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

“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

2015-12-08

“80后”依然是当今社会的话题王。几年前,他们还是“不懂事的孩子”,如今他们已成家,或已为人父母。对于他们是否能做合格称职的父母,不少过来人表示质疑。有人说,“80后”是受过足够文化教育的一代,所以,在养育子女上更能接受新的理念。他们在面对“独二代”的成长时,会琢磨出一套不同于上辈人的育儿经:一切快乐至上,不做与别人雷同的小孩。但有更多人认为“80后”不懂做父母,说他们是自私而缺乏责任心的一代:有前卫的观念,却不实际;生活新潮,却不踏实;他们掌握了不少理论说词,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大打折扣。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80后”,又将用怎样的言行来面对种种质疑呢?

面对质疑,心态很重要

圆圆,白领,1982年出生,女儿15个月大。

圆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所谓的质疑,关键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应该说,“80后”在生活经验方面肯定不如父母,但在孩子的教育和性格培养上,个人认为,会比父母们更科学,更具特点和针对性。都说“80后”是缺乏责任心的一代,但当他们走过红毯,组成家庭,并决定生儿育女时,可以确定,没有一对夫妻会抱着生个孩子玩玩的心态。圆圆称,宝宝的出生给她和家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他们夫妇带来不小的麻烦。做不了全职妈妈的圆圆,在宝宝出生三个月后就恢复了上班,宝宝的日常生活只能交给父母公婆照料。

但是,当孩子周岁后,圆圆就把孩子早教的工作包揽下来。首先她出资一万多元,为女儿报了早教班。圆圆承认,所谓的早教,说穿了,主要还是想给幼小的女儿有个轻松愉快的学玩环境,同时培养女儿的注意力。圆圆介绍说,她的女儿是个很散漫的孩子,很多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女儿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小朋友一起玩乐,时间稍长,她会一个人从课堂“溜走”,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每次都需要她把女儿抓回教室,连哄带骗地才能让她稍事安静。圆圆还规定每天都会给女儿讲一个小时的故事,只要她感兴趣,她就讲。或许女儿未必能听懂,但那专注的表情和长时间的安静,让她知道女儿还是喜欢的。她还经常挑选一些可爱的漫画和卡通画,自己编故事,并配上各种表情。这些故事中有开心愉快的,也有伤心流泪的。每次讲,圆圆都会很仔细地观察女儿的反应。她希望通过这种生动形式,能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感受能力。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聆听能力。圆圆说,她也是个喜欢自由的人,女儿的这种散漫个性应该是随了她。

圆圆认为,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他们,成长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他们深谙快人一步才能抢占先机的道理,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存在着从小就应该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的想法,这在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中已经有所体现。或许这种行为会招来不少异议,但谁又能肯定这样的做法在当今社会是不适合的?“所以面对质疑,我们只能用事实来证明。 ”

吸收经验是明智的选择

宏伟,白领,1973年出身,是个8岁男孩的父亲。

宏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在工作中或生活朋友圈内,遇到过不少“80后”,说实在的,或许是因为他们生长环境和形式的特殊,这一代人无论从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等方面都有点与众不同。至于他们是否能做好父母,他个人认为,“80后”的一些言行举止、个人意愿更为突出,这种个性落实到具体事情上,或许就是大家所说的责任感缺失。其中“闪婚”“闪离”的出现,是“80后”对个性的又一种诠释方式,这也是让不少过来人颇为费解的一点。宏伟说,对于“闪婚”“闪离”,他这个“70后”也有点难接受,毕竟婚姻具有法律效应,不是恋爱,好则和,吵则散。虽然大家都是年轻人,都有血气方刚的时候,也相信一见钟情,但婚姻的严肃性在这“闪婚、闪离”中荡然无存。另外,众所周知,自然分娩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但现在女性选择自然分娩的越来越少,为了体型,为了避免分娩时痛苦,不少人选择了剖腹产,这其中“80后”占了绝大多数。

当然不得不承认,“80后”是接受教育最全面、最好的一代,他们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方式,坚信自己能成为最好的父母。其实,具备更多的知识,确实能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但作为父母,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程序、一道习题,只要有对的操作和公式就一定能求解完成。当他们搬出一套套理论依据的时候,是否能明确地说出,如果一个孩子,在你讲了两个小时的故事后依然不依不饶地要你接着讲;当你已经因为一天工作疲惫不堪在深夜十一二点的时候,你的孩子依然精神抖擞地要你继续玩乐时,又该用哪条理论或科学方式来让孩子停止这样的“胡闹”

宏伟还说:不少“80后”很果断地认为自己能成为称职的父母,但当他们信誓旦旦地说我的孩子我做主时,是否考虑过,他们早九晚五在外工作的那段时间,在他们因为被孩子套牢而牢骚满腹不顾一切地约上三五知己K歌尽兴的时候,他们的孩子该由谁做主?父母的责任又如何得到完整地体现?宏伟对记者说,社会上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人会对“80后”做父母这档事提出质疑,就是觉得这代人在理论和实际行动上的悬殊太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眼高手低。不过话说回来,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处事之道,不能一概否认,也许更多地吸收前辈的相关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网友晒“80后”个性育儿经

网络中,“80后”个性父母的言行举止确实让人大跌眼镜,但在这些个性中,似乎也让我们清楚地认清,“80后”在做父母方面确实与传统相差甚远,但社会在发展,谁又能说这样的育儿经没有可取之处?

