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

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

2015-12-07

现在的男孩子越来越奶油了,扭扭捏捏,甚至行为举止都有女性化的倾向,活脱脱一个“贾宝玉”。这些颠覆传统男子汉的形象对一个男孩来说,这可不是件好事。为此,徐峰老师专门就性别教育进行了研究,并发文呼吁:拯救男孩!

现状调查——

男孩女性化现象日益普遍

徐峰老师在研究时发现,男孩子女性化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中越来越普遍,比例在逐年增大。

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特别是祖辈全方面的呵护,在这样的环境下,男孩容易养成文弱、多愁善感等不像男子汉的习气。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教育和考核标准有缺陷,多数幼儿园和中小学要求孩子循规蹈矩,把女生乖乖的遵守纪律的行为视为榜样,并以此为标准来要求男生,这是对孩子性别认识的一个误导。另外,目前,中小学女教师比例过高也是造成男生女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在小学中尤其明显。

现象解读——

性别弄不清,后果很严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周振基指出,性角色错位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诊治,最后有可能发展为同性恋。这样的男孩,长大了也不能承担“风雨一肩挑”的男人的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英语中,有“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之分,分别表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特定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它是后天文化习俗影响的结果。它不是恒定的,而是变化的。

出谋划策——

让“贾宝玉”坚强起来

根据调查结果,徐峰认为,要给学生送上“明性片”,开展小学生的性别健康教育,这应该是个整体工程,必须注意调动整合各种教育要素,形成良好的统一的教育氛围,才能奏效。

A.家长可以这么做

1.给予承认和赞赏。家长首先要在口头上明确告诉孩子:你是男孩,或者你是女孩,也可以借一起洗澡的机会,告诉孩子关于性别的知识。

2.树立榜样引导。父母是孩子在性别角色方面的指导者和模仿对象,所以一定要注意自身行为的影响。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不同年龄段的同性榜样,鼓励孩子比较自己和“榜样”的差距,确定努力方向。孩子和异性朋友的交往,既不能完全排斥,也不可以让孩子和异性过分亲近。

3.适当奖励和惩罚。孩子做了与自己的性别角色相符的事,家长应该给予奖励;对孩子不当的性别角色行为,家长要反应冷淡,让他感到自己的表现有误。

对已经有性别认同混淆或行为偏差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注意态度,不能简单地训斥,使孩子产生紧张甚至是犯罪感。家长要多抽出时间,帮助孩子矫正这种不适宜的行为,甚至要做出示范行为引导孩子矫偏,循循善诱对孩子进行引导。

B.学校可以这么做

1.创设有利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其主要形式是组织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和探究某些心理状态,以此来改变性别态度和认知观念。培养男生的特长和爱好,使他们的性别角色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强化。

2.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性别教育。如把“勇敢”、“学会负责”等内容和思想品德课有关内容结合起来。又如通过音乐学科的唱歌教学,区分男女同学的音乐表演的动作,让男生在音乐表现方面有小男子汉的气质。

3.关注教师的自身心理健康。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用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师参加广泛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将性别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教育男孩的几点建议”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一个国际家庭的早教经
“懂”和“不懂”的区别(下)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下)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应答者
谨防“挫折教育”步入误区
“丢女教育”不可取
怎样解决宝宝认生的问题
谨防早期家庭教育误区
“80后”妈妈育儿方式大不同
专家谈:孩子做恶梦的成因及安抚
溺爱会让孩子变得无情
别急着帮助孩子
宝宝永远没有错
“懂”和“不懂”的区别(上)
荷兰夫妇育儿经
蒙特梭利和公文教育哪个适合你的
外国父母培养领袖儿童的秘诀
让你的宝贝舒适又开心
林怡:我所推崇的早教理念
这些不是1岁宝宝的坏习惯
请给宝宝一种简单的生活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六:合群
加拿大的早教体验之旅
美国宝宝的自信教育
走出“不打不成才”的教育误区
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5个育儿“伪真理”(上)
家长要接受孩子说不(下)
外国家长注重言传身教(下)
早教到底要多早
啃老族和不当育儿方式有关
5个育儿“伪真理”(下)
教育孩子是门“艺术科学”
欧美家教的四大法宝
分享比尔盖茨的教育新观念
华人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家长必看!“爱”可能毁了孩子的
职场妈妈的育儿小窍门!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上)
男孩调皮不爱学习怎么办?
婴儿早期教育专家有妙招
警惕对孩子的“情绪暴力”
玩耍,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二:模仿
向比尔盖茨学习“坏孩子思维”
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别让家庭氛围毁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