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

“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

2015-12-08

“80后”依然是当今社会的话题王。几年前,他们还是“不懂事的孩子”,如今他们已成家,或已为人父母。对于他们是否能做合格称职的父母,不少过来人表示质疑。有人说,“80后”是受过足够文化教育的一代,所以,在养育子女上更能接受新的理念。他们在面对“独二代”的成长时,会琢磨出一套不同于上辈人的育儿经:一切快乐至上,不做与别人雷同的小孩。但有更多人认为“80后”不懂做父母,说他们是自私而缺乏责任心的一代:有前卫的观念,却不实际;生活新潮,却不踏实;他们掌握了不少理论说词,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大打折扣。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80后”,又将用怎样的言行来面对种种质疑呢?

面对质疑,心态很重要

圆圆,白领,1982年出生,女儿15个月大。

圆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所谓的质疑,关键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应该说,“80后”在生活经验方面肯定不如父母,但在孩子的教育和性格培养上,个人认为,会比父母们更科学,更具特点和针对性。都说“80后”是缺乏责任心的一代,但当他们走过红毯,组成家庭,并决定生儿育女时,可以确定,没有一对夫妻会抱着生个孩子玩玩的心态。圆圆称,宝宝的出生给她和家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他们夫妇带来不小的麻烦。做不了全职妈妈的圆圆,在宝宝出生三个月后就恢复了上班,宝宝的日常生活只能交给父母公婆照料。

但是,当孩子周岁后,圆圆就把孩子早教的工作包揽下来。首先她出资一万多元,为女儿报了早教班。圆圆承认,所谓的早教,说穿了,主要还是想给幼小的女儿有个轻松愉快的学玩环境,同时培养女儿的注意力。圆圆介绍说,她的女儿是个很散漫的孩子,很多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女儿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小朋友一起玩乐,时间稍长,她会一个人从课堂“溜走”,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每次都需要她把女儿抓回教室,连哄带骗地才能让她稍事安静。圆圆还规定每天都会给女儿讲一个小时的故事,只要她感兴趣,她就讲。或许女儿未必能听懂,但那专注的表情和长时间的安静,让她知道女儿还是喜欢的。她还经常挑选一些可爱的漫画和卡通画,自己编故事,并配上各种表情。这些故事中有开心愉快的,也有伤心流泪的。每次讲,圆圆都会很仔细地观察女儿的反应。她希望通过这种生动形式,能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感受能力。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聆听能力。圆圆说,她也是个喜欢自由的人,女儿的这种散漫个性应该是随了她。

圆圆认为,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他们,成长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他们深谙快人一步才能抢占先机的道理,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存在着从小就应该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的想法,这在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中已经有所体现。或许这种行为会招来不少异议,但谁又能肯定这样的做法在当今社会是不适合的?“所以面对质疑,我们只能用事实来证明。 ”

吸收经验是明智的选择

宏伟,白领,1973年出身,是个8岁男孩的父亲。

宏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在工作中或生活朋友圈内,遇到过不少“80后”,说实在的,或许是因为他们生长环境和形式的特殊,这一代人无论从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等方面都有点与众不同。至于他们是否能做好父母,他个人认为,“80后”的一些言行举止、个人意愿更为突出,这种个性落实到具体事情上,或许就是大家所说的责任感缺失。其中“闪婚”“闪离”的出现,是“80后”对个性的又一种诠释方式,这也是让不少过来人颇为费解的一点。宏伟说,对于“闪婚”“闪离”,他这个“70后”也有点难接受,毕竟婚姻具有法律效应,不是恋爱,好则和,吵则散。虽然大家都是年轻人,都有血气方刚的时候,也相信一见钟情,但婚姻的严肃性在这“闪婚、闪离”中荡然无存。另外,众所周知,自然分娩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但现在女性选择自然分娩的越来越少,为了体型,为了避免分娩时痛苦,不少人选择了剖腹产,这其中“80后”占了绝大多数。

当然不得不承认,“80后”是接受教育最全面、最好的一代,他们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方式,坚信自己能成为最好的父母。其实,具备更多的知识,确实能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但作为父母,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程序、一道习题,只要有对的操作和公式就一定能求解完成。当他们搬出一套套理论依据的时候,是否能明确地说出,如果一个孩子,在你讲了两个小时的故事后依然不依不饶地要你接着讲;当你已经因为一天工作疲惫不堪在深夜十一二点的时候,你的孩子依然精神抖擞地要你继续玩乐时,又该用哪条理论或科学方式来让孩子停止这样的“胡闹”

