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

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

2015-12-08

最近去了一所偏远小学,看到了“没有不可教的孩子”这句话的实证。

这个孩子从小跟着外婆在山里长大,除了大自然没有什么别的外在刺激,进了小学连“不然”“反正”等比较书面一点的用语都听不懂,不会数数,更不会写“l、2、3、4”。最糟糕的是坐不住,老师说要他坐下只有用绳子绑着才有可能,但是即使绑着,一不留神他连椅子也一起搬起来跑到操场去了。因此,这个孩子被贴上“多动、注意力缺失、智障”的标签,送到资源班(在台湾,资源班主要是为那些跟不上普通班学习的学生而设立的特殊教育班)去了。

他每天都来上学,因为实在无法让他静坐下来,老师们都放弃了他。后来换了一个新校长,校长发现这孩子的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很伶俐,动作很快,怀疑他不是智障而是文化刺激不利的弱势孩子,就开始教育他。每天早上把他叫到校长室来,替他洗手洗脸后,就把他抱在腿上读书给他听,读完一本书就可以吃3块饼干,如果读书时不扭动,饼干加倍。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安静地坐在校长腿上念书,一天念一点,时间慢慢拉长,他就坐得住了。

校长用这个方式逐渐把孩子带进书的世界,孩子的词汇丰富了,上课也听得懂了,开始不像以前那样好动了。校长又想办法弥补他文化知识的不足,带他去台北坐地铁、搭公交车,告诉他车有火车、汽车、大卡车等等;带他去动物园,让他看到动物有狮子、老虎、大象,不是只有山里那些猴子。她用鼓励的方法让这个孩子喜欢上了学习,现在这个孩子五年级了,已经回归到主流班,各方面功课都不逊色于其他同学。

天下事,只要用心,腐朽可以化为神奇。

许多学校都在学期结束后,立刻办研习会或工作坊,请老师把这一年的教学心得作个总结,在检讨中求进步。在这些教学检讨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便是“班上多动儿增多了”。

这是很奇怪的事,以前没有这么多患多动症的孩子,为什么现在每个班都有一两个,最多居然可以到4个呢?

真正的注意力缺失和多动是大脑里神经传导物质的不足,它有生理上的关系,只是极少数人才会发生,不会突然增加很多。这表示有一部分疑似多动的孩子,其实是假性的注意力缺失和假性多动。

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假性多动的孩子都有一项特性——不喜欢阅读,绝大多数是电视迷。

阅读的好处是,它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阅读是主动地接受信息,操之在己;看电视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操之在人。如果比较看书或原著改编成的电影,看书得到的信息更多,而且看书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电影则是被动接受导演的想象力,它会锁住孩子本身自发的想象力。

把孩子抱在身上,在他坐得很舒服时,先念短短几分钟的故事书给他听,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训练他专注于书本的能力,然后逐渐拉长时间,从5分钟到10分钟,再到15分钟,最后到30分钟。当孩子可以安静地坐在身上听故事30分钟,不会爬上爬下吵闹时,你就可以放心他不是多动或注意力缺失了,只是过去没有培养出他的专注力而已。

我们的幼儿园和学校都太闹太吵了。现在越来越多幼儿园的孩子声音沙哑,声带坏了,失去了童声的甜美。孩子游戏时跑跳喊叫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喊到声音沙哑就要干预了。噪音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伤害。这个迹象,和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得到良好教育有关,这种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变成了老师的头痛人物。因为课堂需要维持纪律,不可随意站起来走动或大声说话;而这些孩子总是给老师找麻烦,就被贴上多动或注意力缺失的标签。这对孩子是一辈子的伤害。

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就如同我们是他们的礼物一般。请尽量陪伴孩子游戏、阅读。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不但专注力高,更能透过书本学到是非、纪律、礼貌及跟人相处的道理,长大了将是一个有内涵、不肤浅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与“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还看
“牛”娃从0岁开始培养
怎样让孩子和宠物安全相处?
十个珍贵的教育箴言
盘点爸爸哄宝宝的10个妙招
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猜你喜欢
外国父母培养领袖儿童的秘诀
蒙特梭利和公文教育哪个适合你的
别让家庭氛围毁了孩子
华人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懂”和“不懂”的区别(下)
职场妈妈育儿实用小窍门
5个育儿“伪真理”(下)
理想的早教班是什么样的?
男孩调皮不爱学习怎么办?
欧美家教的四大法宝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宝宝永远没有错
家长要接受孩子说不(下)
林怡:我所推崇的早教理念
职场妈妈育儿小窍门
警惕对孩子的“情绪暴力”
儿童偶像前十名除雷锋都是明星
5个育儿“伪真理”(上)
美国宝宝的自信教育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解读宝宝的面部表情
父母千万不要这样夸奖孩子
分享比尔盖茨的教育新观念
玩耍,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这些不是1岁宝宝的坏习惯
一个国际家庭的早教经
从金宝贝早教看中西方育儿观念的
向比尔盖茨学习“坏孩子思维”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应答者
专家谈:孩子做恶梦的成因及安抚
谨防早期家庭教育误区
啃老族和不当育儿方式有关
“懂”和“不懂”的区别(上)
聪明宝贝再造智力最佳阶段
让你的宝贝舒适又开心
如何发现和培养宝宝的才艺
婴儿期补充足量DHA,宝宝智力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下)
别让被动成长毁了孩子主动性
外国家长注重言传身教(下)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六:合群
让孩子学会欣赏别人
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二:模仿
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上)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科学”
职场妈妈的育儿小窍门!
“80后”妈妈育儿方式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