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别用物欲淹没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教:别用物欲淹没孩子

家教:别用物欲淹没孩子

2015-12-08

9月6日,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15岁儿子李天一无证驾车,并口出狂言、大打出手。李双江是位有美誉的艺术家,但他的儿子作出了一个令社会吃惊、叫父母蒙羞的举动。颇有勇气的李双江痛苦地承认:没教育好儿子。

针对这件事情,有人认为,李双江之子打人是家长的过错;更有人认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是世上最糟糕的教育。究竟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的家庭教育传统的国家,但是在今天,家庭教育却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一方面要承受各种培训班的沉重压力,另一方面在行为上却又毫无约束,甚至肆无忌惮;一方面望子成龙,一再施压,另一方面却有求必应,无限溺爱;再者,以为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就爱护孩子,实际上是用物欲淹没孩子究竟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现象: “富二代”自认高人一等

从李双江之子高喊 “谁敢打110”的嚣张态度,可以推想其接受的家庭教育——其父母很可能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传递给其有钱有权有势之感,以至于他有这么强烈的优越感。

这是我国“官二代”、“富二代”子女教育中的普遍问题。

有人认为这是 “富一代”、“官一代”的教育方法不对,但其实,这是价值观念的问题,当“官富一代”自身就认为自己有特权,确实高人一等,有办法搞定、摆平一切时,自然会在日常生活中,把这些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孩子久而久之,也就觉得自己有厉害的父母、厉害的家庭。而这种价值理念在欧美的富裕家庭、官员家庭是看不到多少的,因为他们的父母自身,就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权,进而给孩子的教育是,所有人是平等的,不能寄望于特权。而整个社会的氛围是,靠自己的勤奋劳动挣钱光荣,而炫耀家庭的财富,是会被看不起的。

再就是,对于家庭教育,国内的一些“成功人士”,总以很忙为理由,不与孩子交流、沟通,同时,以不断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来补偿孩子,结果是,亲子关系十分淡漠,孩子的物欲被不断刺激,骄娇二气横生,这无疑是失败的家庭教育。

熊丙奇:传统家教已经消亡

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对于孩子教育的首要目的都是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然后才是成材。然而,在今天,首要目标显然已经失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不再注重成人的培养?

一方面和传统教育的断裂有关,另一方面和当今社会道德训练的缺失有关。传统的家庭教育本身建立在传统家庭之上,从民国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家庭仍有遗存,传统家教也因此还有所保留。但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传统家庭逐渐消解,传统家教也随之消亡。到如今,现在带孩子的父母,根本就没有家教概念,不知道什么是家教,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现在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本身生长在一个反道德的环境中,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非善恶,如何教孩子明白是非,辨别善恶?尤其是精英阶层,一些精英阶层道德水准更差。同时当今社会存在逆向淘汰的环境,一些已经成为精英阶层的人,正是这种淘汰机制的受益者,他们又怎么会教育出有道德的孩子呢?

一些富豪精英,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只把孩子扔到物质享受中,以为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护,但实际上是用物欲淹没孩子。

周怀宗观点:首先教会孩子做个好人

中国的家庭教育可能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家庭教育,这和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体系有关,一味注重知识的累积,而不教孩子道德方面的东西。尤其是精英阶层,家庭教育更差,没有教养孩子的意识,只是用物欲淹没孩子。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最重视的是君子的养成。什么是君子?首先要有德行,其次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一般的官宦子弟,比较注重培养领导能力,而贫民子弟,更多的是培养孩子做一个本分的人。其实不管是精英还是大众,在传统社会中,培养孩子做一个好人,这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整个古代教育的基本目的。所以,那些看似繁文缛节的规矩、理论,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等级尊卑,其背后所代表的,是德行的培养、处理现实问题和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做人最基本的是:你可以不成材,但不能不成人,你可以对社会不做贡献,但不能危害它。

秋风:输出的终端产品是“态度”

家庭教育输出的终端产品,是“态度”。我女儿4岁时,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花篮。有一天她“哐当”一声把花篮摔了,花篮的一个角摔出了一个三角口子,她“哇”地哭了。我说:“我们试试,看看能不能让花篮比没摔破时更漂亮!”我们又是剪又是贴,她还用彩笔涂上颜色,最后,我们做出来一个非常漂亮的花篮。她和我说,“妈妈我懂了,哭是没用的。”

后来,家里每逢打坏什么东西,她都特别高兴,说:“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让它比没坏的时候更好看!”

