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

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

2015-12-04

平等与尊重——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

张珊下午去客户的公司办事,办完事后直接回家。这时不到五点。当她开车路过超市时,发现小丫与几个男女同学在超市门口聊天。他们一边吃着冰淇淋,一边说说笑笑。

“放了学为什么不早些回家做作业,明年就要中考了?”张珊下午与客户的洽谈没什么结果,现在心里更不痛快了。

快六点半了小丫才进家门。一进门,她的电话也就跟了进来。打完电话,张珊让小丫把手机给自己。

“为什么呀?”小丫有些莫名其妙。

“我要看你整天跟些什么人鬼混?”张珊严厉地说。

“你这是侵犯我的隐私!”小丫抗议。

“你的手机是我掏钱给买的!在你自己买得起手机之前,你就没有什么隐私!”张珊讥笑地说:“放心,在中考之后,我一定会把手机还给你!”

“好,我不要你的手机!”小丫说着,把手机扔给了母亲,夺门而出。

“你给我回来!小丫,你去哪儿?”

回答张珊的是那茫茫的夜幕……

快十点钟的时候,张珊的母亲打来电话,说小丫刚到她那里,让张珊别担心。

放下电话,张珊一下子瘫在沙发里,失声痛苦起来:“小丫,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究竟错在哪里……”

很明显,张珊错就错在她没有平等地对待小丫。如果家长喜欢随时随地从上到下控制孩子,那孩子只会感到自己每天要面对的是一位对自己充满威胁而又冷冰冰恶煞凶神;如果孩子对家长充满了恐惧感,那他的感情就会一直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如果孩子的感情一直处于压抑状态,那他的内心就一直会充满一种消极负面的感情,而这感情不会唤醒孩子对学习和未来的的追求,更不会让孩子要想奋发向上,而只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因此,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的家长情商都不高。他们从来不管自己的对于孩子的专制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更不明白这些负面感受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什么样的不良作用。由于他们不能与孩子的感情产生共鸣,所以家庭教育所的温馨的氛围就会荡然无存。

对于像张珊这样的职场白领,为什么也不能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呢?作为一个现代职场白领,张珊当然知道“平等”的含义和重要性,但作为母亲,她对“平等”的含义和重要性就不甚了解。在像张珊这类的家长看来,如果给孩子“平等”,让她自由,那就意味着“放任自流”和“无法无天”。有些家长还在这样想:“小孩子有什么权利呀?还不是的听大人的!”或者“现在的孩子就够难管了,再让他们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权利,那更得跟家长顶牛了,我们当父母的怎么‘玩得转’呀!”对中国的家长们来说,实在应该再来一次自我思想启蒙运动,让他们重新认识“平等”和“自由”在家庭教育中的价值,理解作为孩子的自由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像张珊这类的家长喜欢迷信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头脑中已形成了一种这样的习惯性思维:“因为我供孩子吃住和上学,所以孩子必须听我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只是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比如一只宠物),而不是把孩子当作一个与自己同样具有尊严的“人”。因此,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实际上是家长自私的表现。他们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话无条件地服从,懒得费心思去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孩子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他们的命令,那他们就会进行威胁。

由于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只是希望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控制,所以,像张珊这类的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他们的主题永远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而不是孩子做好了什么。孩子总是处于被指责之中,当然就会削弱他们在学习中得到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本来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动力。孩子缺乏了学习的满足感,也就是缺乏了学习的动力,只是为考试成绩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

的确,像张珊这样严厉地对待小丫,在家庭教育中也有一定的用处,它能立即制止小丫的一些不良行为,但是,如果从长期效果来看,那恰恰与张珊的希望背道而弛。家长不平等地对待孩子,往往会产生四种长期的恶果:第一,孩子开始仇恨家长:“这不公平!我再也不信你们了!”第二,孩子们开始报复家长:“算你狠,这回你赢了,等着吧,下次我一定要找机会扳回来!”第三,孩子们开始进行反叛:“我偏要对着干,看你拿我怎么办!”第四,孩子开始退缩,要么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你抓到!”要么自卑,破罐子破摔:“反正我就这样子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当然,孩子面对家长的不平等对待,他们很难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么想,然而这种潜意识会在以后的行为中体现出来。比如,小丫的离家出走,就是在潜意识中对张珊的反叛:“我偏要跟你对着干,看你拿我怎么办!”。因此,家长们必须认识到不平等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很多孩子在严厉的家长面前表现得“服服帖帖”,那多是一种假象,家长千万不能被这种短期效果所蒙蔽。

高情商家长的最大特征就是能平等地对待孩子。所谓“平等”,它并不意味着家长与孩子完全相同,就像两张50元的钞票和一张一百元钞票完全不一样,但价值相等。孩子肯定不像家长那样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所以他们也不可能享有家长们的各种权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孩子应该得到与家长同等的尊重和自由,而不是像小丫这样得到责难和羞辱。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大概在三岁左右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并慢慢学会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处理问题。面对家长的重压和不平等的对待,虽然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不能(有时也不敢)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愿望,但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愿望。被重压得太久,孩子心里的这种压力自然会要找到自己的方式爆发出来。而这种爆发的后果,可能会远远超出家长的想象,甚至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像小丫这样最后只是到姥姥家避难,对张珊来说已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家长平等地对待孩子,并不意味着家长对孩子的放任自流。高情商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都会平等地对待孩子,特别是在遇到问题时,会与孩子协商,以理服人。事实上,当孩子们觉得家长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的情绪就会好转。一旦他们觉得自己被家长理解了,他们就会更愿意听取家长的意见,一起来解决问题。家长必须注意,只有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所以,家长先要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反思:你是怎样看待孩子的“平等”这个问题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与“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智商?
怎么应对孩子爱争宠?
你知道儿童多动症的危害吗?
宝宝练习爬行有妙招
应付逆反宝宝要有技巧
宝宝方向感的培养方法
孩子的特质培养不容忽视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语言能力倒退
教宝宝认识颜色的方法
哪些因素影响多动症发病?
孩子的生活习惯从小培养
小孩损坏牙齿的坏习惯,你知道吗
儿童多动症有什么危害?
那些途径能开发孩子的智能
如何巧妙应对宝宝怕生
孩子熬夜有哪些危害?
哪些因素影响孩子身高
怎么培养幼儿的动觉智力?
帮宝宝转变性格的几个妙招
防治宝宝打嗝有妙招
培养孩子创新精神的
有哪些好方法能提高宝宝智商?
让孩子遵守礼仪规矩该怎么做?
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性
如何培养孩子与成人交往?
让孩子不磨蹭的方法
浅谈任性宝宝的心理需求
让宝宝更聪明的母婴交流
丰富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
宝宝逻辑思维的培养方法
儿童智力发展的误区你知道吗?
培养聪明宝宝须做的10件事
哪些原因导致小孩说话晚
要怎么发展宝宝的想象力?
什么原因导致宝宝爱搞破坏?
哪些游戏能刺激宝宝的感官?
如何快速鉴别多动与多动症
提高孩子记忆力的有效方法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爱插嘴?
细数那些教宝宝识字的妙招
让宝宝有自我保护意识该怎么做呢
培养宝宝的自控能力有妙招
有哪些智能可以在四岁内开发?
如何培养幼儿的人格智能
宝宝裸睡有什么好处?
孩子的哪些坏习惯必须纠正?
心理慢性症儿童该如何正确对待?
温暖的孩子要怎么培养?
如何让孩子多点韧性少点任性?
对待孩子童年的创伤,家长该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