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

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

2015-12-04

【导读】有这样一些妈妈,她们对孩子过多关怀,这未必是宝宝需要的。给宝宝一些空间,这样的早期教育才是成功的。

1.儿童早教应拒绝“过度关怀”

身处媒体和其他家庭的喧嚣中,许多父母容易存在“过度关怀”现象:父母特别需要孩子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孩子提供他不需要的关怀。黄金教育中心主任李惠健教授认为,家长应该警惕这种“关怀过度”的倾向,找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模式,才能让孩子轻松、快乐地赢在起跑线上。

2.过度关怀剥夺孩子体验的机会

“父母的过度关怀会导致孩子不能独立,并使双方都进入特别累的生活状态中。”专家认为,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些磨难,如果父母把他的磨难都省略了,一切都替他打理,让他过于顺利,会使他变得软弱、依赖,这样的保护其实是一种伤害。

专家认为,对于孩子来说,亲身的体验不可或缺。“体验是不能代替的。父母总是告诉他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怎样是安全的,怎样是危险的,孩子就不能在体验中学习,碰到困难只会惊慌失措,凡事不能独立自主。”

3.“真关怀”从孩子自身出发

父母如何给孩子真正的帮助呢?专家提醒家长要经常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爱出于什么愿望,有没有尊重孩子的需要与感受?当你“一掷万金”为孩子购买各种高档衣服和用品的时候,这到底是孩子的需要,还是你自己的需要?为孩子买一大堆玩具前,请想一想,这是孩子的需要,还是你要弥补童年时期的遗憾?让孩子“挤进”名校,是不是你希望学校可以为你分担父母的教育责任?

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则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焦虑。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期望值。”

专家建议,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人生必然有挫折和失败,只要努力了就是好孩子,不必要求孩子“志在必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与“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心理发育过程
正确把握宝宝的依恋关键期
培养宝宝健康心理9个“No”
颜色喜好可预测孩子性格
宝宝靠自我伤害来释放情绪
孩子眼中的世界
孩子恋上父母的床是妈妈的错
怎样养成宝宝乐观向上的心态
父母要学会看宝宝的“脸色”
如何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对待闹脾气宝宝的策略
孩子太害羞怎么办?
婴儿"偏心"怎么回事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恐惧?
宝宝六个月大可以学什么?
11项技巧帮宝宝克服分离焦虑
打造快乐宝宝的八大宝典
新生儿的心理卫生
喜爱哭闹宝宝的心理分析
妙招让“叛逆”宝宝快乐转型
孩子怕生的主要原因
培养孩子的情商请别忽视六大要点
宝宝健康心理家长须注意8个“不
儿时常被体罚心理易扭曲
如何对付幼儿三大常见情绪
婴儿情绪,家长你知道多少?
宝宝性格孤僻源自父母教养不当
英国:母亲童年经历影响孩子智力
父母要谨防早教“跑偏”
“话痨”父母培养巧嘴孩子
盲目批评会扼杀幼儿的天性
可培养宝宝自控力的四类游戏
勿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言
越出格的孩子更容易抑郁
怎样给学龄前孩子们立"规矩"
0岁起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
如何教孩子抗拒诱惑
婴儿心理特点
如何看待孩子胆小的毛病
用爱和智慧唤醒封闭的孩子
孩子闹脾气父母如何应对
家长如何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
家长如何矫正孩子的任性?
三步骤让任性孩子变乖
留心宝宝的嫉妒心理
如何与家里的犟孩子好好相处?
7招培养孩子乐观开朗性格
父母过度关切孩子不善交往
孩子性格孤僻的表现及引导
贪吃是为寻求心理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