当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修复成比它没坏的时候更好,我们的底线只能是不让它更坏。这是一种生命的修复能力。一个人一辈子会遇上什么事情,我们无法左右,但是修复生命的能力,却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

我们做父母,要培养孩子掌握自我修复的能力,要传递给孩子一种态度,让他们明白该怎样去面对挑战。

于丹:教育孩子是一门农艺

今天很多家长觉得教育孩子难,因为所处的世界发生了变化:人们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也变得越来越浮躁,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种变化了的世界,给很多人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有的家长用钱买教育,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学习班;有的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老是看到自家孩子的不足等。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教育对象。教育孩子实际上是一门农艺,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给幼苗施肥、浇水、除草等,不能揠苗助长。

孙双金:建议教育孩子先教育父母

整个教育体系,包括家庭教育,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基本的目的都应该是教会孩子做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好人,一个有德行的人,有是非善恶,有基本的价值观的人,知道自己的本分的人。做到这些并不难,我们有悠久的家教历史和典籍,《诗经》《论语》等这些经书,就是现成的教材,也是最好的教材。现在的问题是父母自己都没读过,如何教孩子去读?所以,首先要改变的是父母。

父母改变教育观之后,才会有正确家庭教育,教孩子多读经书,发展仁心。这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基本目标,其次才是各种能力,让孩子成为有用的人。这个顺序不能反了。尤其是精英的孩子,在当今社会,精英的孩子未来有更大的可能成为精英,所以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关系的不仅仅是孩子本身,因此要更加谨慎,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忽视对孩子德行的教育。

秋风:榜样为女儿放弃竞选州长

在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心中,妻儿重于一切。为了家庭,他2003年选择放弃继续竞选连任州长。他说:“这些年,我的女儿已经因为我这个州长身份,失去了太多本属于她童年的快乐,我再也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因自己的人生抱负而剥夺本属于她的快乐。担任州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对我来说,做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同样重要,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卸任州长后的骆家辉有空就抢着买牛奶、做饭、照顾孩子,晚上又惬意地摇晃着女儿入睡,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超级爸爸”。在骆家辉眼中,一个好父亲不仅是家庭的经济和精神支柱,更是孩子成长的人生楷模。

他的这种家庭教育,结果怎样呢?其来华赴任在机场的一幕,至今被传为美谈——儿子背着黑色大双肩背包,站在最前面,妻子李檬背着白色休闲的单肩包,牵着小女儿,站在中间。大女儿长发披肩,背着大号单肩包,与父亲并排站立。骆家辉则手提黑色公文包。就像普通家庭出游。这不仅对李双江,对我们每个父母,都是教育。

熊丙奇网观

网友“叹”:不管是你富二代还是星二代,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对孩子千万莫溺爱。

网友“咏远有多远”:子不教,父之过,李双江老来得子,肯定宠爱有加,因而孩子如今寻衅滋事,作出了令社会吃惊、叫父母蒙羞的举动,作为家长的李双江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应该是难逃责任的。 晨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与“家教:别用物欲淹没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教:别用物欲淹没孩子”还看
Pad会造成孩子学习障碍?
寒假要教会孩子这些事儿
家暴会改变娃的DNA家长请住手
宝宝多大幼儿园合适?教你BB更
全职妈妈如何避免教育孩子的失败
猜你喜欢
宝宝喂养要点:每日一定要补钙
科学早教具体步骤一览
早教市场火爆红火背后有隐忧
专家支招:孩子撒欢家长需反思
以武会友要不得!宝宝“爱”打人
宝宝该如何上厕所?
传统与美食的结合:七夕巧饼制作
拒绝小孩贴标签成才标准扼杀孩子
宝宝成才从小抓12个良好习惯盘
宝宝早教的三大优势盘点
关于孩子的错位教育问题详细解答
宝宝五大胎记鉴别汇总
宝宝抢跑24小时计划盘点
妈宝须知:儿童七夕的另类打开方
从生活小事抓习惯培养孩子自我管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宝宝独立性培养离不开好奇心
教好孩子非难题父母教育方法大盘
宝爸福利:超实用早教经验分享
导致宝宝哭闹不睡觉的原因盘点
吃香蕉不能解决宝宝便秘问题的原
七夕亲子活动:2017全新儿童
扼杀多动症隐患迅速制服“好动”
准爸爸备孕六个关键点须知
宝宝睡前故事推荐:七夕节的由来
婴儿到底能不能听到声音?
公立PK私立幼儿园家长该如何选
孩子生长痛相关注意事项一览
好爸爸必读:一个父亲胜过100
成功孩子背后的父母都有哪些共同
宝宝也看脸?新生儿育养常盘点识
小儿惊厥急救措施盘点
十二个早教误区宝妈知多少?
宝宝险失明专家建议偏方“清热”
正确选择补钙产品的注意事项
宝宝七夕涨姿势:名家爱情故事推
宝宝幼儿园挑选建议汇总
七夕睡前故事:建立孩子正确的情
面对精力过剩的宝宝妈妈的正确打
“不”与“不行”,妈妈该如何选
幼儿园的教育真谛知多少?
三个妙招让你避开营养谎言
七夕特别的礼物---彩绘爱心蛋
父母对孩子过度夸奖的危害及相关
我们谁想到过这样奖励孩子?
浅谈奥运会对儿童机会教育问题
早教误区别乱闯9成父母犯过这个
快速调节二胎子女关系的方法盘点
打消妈妈们的担忧宝宝三大睡眠问
如何来避免孩子的错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