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

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

2015-12-08

两岁的时候,孩子们观察他们的父母,并模仿任何他们能做到的,特别是他们认为能帮忙的,比如,给小宝宝拿一片尿裤,或者把刀子、叉子、勺子摆在餐桌上。我认识一个2岁的孩子甚至能把他的安慰奶嘴送给比自己更小的宝宝,这个行为简直太慷慨了!但是,当宝宝长大到足以开始抢夺大孩子的东西时,这种行为会突然终结。

这种对父母和幼小婴儿自发的帮助,相对于与其他同龄孩子分享玩具或与他们合作游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事实上,在这个年龄阶段,当另一个孩子试图用他的东西,并跟在他后面猛地抢走他的东西时,他还是会愤怒地哭喊:“那是我的!”或者他会用玩具打那个孩子或咬他。

两岁的孩子喜欢看其他孩子玩并且模仿他们,有时这被称为平行游戏,但是这不能与合作游戏和分享相混淆。

现在让我们聊聊怎样帮助孩子成为给予者。不言而喻,孩子们从出生到成年需要一直感觉到是被疼爱的,父母的爱不仅仅是拥抱和亲昵耳语。父母的爱要满足孩子合乎情理的需要:亲密接触,赞赏他们的成绩,当他们身心受伤的时候给予抚慰。父母还应该知道,弟弟或妹妹的降生会让他们嫉妒,要怀着理解之情和他们谈一谈这种复杂的感情。

父母的爱也包括当孩子长大遇到麻烦或是损害了别人的财物时,要理智地控制形势。但是控制并不一定意味着惩罚或让孩子厌烦,而是坚定而通情达理地理解他们。

我认为最有用的培养慷慨的方法,就是要充分利用不同年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助人和给予的行为特点。当1岁的孩子把玩具递到你手上,可看起来却是似递非递时,你应该微笑着并说三遍:“谢谢你!”但是不要试图把玩具从他手里拿走,那会激起他的占有欲。

当两岁的孩子希望帮你把餐具摆上桌子,你要表示欢迎,不要对他或对你自己说,你自己做会更快,那不重要,让孩子帮助你也是帮助他们自己,对他们来说是令人激动的时刻(当然,只要没有危险)。如果此时你拒绝他们的帮忙,等到他们动作更为熟练时,他们帮忙的激情就已经过去了,你会不得不劝说他们或者要求他们去帮忙,而这将不再是一件对他们有吸引力的事了。要对孩子做得好的事情表示感谢,对于有朝一日他们能承担更复杂的任务保持一份期待,比如,把盘子放在桌子上。

不要劝两岁的孩子和别人分享他们的玩具,他们这个时期的占有欲太强,很难接受这种做法。当别的孩子看到或者拿起他们的玩具时,他们可能已经怀疑别的孩子想要得到他们的玩具,如果父母强迫他们分享时,他们甚至会觉得每个人都要来抢他们的东西,这只会让他们的独占欲比原来更强。

当孩子进入3~5岁阶段时,他们会变得友善,他们喜欢其他伙伴的参与,更愿意合作游戏,他们一起搭积木,或是一起过家家,或者扮演医生和病人,或者假装公交车上的司机和乘客,或者轮流推拉儿童车和坐在车上。要帮助他们从“自我”过渡到与人分享,父母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到合作游戏当中来示范其中的乐趣。这个建议对于3岁孩子比对两岁孩子更为适用,这个时候要通过发自内心地、诚挚地表达感谢、提出建议来鼓励孩子们,更广泛地、更有规律地参与到家务劳动和庭院工作中来。

当你和孩子一起劳动时,把它当做类似于愉快聊天的休闲时间,就像你和一个成年朋友所做的那样。

如果孩子某一天忘了帮忙,要克制住你责备他的冲动,你可以提醒他曾帮助你做了多少事,而今天你是多么需要他的帮助。如果这样不管用,那你就再多一点点坚持,切莫生气。别忘了,在日托中心老师们也整天要求孩子们回家帮忙做家务。所以稍微等一下,他会想起老师的教导,过来帮一把的。

