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

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

2015-12-08

最近去了一所偏远小学,看到了“没有不可教的孩子”这句话的实证。

这个孩子从小跟着外婆在山里长大,除了大自然没有什么别的外在刺激,进了小学连“不然”“反正”等比较书面一点的用语都听不懂,不会数数,更不会写“l、2、3、4”。最糟糕的是坐不住,老师说要他坐下只有用绳子绑着才有可能,但是即使绑着,一不留神他连椅子也一起搬起来跑到操场去了。因此,这个孩子被贴上“多动、注意力缺失、智障”的标签,送到资源班(在台湾,资源班主要是为那些跟不上普通班学习的学生而设立的特殊教育班)去了。

他每天都来上学,因为实在无法让他静坐下来,老师们都放弃了他。后来换了一个新校长,校长发现这孩子的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很伶俐,动作很快,怀疑他不是智障而是文化刺激不利的弱势孩子,就开始教育他。每天早上把他叫到校长室来,替他洗手洗脸后,就把他抱在腿上读书给他听,读完一本书就可以吃3块饼干,如果读书时不扭动,饼干加倍。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安静地坐在校长腿上念书,一天念一点,时间慢慢拉长,他就坐得住了。

校长用这个方式逐渐把孩子带进书的世界,孩子的词汇丰富了,上课也听得懂了,开始不像以前那样好动了。校长又想办法弥补他文化知识的不足,带他去台北坐地铁、搭公交车,告诉他车有火车、汽车、大卡车等等;带他去动物园,让他看到动物有狮子、老虎、大象,不是只有山里那些猴子。她用鼓励的方法让这个孩子喜欢上了学习,现在这个孩子五年级了,已经回归到主流班,各方面功课都不逊色于其他同学。

天下事,只要用心,腐朽可以化为神奇。

许多学校都在学期结束后,立刻办研习会或工作坊,请老师把这一年的教学心得作个总结,在检讨中求进步。在这些教学检讨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便是“班上多动儿增多了”。

这是很奇怪的事,以前没有这么多患多动症的孩子,为什么现在每个班都有一两个,最多居然可以到4个呢?

真正的注意力缺失和多动是大脑里神经传导物质的不足,它有生理上的关系,只是极少数人才会发生,不会突然增加很多。这表示有一部分疑似多动的孩子,其实是假性的注意力缺失和假性多动。

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假性多动的孩子都有一项特性——不喜欢阅读,绝大多数是电视迷。

阅读的好处是,它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阅读是主动地接受信息,操之在己;看电视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操之在人。如果比较看书或原著改编成的电影,看书得到的信息更多,而且看书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电影则是被动接受导演的想象力,它会锁住孩子本身自发的想象力。

把孩子抱在身上,在他坐得很舒服时,先念短短几分钟的故事书给他听,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训练他专注于书本的能力,然后逐渐拉长时间,从5分钟到10分钟,再到15分钟,最后到30分钟。当孩子可以安静地坐在身上听故事30分钟,不会爬上爬下吵闹时,你就可以放心他不是多动或注意力缺失了,只是过去没有培养出他的专注力而已。

我们的幼儿园和学校都太闹太吵了。现在越来越多幼儿园的孩子声音沙哑,声带坏了,失去了童声的甜美。孩子游戏时跑跳喊叫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喊到声音沙哑就要干预了。噪音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伤害。这个迹象,和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得到良好教育有关,这种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变成了老师的头痛人物。因为课堂需要维持纪律,不可随意站起来走动或大声说话;而这些孩子总是给老师找麻烦,就被贴上多动或注意力缺失的标签。这对孩子是一辈子的伤害。

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就如同我们是他们的礼物一般。请尽量陪伴孩子游戏、阅读。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不但专注力高,更能透过书本学到是非、纪律、礼貌及跟人相处的道理,长大了将是一个有内涵、不肤浅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与“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还看
准备清单:美国妈妈入园倒计时
教育孩子,家长要少说6句话!
妈妈,教师节快乐!
宝妈,你学会批评孩子了吗?
这样做!让幼儿园老师爱上你家宝
猜你喜欢
宝宝美感如何培养
4岁宝宝玩“洞房”性游戏有害吗
大自然是宝宝最好的玩具箱
如何培养宝宝学舞蹈的兴趣
俄罗斯的育婴传统:按摩和穿皮靴
瑞士:欺负人也是一种优势?
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育有奇效
好的早期教育需要“接地气”
别让大人态度决定孩子的画
孩子的美术天赋父母如何挖掘
给孩子用用“计时隔离”
怎样让宝宝快速识别色彩
宝宝为何变身“收藏控”?
学画画促发孩子想象力
让食物变成孩子有趣的早教玩具
正确利用网络让孩子接受正面教育
小动物——宝宝的最佳“萌友”
想生二胎绕不开的“经济账”
美国放养式育儿让孩子不怕“大灰
陪3-6岁宝宝玩什么游戏
如何正确选择孩子音乐家教
学才艺,该不该逼宝宝坚持
盘点:50个亲子互动的绝佳小点
警惕!毁掉你女儿未来的7种教育
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十妙招
五个方法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这几样玩具BB越玩越聪明
如何运用教育手法培养兴趣
芬兰教育为什么敢称全球第一
亲子游戏:小小服务生
培育宝宝艺术能力的五个措施
巧用心思让宝宝拥有“最强大脑”
春节长假,如何和你的孩子互动?
如何选择合适的早教产品?
让孩子享受快乐足球
活玩具死玩具你给孩子什么玩具?
宝宝玩水的注意事项
幼儿教育:中国式“权威”VS西
绘画敏感期快乐轻松过
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
警惕!“饭桌教育”弊大于利
当“丁克”反悔,“白丁”兴起
西方:个人理财从3岁开始
和爸爸一起创造阳光的孩子
教养·学习:让孩子为了自己而努
为孩子开垦一片绘画的沃土
42个方法全面提升宝宝各类智能
宝宝1岁前不可错过的50早教法
孩子唱歌跑调应当怎么办
让宝宝用小拼图拼出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