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偷钱”爸爸怎么办?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偷钱”爸爸怎么办?

宝宝“偷钱”爸爸怎么办?

2015-12-07

爸爸在家中往往扮演行为裁判和知识权威的角色,所以许多自以为聪明的爸爸,会对孩子的一切行为明察秋毫,对孩子的一切问题有问必答,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而不懂装懂。而真正聪明的爸爸其实有的时候是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很“糊涂”的爸爸,他们会对一些“过分”行为视而不见,会对知道的东西假装不懂

一、宝宝学坏了

爸爸在家中往往扮演行为裁判和知识权威的角色,所以许多自以为聪明的爸爸,会对孩子的一切行为明察秋毫,对孩子的一切问题有问必答,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而不懂装懂。而真正聪明的爸爸其实有的时候是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很“糊涂”的爸爸,他们会对一些“过分”行为视而不见,会对知道的东西假装不懂

1 宝宝学坏了

情景:

3岁的乐乐一向很听父母的话,也从来没有做不诚实的事情,可是有一天爸爸却发现他“偷”了爸爸的钱去买糖吃。一向好脾气的爸爸勃然大怒:“这孩子怎么染上了这个坏毛病?!”“怎么这么小就学着偷东西了?是跟谁学的?!”乐乐还没来得及解释就被暴怒的爸爸给痛斥了一顿,委屈得哇哇大哭。后来爸爸平息下来,问乐乐到底是怎么回事。乐乐委屈地说:“我跟你学的呀!”

这样做的结果是:

孩子的自尊心被伤害,他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就被贴上了道德标签。“小偷”,是一个足够让孩子产生耻辱感的标签,这个暴怒之下脱口而出的称谓,会影响他一辈子的心理状态,使孩子在成人后依然缺乏自尊心,并会对类似的事情备加敏感。

行为分析:

其实,这不是在偷,3岁的乐乐还没有偷窃的概念,他只是观察爸爸从哪儿拿钱,然后他就去模仿。他还不能理解为什么“爸爸拿钱是好的,而我自己拿钱是坏的”。

你该怎么做:

这种时候,爸爸应该装糊涂,装没看见,不要大惊小怪的,更不要给孩子贴上道德标签。关键是,以后注意不在孩子面前做孩子不能模仿的事情。

母子健康爱心提示

关于模仿

3岁前的小孩子还不能分辨是非,而只能通过模仿进行学习,所以,大人要给他值得模仿的东西,比如说健康的生活方式、整洁的习惯、温柔体贴的举止、言行一致的品德等等。我们往往可以在一个人身上看见他父母的影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在无意识地模仿大人。所以,大人在小孩子面前是暴躁的还是温柔的,都会直接影响小孩子一生的性情习惯。而父母的言行举止,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举止习惯。比如,父母总是当着孩子吵架,恶语相伤,孩子学会的也是那些口气。有次,一个跟我很要好的邻居小孩子突然对我说:“去你大爷的!”我当时惊讶万分。后来才明白是他爸爸在发怒时的说话习惯。所以,爱发脾气的爸爸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

模仿误区

有的父亲知道孩子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就专门为孩子制造让他模仿的东西。比如,觉得小孩子很可爱,或者觉得大人要适应小孩子就去模仿小孩子的说话语气。其实这是很不正确的做法。孩子两岁前,所有的学习应该是自然模仿的,不要给他假造一些引导作用,很自然地生活在他身边就够了。因为小孩子希望模仿真实的人,假造出来的语气会让小孩子反感。

2宝宝的“暴力倾向”

情景:

3岁的壮壮特别好动,总喜欢打打杀杀。他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用头撞东西。这让一贯好动和充满活力的爸爸感到窃喜,觉得儿子将来会是个不会受欺负的男子汉,可是这样天天闹,也让爸爸头疼不已。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奶奶,壮壮突然大喊着一头撞了过去,爸爸一把把壮壮及时拉了回来。但是心有余悸,万一真撞上了奶奶,可真要出了大麻烦了。爸爸终于忍无可忍,火冒三丈,指着还在亢奋中的壮壮大叫:“你怎么能这样?我怎么生出了你这么个不省心的儿子?”等事情过去了,爸爸又觉得自己太凶了,于是回过头来安慰孩子。爸爸暴怒平息后的安慰让壮壮更加委屈地认为,撞人没有错误。