6岁以后,孩子们的兴趣从热衷于玩“过家家”、玩“结婚和照料孩子”的游戏中转移,他们现在的兴趣是科学、自然、学校生活、个人爱好。他们不再把自己和父母视为一体,而是在语言、服装、餐桌礼仪和所有物方面模仿他们的同龄人,他们关注怎样在学习和社团中受到欢迎。

他们对朋友的忠诚可能体现在组织俱乐部或小团体,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排斥那些看上去和他们不一样的人。因此,他们通常无法宽容别人,而这会让别人感到相当痛苦。另一方面,孩子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如果他们拥有自己所尊敬的智慧而善良的父母和老师,就能很容易被引导并学会理解和感受那些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地方的人。我深有感触,那些有爱心、有社会意识的老师们,是怎样让我的两个孩子在经历这个阶段的时候,逐渐变得对他人能够宽容和欣赏。这种精神对于他们成年以后的生活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我把宽容看做是慷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是可以被老师和父母教会的,而且这会帮助孩子们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中与人融洽和睦地相处。

从6岁以后到十几岁时,可以鼓励孩子们以慷慨之心去对待他们圈子以外的人。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可以修整好那些已经不适合他们的玩具,通过地方组织收集起来分发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可以把自己的零用钱或收入捐赠给学校或慈善机构;青少年可以做社区服务的志愿者,比如向医院的成年患者提供书籍或组织起来为他们唱歌,在医院里或其他社会公共机构里和孩子们做游戏或者给他们读书,或者为学校里的小学生做家教辅导。

我对圣诞节、光明节(犹太人的纪念日)还有生日有一个特别的呼吁,这些都是孩子们容易沉迷于贪欲的日子,他们想的、说的都只是关于他们自己想要什么,我想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得到了过多的礼物。父母有机会要把重点转移一下,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为父母和祖父母做节日贺卡和简单的礼物。圣诞节和光明节的时候,让他们自己考虑和选择为朋友和亲戚家的小孩子送什么礼物,并自己支付费用。

孩子们从付出中得到的快乐和成人没有什么两样。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三年级的时候,做了一小套吸墨纸(在我小时候,所有成人都必须用到吸墨纸,因为钢笔写出的墨水干得很慢),用丝带扎好,最上面是一张极小的日历,并用蜡笔画了一个雪地里的房子。我把它带回家,小心翼翼地藏起来,好像那是钻石戒指一样的宝贝。圣诞节早上我迫不及待地希望父母打开它。

给予并不仅仅意味着得到更多祝福,但更令人兴奋。如果父母强调这一观点,并且亲身示范他们在给予中获得的快乐,这一点会表现得尤为真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与“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必看四句"少年派"对白
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如何培养
童书中存在的问题
孩子天生具有五种天赋
咋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
咋教BB认识自己的身体
梅子涵谈儿童阅读
怎样掌握快乐的亲子沟通术
名人教育之鞠萍教子心得
什么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
咋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了解孩子"不乖"的秘密
BB怎样才能培养创造力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教育
什么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适当的挫折有利于孩子成长
给孩子办婚礼是危险的游戏
寒假咋避免孩子迷上电视
父母如何让孩子释放情绪
宝宝学走需要注意的细节
父母惩罚孩子的10智慧
有效的育儿真经四字诀
寒假孩子最易养成四坏习惯
要不要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
隔代抚养,危害多多!
中西教育方式不同
五步骤助你培养孩子情商
孩子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老外眼中不合理的早教
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
挫折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幼儿寒假生活家长要注意啥
"饭碗教育"还是"梦想教育"
巴菲特之子的教育忠告
奥巴马谈育儿:平等与纪律
寒假如何避免孩子上网成瘾
咋让宝宝学会"争"与"让"
八件事孩子不能做太早
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
培养BB乐观向上的家庭教育
如何让BB变得大方些?
中西教育内容比较
孩子最需要10件"东西"
为孩子选幼儿园关键看什么
父母易犯下的那些错误
给孩子讲讲春节的习俗
宝宝4个第一次让人紧张
维护良好亲子关系的六误区
妈妈如何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