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让BB听话又有主见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如何有效让BB听话又有主见

如何有效让BB听话又有主见

2015-12-08

一个“叛逆”的孩子一定是一个“饥饿”的孩子,他的很多期待——如被理解、被关注、被允许、被欣赏等——没有得到满足;一个“太听话”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压抑”的孩子,他认为不听话是危险的,只有听话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怎样培养听话又有主见的孩子问题通常从“教养的平衡”、“收放适度”或者“规则和自由”方面去探讨,但是很容易陷入“说起来很对,做起来很难”的窘境,因为那个所谓的“适度”、“平衡”很难确定。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理解或者方法来帮助我们呢?

想要宝宝成为怎样的人?到底要做怎样的父母?

这是两个相连相似但有本质不同的两个角度。按照前者的逻辑,“我们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仿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们能“要”出来的,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孩子有他先天的气质,有他自己的选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是我们无法把握的,而“做什么样的父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这就是两者的最大区别。当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我们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我们将体会到“能够把握”的美妙感觉。

比如想让孩子“听话”,我们的着力点就是做一个“我的话孩子愿意听”的父母。那么,接下来就是怎样才能达成“孩子愿意听我们的话”。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孩子自然就愿意听我们的话:

1.言出必践

不轻易许诺(如礼物或出游),许诺了就放在心里一定兑现,万一因特殊情况兑现不了,要真诚的道歉,就像对我们的朋友一样怀有歉意;

规则明确,允许就是允许,不许就是不许,比如和孩子商定逛商场只能买一个玩具,但是孩子决定买什么。那么,孩子买完一个还要再买,就要鲜明而坚定的拒绝(不必生气,只拒绝就好了)。同时,无论孩子想买的那个玩具性价比多么低、多么不适合孩子,我们都不能否决,要让他来决定(其实,孩子一定能从错误的选择中学习)。

2.确切地让感到我们为他着想

这个要点是孩子“感受到”才算数。很多父母用心良苦为孩子不惜代价,可是孩子却跟父母不亲,这是因为父母给孩子的是"父母想给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而且父母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也不愿去了解。孩子就想跟妈妈一起玩,妈妈认为花高价报班或者请家教是"爱",却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玩,认为这个不重要,这种情况孩子就是感受不到,感受不到"爱"又被强给,孩子内心压抑,就会反叛或者疏离。

教导孩子做或不做一些事,也可以让孩子感到是“为他着想”。比如不能玩电器插座,要让他感到是为他的安全,怎样感到呢,就是把危险展现给他看;比如 “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路”,这种话孩子就是不能感受到的,因为他太小对“将来”没有概念,所以能做的就是,让他感受到“成绩的成就感”和“学习本身的快乐”。

3.让孩子信服

我们自己说的自己相信而且能做到,我们的建议是必要的而且是有价值又可行的,孩子不能做到的、不知道的、不懂的,我们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教给他、帮到他,他就信服我们。反之,孩子就不信不服我们。比如我们教导孩子“要诚实”,其实“诚实≠实话实说”,别人请我们吃饭,我们不愿意去,会客气地说“今天没空,以后再约”,这就不是

“实话实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诚实。我们或许以为孩子太小不需要这么多,可是孩子很敏感很认真,这些都看在眼里,内心就冲突就怀疑。再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努力进取,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我们这句话就没有力量,因孩子相信他看到的远远多于相信他听到的。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感到我们说的话算数、有用,又为他着想,又不强加,孩子有什么理由不听我们的话呢?孩子其实很依赖、很看重父母的,他不听话,往往是我们的话不那么让人家爱听。如果父母的话人家孩子不爱听,父母又非要人家听,会是什么结果呢?看看身边那些亲子关系恶劣的家庭就知道了。

如何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

让孩子有主见也不难,只要我们的期望在成为“一个让孩子有主见的父母”。怎样成为“一个让孩子有主见的父母”呢?下面几点值得注意一下:

1.允许孩子做他自己

小孩子的世界和成年人的有很大的区别,大人常理解不了孩子为什么“边吃边玩”、为什么那么喜欢玩;小孩子也理解不了大人为什么那么忙,为什么陪自己的时间那么少,为什么自己喜欢的大人会不同意,他们经常会想:是自己不重要吗?是自己不够好吗?是自己不值得吗?(“重要”、“值得”这两个词小孩子可能不懂,但早早就有感受它的能力)

孩子很难理解大人的成人世界,但是大人可以通过学习、观察来理解孩子,如果看到这些客观上的不同,那么我们能不能就让孩子做那个两岁的需要大人操心和陪伴的孩子?