这样做的结果是:

孩子自尊心被伤害,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险,更谈不上改正习惯性行为。久而久之,父子间因为这个行为而产生的冲突会越来越多。爸爸会一再伤害儿子,而儿子的天性渐渐遭到了压抑。

行为分析:

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正在长身体,他的好动的行为其实是在伸展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本能的锻炼过程,这就跟老鼠咬木头磨牙是一个道理。另外,小孩子的能量是无穷的,他们在乐此不疲地舞刀弄枪大喊大叫,那是在发泄自身的能量。因为,小孩子还没有健全的大脑系统引导他去专注地做有意义的事,身上的能量得不到正常消耗,就常常用这种形式冲出来。这个时期会过去,可是他的喊叫或者舞动的力量则会保留。因为能量强的孩子,将来有可能成为能力强、有号召力的人,反过来讲,也可以将他的这种能量用在不好的方面。所以,不能强制性地打压孩子好动的习惯,更不要恶语相伤。但同时也不能无休止的纵容。如果爸爸在这个过程中正确引导,那么现在在撞人中体现的力量在将来就会成为他道德的力量。

你该怎么做:

做个糊涂爸爸,对孩子的行为假装熟视无睹,不直接用强硬的口气制止孩子,而要耐心地设计使他的恶能量转化为道德力量的方式。比如,在晚上给小孩子讲一个小熊的故事。你可以这样讲:一只小熊很有力量很活泼也很勇敢,可是他总是喜欢撞其他的小熊,所以其他小熊都不喜欢和他玩。这只小熊吃了闭门羹后垂头丧气地往回走,一只好心的老熊告诉他,如果想要交朋友,就只能撞栅栏和大树,但不能撞其他同伴,更不能撞比他小的和比他老的熊。这只小熊听了老熊的劝告,于是改变了自己的行为,终于被其他小熊欢迎回到他们的队伍中去。记住,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一定要用自己儿子的名字来命名。这样,孩子会把这只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小熊和他自己联系起来,并对之做出反应。小孩子对同样的故事百听不厌,你可以连续好多天地讲这个故事,久而久之,孩子无目的性的暴力就会被自然地收敛。

3宝宝的十万个为什么

情景:

妈妈买回了豌豆,边看电视边剥豌豆,陶陶觉得豌豆好看,就问,“豌豆是怎么长出来的?”爸爸说:“豌豆是一棵种子,埋在地里发芽开花结果之后就成了现在的豌豆。”陶陶有个知识丰富的爸爸,而陶陶则是个爱问问题的孩子。每次陶陶问问题,爸爸总是大包大揽充满自信地回答。所以,小小的陶陶知道了很多其他小朋友不知道的知识,故而经常在小朋友面前炫耀。

这样的结果是:

陶陶成了知识丰富的孩子,但是过了一些年后,做家长的渐渐发现他是一个满脑子知识、但是却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

行为分析:

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了探索和认知的欲望,他们本能地要获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时机。但是不聪明的父母往往自以为是地充当孩子的书本,结果孩子凭本能去发现世界真相的兴趣和思辨的能力被压抑。直接告诉孩子一个问题的答案,看似是在省心地教育,实际上是剥夺了他思考的权利,限制了他的想象力,同时轻易地丧失了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机会。

你该怎么做:

聪明的爸爸要对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装糊涂,不直接把答案说给孩子,而是跟孩子一起探究。比如孩子问,豌豆是怎么长出来的?这时候爸爸可以这样说:“虽然爸爸从书本里知道一些他们生长的知识,可是爸爸也没有亲眼看过。这样好吗?咱们现在就在花盆里种一颗豌豆,让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长出来的。”这是一个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绝好机会,爸爸和孩子一起挖土、在花盆里种豌豆,一起给种子浇水。若干天后,孩子会惊喜地发现,豌豆芽长出来了