个性一:“恶搞”宝宝成时尚

网友李月,23岁,儿子刚刚百天。她在宝宝睡着时,会把他当玩偶道具一样,让他穿上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服装,摆出各种可爱搞笑的动作造型,甚至制作出场景然后拍成照片晒在网上,成为点击率极高的热帖。李月称,这叫时尚,宝宝能早早就成为众人的焦点。

个性二:“超级奶爸”加入教育宝宝行列

网友巍伟是一个“超级奶爸”。儿子浩然今年1岁零8个月,从他出生至今,除了妈妈和奶奶,爸爸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儿子出生后,他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当起了全职爸爸。自从当上爸爸后,魏伟自己都觉得比以前勤快了。洗尿布、冲奶、为孩子穿衣服,带孩子打针、洗澡,哄孩子睡觉一切一切让他享乐其中。

个性三:宝宝起名新、奇、特

网友小李,26岁,今年3月成为母亲,正当家人为孩子起名字这事发愁时,小李灵机一动,给女儿起名“陈木希子”,“爸爸姓陈,妈妈的李姓拆开木子,加个希字,寓意妞妞是父母的希望,简单好写好记还不重名。 ”

个性四:好身材从宝宝抓起,从小控制饮食

网友王芳的女儿10个月大了,体重却已经25斤。从事服装行业的王芳下决心要对女儿实施减肥计划。奶粉量减少1/4,喂奶次数从每天6次减为5次,辅食添加以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减少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了使女儿不出现饥饿感,半晌饿了就喂点蔬菜、瓜果等。 “现在就得控制她的饮食,不然把胃撑大了到时候减肥都难了! ”十个月大的宝宝就减肥,难怪现在的瘦身业如此兴旺。

个性五:只要对孩子好,不惜“一掷千金”

和很多“80后”父母一样,网友张璐为了孩子什么都舍得。她买小宝宝的东西特别大手大脚,奶粉、尿不湿、婴儿护肤品、衣服,都是优先考虑进口的。

从上千元的摄影套照,到三四百元一罐的进口奶粉,一次就要接近百元的游泳洗澡套餐,一年过万元的早教费总之,张璐的原则就是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给宝宝。有句台词说,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虽然说得夸张,但确实就是一些“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还看
耶鲁大学破解孩子成长密码家长必
拒绝入园恐惧家长五要五不要
如何应对孩子的不合理请求?
拓展孩子成长的宽度
反思幼儿园小学化给孩子正常童年
猜你喜欢
抓住9大敏感期让宝宝更聪明!
把握宝宝语言爆发期引导宝宝说出
孩子总发脾气,恭喜你,这是好事
培养完美宝宝的七种教育方式
如果你是丧偶式育儿,那么这篇文
你知道吗?孕妇情绪影响,危害胎
玩具≠快乐培养正确育儿观
孩子对色彩的选择会显现性格
五种教育方法轻轻松松让你的孩子
为什么不能过早教孩子识字(干货
学习钢琴可开发智力培养耐力
日本华人妈妈的十大家规,最后一
激发2岁宝宝好奇心的小妙招
这几件事不做好,又耽误孩子一年
误导孩子一生的20个坏习惯,真
通过生活细节让宝宝变得更聪明
宝宝的这8种行为家长如何去搞定
如何纠正宝宝浪费的观念?
强化早教会让孩子变“笨”?
修杰楷父女:高颜值
躺在床上就可以和娃High翻天
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法
如何培养孩子画画的兴趣
针对宝宝血型制定早教攻略
如何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
10个教育案例专治最让爹妈头疼
孩子性教育时间表(很详细,看了
《欢乐颂2》:让孩子从小见世面
三岁看大把握两到三岁宝宝的育儿
如何面对幼儿的倔强脾气?
孩子这5个小举动,竟是高智商的
厨房中的亲子互动锻炼BB感知
德国家庭的好习惯和好品质(永久
育儿大事别只让妈妈唱独角戏
父母应让孩子享受玩的权利!
导致孩子说话晚的四大原因
孩子的3大坏习惯,父母千万不能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一定
孩子偶遇电视亲热镜头你会怎样做
这张家庭教育表,值得为孩子收藏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
孩子“3岁看老”究竟对不对?
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及释义,
6个习惯会让孩子变笨甚至抑郁
7种小方法教您轻松锻炼宝宝手指
1-2岁宝宝们的感官训练营!
早期教育应注重“吃喝玩乐睡”
上学有什么意义?看这位机智爸爸
3-6岁别耽误了孩子的性别教育
最易被忽视的三大早教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