宏伟还说:不少“80后”很果断地认为自己能成为称职的父母,但当他们信誓旦旦地说我的孩子我做主时,是否考虑过,他们早九晚五在外工作的那段时间,在他们因为被孩子套牢而牢骚满腹不顾一切地约上三五知己K歌尽兴的时候,他们的孩子该由谁做主?父母的责任又如何得到完整地体现?宏伟对记者说,社会上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人会对“80后”做父母这档事提出质疑,就是觉得这代人在理论和实际行动上的悬殊太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眼高手低。不过话说回来,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处事之道,不能一概否认,也许更多地吸收前辈的相关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网友晒“80后”个性育儿经

网络中,“80后”个性父母的言行举止确实让人大跌眼镜,但在这些个性中,似乎也让我们清楚地认清,“80后”在做父母方面确实与传统相差甚远,但社会在发展,谁又能说这样的育儿经没有可取之处?

个性一:“恶搞”宝宝成时尚

网友李月,23岁,儿子刚刚百天。她在宝宝睡着时,会把他当玩偶道具一样,让他穿上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服装,摆出各种可爱搞笑的动作造型,甚至制作出场景然后拍成照片晒在网上,成为点击率极高的热帖。李月称,这叫时尚,宝宝能早早就成为众人的焦点。

个性二:“超级奶爸”加入教育宝宝行列

网友巍伟是一个“超级奶爸”。儿子浩然今年1岁零8个月,从他出生至今,除了妈妈和奶奶,爸爸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儿子出生后,他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当起了全职爸爸。自从当上爸爸后,魏伟自己都觉得比以前勤快了。洗尿布、冲奶、为孩子穿衣服,带孩子打针、洗澡,哄孩子睡觉一切一切让他享乐其中。

个性三:宝宝起名新、奇、特

网友小李,26岁,今年3月成为母亲,正当家人为孩子起名字这事发愁时,小李灵机一动,给女儿起名“陈木希子”,“爸爸姓陈,妈妈的李姓拆开木子,加个希字,寓意妞妞是父母的希望,简单好写好记还不重名。 ”

个性四:好身材从宝宝抓起,从小控制饮食

网友王芳的女儿10个月大了,体重却已经25斤。从事服装行业的王芳下决心要对女儿实施减肥计划。奶粉量减少1/4,喂奶次数从每天6次减为5次,辅食添加以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减少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了使女儿不出现饥饿感,半晌饿了就喂点蔬菜、瓜果等。 “现在就得控制她的饮食,不然把胃撑大了到时候减肥都难了! ”十个月大的宝宝就减肥,难怪现在的瘦身业如此兴旺。

个性五:只要对孩子好,不惜“一掷千金”

和很多“80后”父母一样,网友张璐为了孩子什么都舍得。她买小宝宝的东西特别大手大脚,奶粉、尿不湿、婴儿护肤品、衣服,都是优先考虑进口的。

从上千元的摄影套照,到三四百元一罐的进口奶粉,一次就要接近百元的游泳洗澡套餐,一年过万元的早教费总之,张璐的原则就是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给宝宝。有句台词说,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虽然说得夸张,但确实就是一些“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与““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80后”父母的个性育儿经”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40条经典的国外家教经验
教育女孩子这几种方法不可取
新生儿肚脐发炎如何处理
婆媳育儿需要“斗法”吗?
夏季宝宝防蚊7个实用小窍门
韩国“自然育儿法”面面观
冬季宝宝皮肤干燥怎么办?
0~3个月婴儿早期教育方案大盘
教育孩子也能“拼”?
婴儿发烧5大护理知识巧支招
手足口病症状:七条特征早掌握
抢跑让中国家长陷入集体焦虑
别总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孩子犯错是否真有必要惩罚
婴儿夏天体温标准
由小看大婴幼儿早期教育的10大
给宝宝喝什么牌子奶粉好呢?
婴幼儿早期教育如何选择
孩子脑袋大小跟智商有关吗
“拼养”,和平相处才开心
爸爸,如果你爱我
“焦虑时代”做自信父母
教育孩子最有用的十二种方法
手足口病的症状及诊断
英国教给孩子10句保命金言
尊重应是关心孩子的前提
新生儿脐炎可能引起新生儿败血症
必须向孩子表示自己的同情
盘点易被父母误解的育儿常识
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
“富三代”亲子策略
教育男孩的十三个关键问题
让孩子冰雪聪明的六大秘诀
如何正确分析宝宝的“成长阶梯”
日本男人也当“育儿爸爸”
优秀妈妈的45条育儿经验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成五句话
80后父母育儿“症状”自测
为什么说3岁决定孩子一生?
幼教也“占坑”孩子养不起
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
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被忽略的8个大于号
小儿手足口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婴儿早期教育从何时开始进行好
孩子早期教育的十五个内容
职场妈妈育儿有八“忌”
法国妈妈的智慧育儿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