4父亲与母亲的不同作用

父爱有利宝宝社会性发展

母亲的爱细腻、温柔,而父亲的爱表现为粗旷、豪放,两者爱的表达方式不同,给宝宝的感受也不同。他们从父亲那里得到了社会的情感财富。有了父爱的宝宝,可获得正常的人格发展。

父爱更有利于宝宝成才

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教育专家们认为,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更能教育孩子独立、果断,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

父爱有利于逻辑思维发展

有研究显示: 父亲对宝宝的数理逻辑能力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宝宝,数学成绩佳。相比之下,与母亲常在一起的宝宝,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新事物的兴趣上。

利于性别健康发展

在和男孩子的交流中,爸爸的严格要求会使男孩学会审视自己的行为、学会承担责任,男孩也会更好地从爸爸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日渐表现出男子汉气概。

而爸爸和女儿的交流中,也可以让女儿从小接触到良好的、明确的男性榜样,并分清男女之间的差异,更有利于培养女孩子的女性气质,而且也会受爸爸易于表现的冒险、进取、独立性的影响。

正是在爸爸妈妈的衬托和对比之下,孩子才会更好地理解男性和女性的涵义,使孩子性别角色健康、顺利地形成。

父亲更喜欢冒险

爸爸和宝宝游戏时,大多喜欢和孩子一起玩运动性、技术性、智能性较强的游戏,并以其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坚毅、深沉、果断、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经常鼓励宝宝尝试新鲜的游戏,鼓励宝宝勇敢探索、独立克服困难,这样就会更好地促进孩子身体、智能、性格的发展。

父爱使宝宝具有创造性

从教育方式上来看,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

父爱给宝宝支持和信心

在宝宝心中,母爱是无处不在的,包围着他的,但对于父亲,是有重大变化的时候想起,父亲是心底最重的位置。尤其是他们长大,对父亲越是如此,每逢重大的人生转折,他们更容易想起父亲,对他们来讲是一种精神力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与“宝宝“偷钱”爸爸怎么办?”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偷钱”爸爸怎么办?”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游戏是宝宝成长的启动力,原来3
不要捉弄宝宝后果真的很严重
“怡情”是准妈妈给宝宝最好的胎
有助宝宝智力开发的6款游戏
给孩子择园一定要找个有责任感的
字词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
5款小游戏帮助宝宝轻松识字
带孩子玩有趣的造型制作游戏
家长该怎么巧妙回答孩子提出的尴
资深妈妈传授挑选理想幼儿园的经
最实用的12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每
怎么给孩子挑选合适的幼儿园?
什么样的妈妈会养出叛逆孩子?
开学了,为了孩子,请家长每天朗
开发宝宝智力10种小玩具
亲子阅读,开始的越早越好(附推
这5种表现孩子可能情商极高
孩子,有人打你,你要打他!
家长要把握孩子的音乐敏感期!
10款经典玩具让宝宝聪明过人
怎样成为亲子游戏高手?
这7件事千万别做,会毁掉孩子!
怎么定孩子零用钱的数额?
适合10个月宝宝的早教游戏
适合10个月宝宝的益智游戏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
十类幼儿园常规律动儿歌,为宝宝
开学季择园:公办园大战特色园
不要说性教育太早坏人不会嫌你家
9款适合宝宝玩的小游戏,激发宝
培养宝宝艺术气息的6个好方法
宝宝智力低下的七大方法
宝宝自己玩:0-3岁的独立游戏
5首简单易学的数字儿歌
幼儿园秋季开学注意事项!转给家
这样带孩子逛公园,效果比早教班
如果你的孩子处在3~12岁,请
预防女孩的“恋父情结”这样做
怎么编出孩子想听的故事?
怎样对待孩子打人与被打
怎样才能编出孩子想听的故事
专家教你如何进行开不了口的性教
孩子犯错,不用批评,只需讲这八
怎么给0~3岁的宝宝选玩具?
怎样惩罚孩子效果最佳?
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
装大夫看病玩儿的游戏究竟对孩子
幼儿园为什么不教孩子认字?过早
孩子沉迷动画片怎么办?一关电视
父母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