要妈妈陪着。他还从未交过女朋友,因为他觉得到时候,妈妈会帮自己解决的。如果周围的人拒绝他,他会非常愤怒,关起门来摔东西,大喊大嚷,将恶劣的情绪变成破坏的攻击,向着周围发泄出来。

临床诊断: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界限让他内心充满冲突和负面情绪

经过深入沟通得知,从小妈妈对大雄百依百顺。在家中,大雄可以做任何事情,即便不合理的愿望,妈妈也会努力帮他达成,如大雄可以打妈妈的脸,妈妈仍是一脸愉悦的表情。小时候的大雄就常有“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这样的感觉,他不知道自己和妈妈的界限在哪里。

家人的纵容 孩子未曾在自己与世界间建立起清晰的界限

生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大雄,有一个错觉,即这个世界就像家这么大,自己与世界之间,也没有足够清晰的界限。周围的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帮助自己。

一旦根深蒂固地建立起这种错误观念,当他长大进入陌生地域时,他也会认为,这些地方也是属于自己的,对任何物品,自己也有随意处置权,而身旁的每一个陌生人,也理所应当对自己好、照顾自己。

但一旦遭到拒绝,孩子就会觉得特别委屈,爆发出各种不舒服的情绪。即使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也许过一段时间之后,被迫要接受现实。但已经在心里产生各种不良的阴影。

混乱的规则让他内心充满冲突

孩子在出生时,并没有学习与掌握这个世界的各种规则,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学习各种规则。

但父母或者养育者,往往用自己的习惯与孩子沟通,更让孩子感到困难的是他们对于规则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或者明确的说明过程。像在大雄家中,妈妈从未对大雄明确解释“妈妈和你并不是一体的,你是独立的个体,有些事情是需要你自己面对、自己解决的。”这次妈妈帮大雄解决这件事,下一次可能就不行。

孩子就会因此而产生左右冲突的情况,他不知道如何取舍,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做。当孩子对世界间的各种规则,无法判定对错,也无法知道具体的边界,无所适从时,就会形成种种负面的情绪和攻击性的行为。

育儿建议:建立界限从家庭开始

在家庭里,我们和孩子之间,也需要建立起来一定的边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学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边界。

1、用爱和尊重树立起家庭的边界

父母往往会忽略界限问题。当孩子进入到家庭的各个区域时,觉得都是家里,没关系,并没有足够的指导。这时候,孩子就容易以为,家庭里甚至外面的每一寸地方,都属于自己的,如果父母从小就能用关爱的方式给孩子适当的指导,例如温柔地告诉宝宝:“这是宝宝的地方,这是父母的地方,要进入到父母的房间里,就不能随便翻动东西,有什么需要,要和父母说。”那么,孩子从小就知道这个世界有一块地方是不属于自己的,从而建立起清晰的边界,当与家庭之外的世界接触时,也更容易建立明确的界限。

宝宝妈妈就利用颜色来做一个有效的区分:她将宝宝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如客厅和宝宝的房间涂成浅蓝色,在这个区域里,孩子可以自由的活动,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吃各种食物,也可以不向大人请示。而将父母的卧室,涂成黄色,意味着孩子可以进入,如果要取用什么物品,则需要向大人请示。至于各种电器开关所在位置,还有厨房,则在前面标一条红线,意味着这个区域不可以随便进入,如果要进入或动用的话,而需要大人的同意。通过严格执行,在宝宝的内心中,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界线,对于以后再建立各种规则来说,是非常好的起始方法。

2、用界限帮助孩子建立起独立自我

自我与世界的界限产生问题,不仅仅影响着各种规则的建立,也会使孩子的独立自我难以形成。当孩子与父母的界线不清时就会认为父母与自己是一体的,难以分开的,既然如此,自己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挫折,父母也应当来一同承担。如此一来,就会将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都推向父母与家庭。这都是因为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与父母的良好边界,并由此发展出独立的自我。父母应该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孩子建立起边界。小孩子才会鼓起足够的勇气,去应对世界上的各种挑战。由此,才能建立起独立的自我。

但孩子的心中本来是没有边界,要想建立起相应的规则,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现代社会里,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复杂与微妙。边界的建立也变得更加不易。在这里,有几个小方法可以参考:

方法一:父母需要以身作则,任何规则如果只是针对小孩,而父母可以置身度外,那这个规则肯定不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例如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做作业,但自己却在一旁看电视,看得眉飞色舞,却要孩子专心。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非常难以做到,也很难有好的效果,请家长们记住一个道理,要让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也要做到,身教有时候比言传更重要。

方法二:边界的内容必须清楚简单,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能做,如果太模糊不清的界限,最好不要与孩子分享,也不要让孩子执行。否则孩子容易迷惑,内心也容易左右为难。反而效果不好。

方法三:要保持有良好的沟通。家长总是喜欢独断专行,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这思考问题,甚至帮孩子去决断。这种不尊重孩子的方法,容易引发孩子的拒绝,很难建立起良好的界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与“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还看
不被妈妈爱的孩子(图)
自卑妈对孩子有三危害
影响孩子一生的15个细节
孩子生命中不能够承受的痛
幼小衔接:教为先?养为先?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无时无地不情商
孩子胆小粘人是为什么?
培养BB领袖气质的“洋经验”
别和逆反期的孩子较劲
父母如何恰当得奖励孩子
高情商家长擅于调动孩子情绪
乐天派宝宝培养A计划
表扬孩子的四大技巧
帮“羞答答”的宝贝变大方
爱孩子就别当四类家长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习惯
不同气质的孩子培养不同
婴儿长牙时会出现的症状
把孩子当作未来的朋友对待
挫折教育的四个“疗程”
不能输的“情商”起跑线
欧美家教必备的四大法宝
怎样惩罚孩子才合适?
生活点滴培养孩子情商
鼓励孩子的19个技巧
在孩子面前做“听话”的家长
家长注意:宝宝认生不是错
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12法
父母三“非爱行为”伤孩子
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五种育儿观念要及时更新
解析十二星座BB性教育建议
10种方法安抚你的宝贝
不要将孩子误当作天才培养
养育才艺宝宝必知四件事
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
挫折教育父母要抓好四阶段
如何让胆小宝宝变勇敢
被大人捉弄,宝宝伤害大
家长这样做孩子拥有好身材
9方面帮你塑造好性格宝宝
与逆反期孩子沟通七技巧
12个早教误区爸爸妈妈要避免
家长忌对孩子让步过度
新生儿脐炎的病因与防治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
情感投资早孩子素质高
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
孩子不听话只因三件事
宝宝压抑时的7种表现
陶行知的“四块糖”批评艺术
亲密育儿“圣经”or“谬论”
父母五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小孩说话大人不要插嘴
如何处理新生儿脐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