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天赋?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天赋?

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天赋?

2015-12-07

俄罗斯科学家在莫斯科市内和市郊所进行的研究证实:孩子在奶奶的影响下只会变得更具有天赋。

奶奶养育的孩子更有天赋

“任何一个父母都爱说:奶奶只会宠坏孙子。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塔专家如是说。她先在莫斯科市内一家私立学校进行研究,从一年级和二年级共抽取30名学生,对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智力进行了测试,所取得的结果使她大吃一惊。

结果表明:凡是由奶奶带大的孩子,其创造潜力要高出40%!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比同龄人更奇特,遇事容易得出别出心裁的解决办法,更容易得出新的解决途径,而这些正是天才们所具备的特点。

不过潜力归潜力,这些由奶奶带大的宝贝孙子的智力可不怎么样,比由父母带大的孩子低10%。这可不意味着他们比后者笨,而是说明他们学习起来要困难一些,比较难适应学校制订的教学大纲。

这两个结果都还需要作进一步验证。说不定在学生都来自收入不高家庭的一般学校里情况又有所不同?为了探索真理,专家又到市郊去随便找了一所中学进行调查。参加这次试验的有180名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还有他们的奶奶和父母。结果又如何呢?奶奶照看大的那些孩子就创造能力又一次高出同龄人28%。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些退休老人是怎样赋予孙子们天赋的呢?

“纵容”出创造力

专家认为这是教育方法问题。因为调查表明:奶奶们比父母更经常夸孩子,给他们充分的选择和自我表现空间,对他们总是有求必应,干什么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恰恰是这种“纵容”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而父母的严格要求和动辄惩罚的严厉教育方法却恰恰相反,这种教育方法只会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就算这样吧,那智力高低又算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奶奶们真的使孙子的智力变低下了?谢天谢地,绝不是这么回事。在莫斯科郊外的这所中学里,由“奶奶”和“父母”所带大的孩子都表现出相当的智力水平。

可有意思的是,心理学家得出结论:一个平平常常的奶奶所坚持的“软性”教育法对智力无补,但在父母的调教下智力却相当“发达”。

他们的严要求,他们的监督,对孩子思维能力的长进都能起到一种催化作用。不过也不要盲目乐观,因为孩子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与遗传有关,同后天教育相比占去61%的比重。而且,即使孩子的智力不算高,也还是可以补救的,关键是不能让孩子的脑力劳动放任自流,应该给它指出方向。

比如说已经得到证实,过多的独立行动和对信息毫无选择的接受都有损智力:当孩子整天盯着电视屏幕,他们的大脑便不再工作,信息也就变成类似口香糖等供咀嚼的东西,已经不是精神食粮。很有必要帮孩子安排好自由时间和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精选。

只是不能矫枉过正。因为最好的教育方法也都有它们的两面性,一方面能提高智力,另一方面是对一个人的天赋和个性萌芽的肆意践踏。

别强迫奶奶改变带孩子的态度

所以说,孩子尽管放心大胆地交给奶奶去看管,就由他们去溺爱好了,这让孩子在受到父母粗暴对待的同时也能找到些许平衡。可如果家里要没有奶奶呢?那就只有自己也当当奶奶,有时候也用用“软性”教育方法。

至于那些认为奶奶的“放任自流”完全毁了孩子的父母,建议他们尽管忙也别不管孩子的教育。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小组的活动,给他们买一些一定得看的书,为他们想出一些应尽的义务,带他们到博物馆去走走。

专家还警告说:完全没有必要去改变奶奶对孙子的态度,因为正是她们在对孩子的天赋施加51%的影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与“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天赋?”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天赋?”还看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家长必备功课你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
宝宝不爱去幼儿园竟然是因为这个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
猜你喜欢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孩子个性偏激任性与环境有关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处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0-1岁的小宝宝也会闹情绪?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生活中五样东西让BB产生恐惧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做开心宝宝莫成“心理孤儿”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
妈妈要避免以下4种最常见的牢骚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宝宝认生害怕陌生人的原因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婆媳关系对孩子影响大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