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培养好性格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延迟满足”培养好性格

“延迟满足”培养好性格

2015-12-08

宝宝年龄小,可不是他要什么就必须得到什么的理由。

我们往往一听到宝宝哭,自己心里就先发慌,习惯于将孩子的哭声当成命令,如果成人不那么冲动,孩子也会慢慢学得平和起来,把有期限的等待看成是自然而然;并且,因了心中的向往和期盼,迟到的收获更能令孩子欣喜若狂。

身为大学教育系学前专业的教师,梅舒深谙对女儿梦梦的要求,她呼应起来总是慢半拍,即便是在梦梦两三个月大的时候,女儿的哭声也不会让她立刻冲到小床前,而是巧妙地先在房间里弄出点动静,示意妈妈就在不远处,一分钟后再到女儿跟前;稍大一点,女儿去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碰了“钉子”,梅舒也特别沉得住气地等她哭完再讲道理;至于梦梦在外面要买玩具和吃的东西,梅舒多半不拒绝也不立即答应,而是顺势提出一些条件,少则一会儿、多则几天后实现愿望。因为有了期待,梦梦实现了愿望后会表现出异常地奋。

如今,四岁的梦梦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有耐心。一天,幼儿园老师发给小朋友每人一个卡通形状的棒棒糖,样子可爱极了。孩子们拿在马上就想吃。这时老师对孩子们说:“谁能等到老师回来再吃,就奖给他一张天线宝宝小贴片。如果提前吃了,就得不到了”尽管嘴里说着“我也要天线宝宝”,但老师一离开,一些孩子就忍不住了;等到老师回来,只有包括梦梦在内的三个孩子的棒棒糖原封未动。当然也只有这三个孩子拿到了小贴片。

爱心“毒药”

现在的孩子不缺吃的、不少玩的,可见到自己没有的或想要的东西就得立刻拿到手、吃到嘴,脾气一个比一个急,想法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往外冒;而人们日渐鼓起来的腰包,快节奏的、近似快餐式的生活方式加速了成人的性子,也唆使他们无条件地满足家中唯一宝贝的愿望。然而,面对父母的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 :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孩子欲望的沟壑似乎越来越深、越来越宽,父母的爱和关注把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

任性在一个个满足中滋养

就像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对已为父母的人说的那样:“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其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使你迟早有一天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这个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父母的爱心,造就了孩子的任性。如此,孩子一旦离开了家庭的圈子,受打击、遭挫折就成了家常便饭,他们事事都不顺心,觉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们过不去,对孩子的身心会产生不良影响,他们又不能主动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总是与周围的人和事处于一种对峙状态,时间长了,就很可能酿成心理疾病,如忧郁、偏执、狂躁等。

延迟满足培养好性格

表面看来,让孩子晚一天吃到他想要的蛋糕、想喝的果汁;迟一个星期得到他渴望的玩具熊或电动小火车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却和孩子性格养成的大事直接挂钩。

习惯了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为自己的要求被拒绝或暂时被拒绝而“大动干戈”,将来也能抵挡得住眼前小利的诱惑,权衡怎样做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

前面例子中的梦梦就是会掂量轻重的孩子,她凭自己一会儿的等待,多得到一张小贴片,而这种品质如果能延续到上学或工作以后,其等待的耐心就可以使她获得更多的“财富”。

拖延从一分钟开始

第一,“等待”必修课0岁开

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听到宝宝哭时自己先沉住气,趁势和他说说话,告诉孩子你正在做什么,等一分钟妈妈就会过来陪他,宝宝能从妈妈熟悉的声音中得到安慰、消除内心的恐惧;如果这时孩子仍旧哭,索性就让他哭上一两分钟,这有助于打磨他的耐心。适度的哭还能增加肺活量,对孩子的健康很有好处。等你把自己手里的事告一段落再看看他是饿了、尿了,还是想让大人抱了。如此操练一段时间,宝宝对“延迟呼应”的态度就会从“愤怒”变为平和了。到孩子10个月左右能稍稍听懂一点话时,他有一些要求,比如想要一件玩具或是什么吃的,父母可以迟一会儿给他,或对他说那样东西烫,等凉了再吃。

也许父母会问:宝宝最初的反应比较激烈怎么办?

