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孩子究竟哪儿不好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老人带孩子究竟哪儿不好

老人带孩子究竟哪儿不好

2015-12-08

老人对孩子多表现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能宽容孩子的天性,孩子精神环境极大宽松,没有压力,极度自由,为他们提供了模仿、探索的机会。但从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上并不能代替孩子的父母,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恋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使隔代教养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

孩子究竟给谁带好?

父母应该怎么办?

版权声明:搜狐母婴频道综合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

1、容易过分的溺爱和放纵,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较多地采取顺从、满足需要的方不利于孩子克服“自我中心”

的意识,孩子有了错误也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就会无原则的得到满足,即使父母想方设法来改变,有老人那张保护伞的作用,孩子有恃无恐,稍有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以达到非分的要求。

2、老人更多的包办替代和保护,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

祖辈包办代替的比率明显高于父辈,试想:玩具撒了一地,老人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整理;当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爷爷奶奶非要抱着上下楼梯;孩子吃饭时,担心孩子吃不上,就一口一口地喂,或追着赶着喂,这种种做法,恰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错过了“自己整理、物归原位、自己吃饭”的敏感期,导致了孩子动作发展缓慢,独立能力差,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只会叫喊着等别人来帮忙,不会尝试、锻炼,只有哭闹和发脾气。

3、隔代教育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捉来几只蚂蚁要喂养时,当孩子拔起花盆里的兰花要看根是什么样子时,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拆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因为,在他们意识里,玩蚂蚁很脏,拔花是成心捣乱,一辆完美的玩具车更是不能“破坏”的。他们认为孩子这些出格的做法都是不良行为,必须立即纠正。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形成开拓创新的个性呢?

4、老人们的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难以形成友好交往和优良品质(如谦让、爱劳动)。

5、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孩子与祖父母朝夕相处,长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张口闭口说的是成人的话,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另外,外出活动少,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会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年化,等等。

孩子究竟给谁带好?

有研究表明,中国的小孩子,大部分都不是由父母亲自带大的。他们有的是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有的是托给其他亲戚、邻居或熟人照看,有的是由请来的乡下保姆带大的。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咱们的孩子滥生滥长,照样个个生龙活虎,谁来带大孩子又有什么分别呢?

其实,环境,尤其是早期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早期不良环境对孩子的伤害,是以后付出百倍的努力也无法弥补的。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严重违背人道主认的实验。他们把几十个刚出生的健康婴儿放在一个与人隔离的环境中成长,只是给婴儿提供足够的食物、水、空气。也就是说,这些婴儿虽然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他们不能接触任何人。3年后,这个实验被曝光,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谴责,科学家们不得不终止这项实验。但是这些婴儿已经全部都不会说话了,而且智力相当低下。于是这些科学家们又担负起了把这些早期经验被完全剥夺的弱智婴儿恢复为正常人的任务。但是,不论科学家们怎么样努力,这些婴儿中已经没有人能恢复成正常儿童了。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没有活过10岁。这个实验说明,儿童的早期经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吃得饱,穿得暖,不跌着,不伤着,不生病就足够了。其实,对孩子的早期培养远远不止这些。越年幼的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就越不完善,模仿性,可塑性也就越强。因此,经常同孩子接触的成人,总是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各方面的成长造成影响。成人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乃至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等,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试想一下,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接受的大多是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教导和影响;而在年轻妈妈的照顾下长大的孩子,妈妈的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最大。这就是说,在老一辈照料下长大的孩子,其所受的早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无形中比在父母的照料下长大的孩子落后了一代。3岁以前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谁和他们一起长大是至关重要的。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注意,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要尽量由自己亲自培养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游戏、玩耍。

父母应该怎么办?