此外,尽管孩子是我们生下的,有遗传在孩子身上,但孩子还是有很多很多不同于我们的地方,包括他的性格、喜好、习惯等,我们允许孩子按照他的需要和兴趣来做他自己吗?如果孩子的兴趣和我们大相径庭,我们能够放下我们对孩子的期待而去为他的兴趣买单吗?如果孩子的性格不是我们欣赏的,我们能够尊重这就是他的性格么?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会越来越有自己的见解,而因为亲子之间在成长背景、成长经历、价值归属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孩子的见解很可能和我们不同。我们如何对待这些不同呢?如果孩子不同的见解不被允许,孩子的“主见性”从何而来呢?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孩子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和孩子就能互相接纳;如果我们能够欣赏孩子的不同,我们和孩子就能互相滋养。互相接纳,亲子关系就是融洽的,互相滋养,亲子关系就更亲近而另人感激。

2.相信孩子能够做好自己

人是天生喜欢自由自主的,而依赖是后天完全能够“培养”出来的。怎样能成功的“培养”依赖的孩子呢?大部分父母都有自己的诀窍。而其中最大的要领是“不放心”,“不放心”的背后是“不相信”。只要这个要领把握得好,培养“依赖的孩子”,指日可待。

怎么叫“不放心”呢?请看:

a “孩子,多吃点,不然等下会饿的”

b “今天冷,多穿点,不然要感冒的”

c “你还不会呢,我来吧”

d “这样不行,你得”

e “学习不管不行,不管他就知道玩”

请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难道孩子连吃饱穿暖也不懂么?饿一次就知道吃了,冻一次就知道穿了,问题就在于父母而不是孩子经不起那一次饿或者一次冻。

孩子不会正需要学呀,有谁天生会呢?这样不行,他要做过才知道呀,如果什么错误都不犯,从何学习和成长呢?通过尝试来知道行或者不行,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呀!

对于学习来讲,最主要两个动力就是自主性——“他在学”、成就感——“他能学”,父母每多督促一次,孩子就少督促自己一次,自主性就被破坏一次。我的建议是父母一开始就这样告诉孩子:这是你的事情,你需要自己决定和负责,你任何困难我都愿意帮助你,但由你来决定要不要我帮。父母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 “孩子对自己有要求”,唯一帮助就是“孩子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知道怎样能做到以及怎样获得帮助”。

我们能不能相信:

a 孩子能够胜任那个年龄要求他做的事

b 孩子不会,可以学会。学习常常通过犯错或者失败来进行,学习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c 孩子天生就有自主的愿望和能力

d 孩子天生就是向上的、向善的

如果父母能真的相信这些,根据孩子的自主要求给予必要的支持、建议和帮助,而不是把支持、建议、帮助根据父母的理解强加给孩子,我不相信世界上真有“依赖”的孩子。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的着力点在“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听话”和“有主见”就不是不能兼得的鱼和熊掌,而会是硬币的正反面,两者本是一体,并不冲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如何有效让BB听话又有主见”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如何有效让BB听话又有主见”还看
0-1岁宝宝手部动作发展参照表
别让教育埋没了宝宝天赋
幼儿园学会这些影响孩子一生的幸
请远离这8件伤害孩子心灵的小事
4招帮孩子戒掉手机瘾
猜你喜欢
宝宝识字的重要时期
如何为宝宝选择阅读启蒙书
给宝宝点“颜色”瞧瞧
帮新生儿做快乐体操
怎样帮助孩子学会认识新的东西
幼儿左右脑须平衡开发
抓握练习能让宝宝更聪明
好故事不妨给宝宝读三遍
孩子这些天才特质易被忽略
“三好”宝宝培养的6步曲
警惕:教得越多可能越糟
早期教育应掌握十五个方面
让孩子冰雪聪明的小秘诀
给孩子读书才是最佳教育方法
“早期教育”勿入旁门左道
随手涂鸦可激发幼儿潜能
警惕:填鸭式教育不可取
智力真的可以开发么?
食物也能变身早教玩具
BB也好色,色彩让BB更灵活
如何充分开拓孩子的脑部潜能?
适合1-2岁宝宝的居家游戏
这几样玩具,BB越玩越聪明
“四部曲”可提升宝宝语言能力
培养聪明孩子不可错过的5方面
音乐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
对新生儿进行感官刺激
幼儿右脑是否需要特别开发
宝宝爱涂鸦父母先别着急
五游戏让宝宝左右脑齐开发
新生儿的三大早教锲机
六种双手游戏能让宝宝更聪明
启发音乐智能,培养高EQ宝贝
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呢?
如何开启儿童智慧之门?
12星座宝宝早教方法各不同
早教专家:4点造就全能Baby
早教,爸爸影响大于妈妈
语言能力,以语言吸收为主
应对涂鸦期宝宝父母需注意啥?
每天给你的宝宝按摩20分钟
提升宝宝智力水平游戏
脑开发的三误区容易毁孩子
为孩子开发绘画的沃土
千万别浪费孩子最初的6个月
怎样激发宝宝的语言潜能
幼儿不要过早学习课本知识
如何对孩子进行智力启蒙?
孩子说话早晚与创造力无关
“中国式”早教到底有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