其实,这是小宝宝和父母进行心理较量的必经阶段,他巴不得用哭声将你三步并作两步地吸引到自己跟前;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终将也能扛得住,并接受等待。

第二,点滴琐事当帮手

生活小事铸就孩子的高素质,使之在平素的日积月累中慢慢懂得还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学会善解人意、习惯于等待。比如,孩子要求和妈妈一起拼图,此时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我有个重要电话要打,等打完电话再跟你玩好不好?”如果孩子不肯,你可先肯定孩子: “要是把重要的事耽误了,妈妈会着急的,你是懂事的宝宝,你愿意让妈妈着急吗?”“不愿意。” “那你就等妈妈一会儿,好吗?”孩子一般会答应的。而如果四岁的孩子将玩具散落一地提出到外面玩,你可以答应他的请求,但前提是让他把玩具放回原处。

面对诱惑控制自己,也是孩子必须掌握的本领之一。看到冰箱里的冰淇淋,孩子嚷嚷着要吃,但此时他正咳嗽、嗓子疼。父母可给孩子解释:“你现在正病着,吃了嗓子就说不出话来了,等过几天好了给你吃。”“我就吃一点点。” “吃一点你的嗓子也会比现在厉害,还得吃更多的药,等好了,可以给你吃一个蛋筒。”孩子会权衡利弊,选择吃一个蛋筒。

第三,当忍则忍

能不能够忍耐和长时间地等待,是孩子自制力强与弱的一种表现,因为生活中并非事事都遂人愿。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可从2岁以后开始。比如,孩子要把小朋友的娃娃拿回家,在他的意识里,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别人的东西还是自己的。这时,父母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娃娃是小妹妹的,如果拿走,她会伤心的;买一个相同的娃娃,不是立刻能做到的。让孩子明白,别人有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要有,要克制自己的占有欲。

借助给孩子设立压力情境的方法,锻炼孩子的忍耐力。例如,孩子在商店要买价格昂贵的电动车,而你的支出计划又没有这笔消费,你可以跟他商量,我们可以买一个便宜的你喜欢的小玩具,如果你帮妈妈节省生活费,妈妈会很感谢你,因为你特别理解妈妈。通过为孩子设立这些压力情境,孩子心中有了矛盾,开始主动调节自己的需求达不到满足时的情绪,达到心态平和。

让孩子习惯并平静地接受延迟满足,离不开表扬和奖励,因为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时非常痛苦,当年幼的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求“刷新”了自己以往的纪录,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小奖励,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是值得的,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支撑。

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从易控制的事做起。在长达十多年的观念传递之后,孩子就会把它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和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与““延迟满足”培养好性格”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延迟满足”培养好性格”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做好六件事改善宝宝害羞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发展儿童同情心
六招帮增强孩子自信心
美国人是怎么带孩子的?
常挨打的孩子易心理变异
培养自控能力,不同年龄宝宝区别
揭秘:宝宝爱打人的3大根源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怕什么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宝宝比较内向该怎么办?
潘多拉效应的早教启示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缺乏耐性孩子的特征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训练宝宝好奇心的N种方法
婴儿生来就会"吃醋"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给孩子添点耐性
告诉你孩子的七个底线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
孩子不快乐,你能读懂吗?
宝宝成长过程中真正的快乐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自我和自尊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依恋行为有利孩子心理健康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孩子还小”的观念让孩子永远长
夸奖是提升孩子自信的良言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母爱可改变婴儿的性格和心理
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你读懂了吗
哪些声音给会给婴儿安全感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让爱从小充满孩子的心灵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认识宝宝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