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

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

2015-12-08

最近去了一所偏远小学,看到了“没有不可教的孩子”这句话的实证。

这个孩子从小跟着外婆在山里长大,除了大自然没有什么别的外在刺激,进了小学连“不然”“反正”等比较书面一点的用语都听不懂,不会数数,更不会写“l、2、3、4”。最糟糕的是坐不住,老师说要他坐下只有用绳子绑着才有可能,但是即使绑着,一不留神他连椅子也一起搬起来跑到操场去了。因此,这个孩子被贴上“多动、注意力缺失、智障”的标签,送到资源班(在台湾,资源班主要是为那些跟不上普通班学习的学生而设立的特殊教育班)去了。

他每天都来上学,因为实在无法让他静坐下来,老师们都放弃了他。后来换了一个新校长,校长发现这孩子的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很伶俐,动作很快,怀疑他不是智障而是文化刺激不利的弱势孩子,就开始教育他。每天早上把他叫到校长室来,替他洗手洗脸后,就把他抱在腿上读书给他听,读完一本书就可以吃3块饼干,如果读书时不扭动,饼干加倍。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安静地坐在校长腿上念书,一天念一点,时间慢慢拉长,他就坐得住了。

校长用这个方式逐渐把孩子带进书的世界,孩子的词汇丰富了,上课也听得懂了,开始不像以前那样好动了。校长又想办法弥补他文化知识的不足,带他去台北坐地铁、搭公交车,告诉他车有火车、汽车、大卡车等等;带他去动物园,让他看到动物有狮子、老虎、大象,不是只有山里那些猴子。她用鼓励的方法让这个孩子喜欢上了学习,现在这个孩子五年级了,已经回归到主流班,各方面功课都不逊色于其他同学。

天下事,只要用心,腐朽可以化为神奇。

许多学校都在学期结束后,立刻办研习会或工作坊,请老师把这一年的教学心得作个总结,在检讨中求进步。在这些教学检讨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便是“班上多动儿增多了”。

这是很奇怪的事,以前没有这么多患多动症的孩子,为什么现在每个班都有一两个,最多居然可以到4个呢?

真正的注意力缺失和多动是大脑里神经传导物质的不足,它有生理上的关系,只是极少数人才会发生,不会突然增加很多。这表示有一部分疑似多动的孩子,其实是假性的注意力缺失和假性多动。

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假性多动的孩子都有一项特性——不喜欢阅读,绝大多数是电视迷。

阅读的好处是,它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阅读是主动地接受信息,操之在己;看电视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操之在人。如果比较看书或原著改编成的电影,看书得到的信息更多,而且看书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电影则是被动接受导演的想象力,它会锁住孩子本身自发的想象力。

把孩子抱在身上,在他坐得很舒服时,先念短短几分钟的故事书给他听,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训练他专注于书本的能力,然后逐渐拉长时间,从5分钟到10分钟,再到15分钟,最后到30分钟。当孩子可以安静地坐在身上听故事30分钟,不会爬上爬下吵闹时,你就可以放心他不是多动或注意力缺失了,只是过去没有培养出他的专注力而已。

我们的幼儿园和学校都太闹太吵了。现在越来越多幼儿园的孩子声音沙哑,声带坏了,失去了童声的甜美。孩子游戏时跑跳喊叫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喊到声音沙哑就要干预了。噪音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伤害。这个迹象,和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得到良好教育有关,这种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变成了老师的头痛人物。因为课堂需要维持纪律,不可随意站起来走动或大声说话;而这些孩子总是给老师找麻烦,就被贴上多动或注意力缺失的标签。这对孩子是一辈子的伤害。

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就如同我们是他们的礼物一般。请尽量陪伴孩子游戏、阅读。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不但专注力高,更能透过书本学到是非、纪律、礼貌及跟人相处的道理,长大了将是一个有内涵、不肤浅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与“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阅读可防治孩子“多动症””还看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习惯
小孩说话大人不要插嘴
生活点滴培养孩子情商
怎样惩罚孩子才合适?
别和逆反期的孩子较劲
猜你喜欢
除了分数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长教子法宝:暂时冷落
专家:爸爸的育儿经
让孩子学会“浪费时间”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要点是
性格培养,给BB天性的自由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父母注意:一句话会让孩子变笨蛋
这些年,我们相信过的“育儿真理
哪8种做法会让孩子成绩差?
亲子教育易忽略的七方面
全职奶爸更易培养出天才宝宝
应该被“Pass”的八大幼儿教
中国"独二代"应该如何教育
犹太人独特的育儿方程式
怎样帮助孩子面对恐惧
影响孩子一生的15个细节
生活处处有教育
十句话帮助孩子自信满满
不利于宝宝成长的12大早教误区
父母必知:要给女孩上自我保护课
炸弹妈妈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塑造
男孩子的缺点大多源自父亲
受过胎教的宝宝会更加聪明
英文成学前儿童必修课?
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
幼儿学英语的意义是什么呢
透视新生儿5种有趣“潜力”
新妈妈必学如何与宝宝玩耍
宝宝听力发育特点妈妈们知道多少
婴儿在子宫里就开始学说话了
早教五个方面,父母投入越早越好
让宝宝独睡父母容易犯3种错误
爸妈莫急这些事宝宝不用太早会
1到3岁的孩子如何成长
绘本阅读四个误区爸妈要避开
老外眼中不合理的中国式早教
如果爱怎样爱
如何打造出女孩的公主气质
孩子6岁前不宜学写字
儿童的意志力如何形成?
小心早教变成“心理虐待”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谈童年成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专家呼吁:树立科学早教观
孩子的儿语你能听懂吗?
家庭早教究竟该如何开展?
中国式育儿的十大致命伤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