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年轻的父母应该怎么办呢?关键是如何擅用其长,以避其短。

1. 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辈,引发更多的问题。父母们最好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温和的沟通,而祖辈们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2.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祖辈在养育宝宝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父辈也是如此,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宝宝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一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反而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祖辈和父辈之间很容易争抢宝宝的爱,出现亲子嫉妒的现象。宝宝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无论祖辈还是父辈都要冷静地看待宝宝,积极创造机会,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接触家庭里其他的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承担必要的责任

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宝宝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宝宝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宝宝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这种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宝宝可能变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他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

专家特别提醒:

当父辈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最好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发生冲突。宝宝虽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就会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那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对他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快要去幼儿园的宝宝,可以这样建议抚育的老人:

1、告诉老人宝宝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园里有许多小朋友,来自不同的家庭,大家性格不一样,你要让宝宝从现在起就开始适应和不同性格的小朋友相处,等到他上幼儿园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假日里让妈妈请些朋友或同事带着宝宝来串门,你一定要抓住机会,让宝宝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出现他在玩的时候对别的小朋友不够友好的事时,你一定要鼓励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发现他对别的小朋友不够友好、不拿出玩具来,就要好言相劝,帮助他和小朋友一块儿玩他的玩具,让他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次数多了,他也会改的。

2、和老人谈谈独生子女环境单调,与人交往少的问题,理解宝宝将来还是得走上社会的,不能太保护,要逐渐锻炼宝宝的独立性,让他到集体生活中能尽快地适应。

3、让老人家带他到朋友家去串门,在比较陌生的环境中,锻炼他的社交能力。有时他会受到小朋友的热情接待,会使他回过头来想自己的问题(不借玩具给别人玩),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他就会改了。

4、请老人家给宝宝讲有关合作、分享、同情的故事,对宝宝的社交行为会有好处。这些故事老人可能是有的。如果没有,你可以为他编一些。

父母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为图省事,孩子一生下来就甩给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惯坏了孩子,拒绝老人带孩子,割断祖孙之间的亲情。不论是与老人同住,还是暂时把孩子寄养在老人家中,我们都要注意和老人协调关系,一切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矛盾纠纷,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与“老人带孩子究竟哪儿不好”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老人带孩子究竟哪儿不好”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赢在起跑线,可是起跑线在哪儿?
经常被拥抱的孩子更聪明
亲子沟通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
想要孩子更优秀,深挖孩子天赋
爱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
父母的说话语气决定家教成败
给宝宝进行特长教育,切记避开3
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必要砸钱上兴
怎么为宝宝选择适合的书籍?
孩子5岁前必学的7件事
孩子虽小,安全教育不可少
早期教育4大误区影响宝宝智力发
训练2-3岁宝宝的精细动作的小
亲子关系影响子孩子的一生
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
孩子不和你说心里话?你需要这6
关于性教育该这样对孩子说
父母带亲孙子也要给钱吗?
培养注意力的10种小游戏
假期给孩子报兴趣班?这份攻略请
拒绝孩子别说“不”,说“可以”
被惯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亲子共读要坚持多久?如果可以请
5种识字游戏让宝宝快乐认字!
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你懂几个?
无条件的爱是培养孩子道德的最佳
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21种躺着跟孩子玩的游戏,赶紧
这样陪宝宝玩有益心智成长
家庭教育中必知之宝宝的小秘密
语言能力培养:对话比说话更有效
看完这篇文章,给孩子报兴趣班再
玩具也致命?这些玩具别给娃玩!
如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早教的五招识字方法,招招对症下
想要孩子顺利分房睡,家长应避免
为了孩子,你得离TA“远”点
下雪天!把握让孩子变聪明的好机
幼儿园总出意外娃们怎么保护自己
家长要遵守的七大教养守则
培养宝宝仪式感,从过生日开始
适合居家玩的五种亲子游戏
10个小游戏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家长这样做,才能培养内心强大的
右脑开发的16则亲子游戏
这12种小游戏,让孩子彻底爱上
宝宝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
陪娃很花时间?它决定孩子的幸福
好家长,温柔对待孩子的慢成长
父母不会沟通,可能会影响亲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