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是不能打的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这些孩子是不能打的

这些孩子是不能打的

2015-12-08

教育孩子并没有公认的一定之规,这要看家庭传承的文化与习惯,当下的社会风气,父母自身的修养,孩子的个性与家庭亲密度等等。从统计学来看,在父母文化不高、经济状况不良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挨打要多一些,因为父母的嘴不太善于说理,手就自动来帮忙。父母文化高、经济状况好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挨打要少一些,被管束和教育的程度却要高得多。他们父母的智商一般都比较高,能想出很多有效的办法来制服淘气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打其实提示一种关系的亲密性,中国历来有“打是爱”之说。亲情融洽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反而随意一些,有时也会有敲敲打打或批评得过火,孩子不会计较,也明白父母的用心。亲情不融洽的家庭,敲打孩子或批评过火可能引发逆反,得不偿失。严重时,甚至产生家庭内的敌意,父母与子女形同陌路。能不能打孩子,要看你和孩子关系铁不铁,常识中“亲妈打得,后娘打不得”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的临床咨询中,的确有不少的成人把一生的不快、不幸福归结于父母的粗暴态度,使他从小就没有尊严与自信心,这样的事要两说。许多人成年后不愿意接受现实,以为如果小时候父母不如何如何,自己现在就会怎样。其实,这是一种对责任的逃避。持这种想法的人,甘愿扮演一个社会的弱者,沉浸在对过去事物的抱怨中,以“我无能为力”来放弃他该有的努力。另一种情况就是家庭暴力,父母有性格的问题,或酗酒,或婚姻危机,或社会失意,拿孩子当出气筒。这种打一般比较凶,有皮肤的损伤,严重时可能还会有躯体器官的损伤。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的身心都会遗留很大的创伤,使孩子的灵魂扭曲,成年后两极分化,要不怯弱胆小,要不就胡作非为。西方社会非常重视父母对孩子的虐待行为,其中包括性虐待,躯体虐待(体罚、忽视),精神虐待(骂、指责、冷漠)。专门有个儿童权益保障委员会来督促父母行使好监护权,如有证实的虐待行为,可能会取消父母对子女的监护资格。

中国古代主张对孩子要严教,“黄荆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才”、“家严出孝子”这类至理名言仍旧活跃在国人的潜意识中。当然,从人性的角度,打孩子毕竟是非人性的。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个性的独立与自由的决策能力,社会的价值取向不再重视你是否是好人,是否是温良恭俭让的人,而是看你是否有能力,是否有竞争力和创造力。打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变成好人,变成听话的人,甚至是愿意好好学习的人,但不能打出有创造力的人。过度的打骂反会损伤他成长的动力,挫败他的信心并淹没他天赋的创造力。

绝对地不打骂孩子是不是就对呢?其实不然,对孩子冷漠与忽视比打骂还要伤人。在我们的临床中,有两种疾病与童年遭受父母冷落忽视,甚至遗弃有关。一是边缘性人格,这样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有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感,不安全感,缺乏自我边界,内心非常苦痛。另一类是创伤后适应障碍(PTSD),童年长期处在被忽视与否定的环境中,人格退缩,依赖,常有分离样情感色彩与躯体障碍。所以,能不能打孩子,该不该打孩子,不能很简单地用YES或NO来回答,我们需要引入新的观察系统。那就是要看打这个行为对解决某个问题是否有效,有效则“响鼓不用重锤”,孩子后来会感激你。没效势必“矫枉过正”,打会打出更大的麻烦。

有些孩子是不能挨打的:

1.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好,越打越疏远,越打越逆反,这种无效行为宁可不做。

2.孩子已经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万别干。

3.过于内向的孩子,这种孩子天性敏感,处理应激能力有限,什么事都掖在心里,外表看不出来,打会加重孩子的压抑。

4.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如爱好、社交、友情,尊重孩子的权利,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5.青春期前后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强的自尊心,她们长成后遇到的社会压力会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种受虐倾向,以为打是一种被爱和被关怀,结果会无意识地鼓励丈夫的暴力。

6.打后还要让孩子自我检讨的事不要做,孩子被打以后相当一段时间一般都很窝火,可以让孩子表达他的不满,让他有个心理的缓冲。这个时候强迫他认错,等于逼迫他撒谎做假,加重他的心理创伤。

当然,最后要提醒的是,打不要真打,打只是一种策略,对孩子起到威慑的作用也就够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与“这些孩子是不能打的”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这些孩子是不能打的”还看
孩子看电视的十大禁忌
BB从小“不吃亏”好吗?
六岁前该发展哪些心理能力
父母必须教给孩子三项技能
"家庭妇男"带孩子智商更高
猜你喜欢
盘点早教主流理念
专家答疑:男宝2岁不会说话?
美好人生的家庭原动力
霍华德·加德纳和多元智能理论
困扰着妈妈们的4个早教问题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
莫将情绪化反应迁怒于孩子
针对3个月宝宝早期教育方法
教育绝不是将孩子作为遥控目标
揭开犹太人更加聪明的早教秘密
艺术与双语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专家答疑:说话着急就会结巴?
“儿童经典诵读”家庭教育方法
6个生活小事件折射育儿大问题
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好处
给宝宝选早教三步就搞定
拥有幽默感,孩子多元能力加分!
7个小游戏提升宝宝数学智能
父母是最好的教育者
视觉空间智能的5个学习契机
“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的思考
情绪化反应——父母的头号敌人
教育孩子的先决条件:控制情绪
提升多元智能之音乐智能(上)
教育的关键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提升语言智能的5个契机
民间育儿经,值不值得信?
肢体动作智能的3个学习契机
潜能开发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了解多元智能理论及测试
婴幼儿内省智能发展进程表
专家访谈:爱探索宝宝动个不停
国外早教理念的启发侃侃国外的早
家长需关注新生儿的心理需求
宝宝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宝宝早期教育应从家庭开始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
不必对孩子揭穿真相
如何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酷爸酷妈
多元智能发展之内省智能
哆、来、咪提升音乐多元智能
四种育儿矛盾,你有几样?
家长不要忽视婴儿最初的微笑
奥尔夫在幼儿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歌曲小鸭洗澡
零吼叫的真谛:应对情绪化反应
警惕:宝宝受到伤害的错误教育
伏明霞:别错过0-3岁最佳早教
专家答疑:亲子园是家长学校
最具破坏力谎言:为孩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