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

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

2015-12-04

【导读】有这样一些妈妈,她们对孩子过多关怀,这未必是宝宝需要的。给宝宝一些空间,这样的早期教育才是成功的。

1.儿童早教应拒绝“过度关怀”

身处媒体和其他家庭的喧嚣中,许多父母容易存在“过度关怀”现象:父母特别需要孩子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孩子提供他不需要的关怀。黄金教育中心主任李惠健教授认为,家长应该警惕这种“关怀过度”的倾向,找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模式,才能让孩子轻松、快乐地赢在起跑线上。

2.过度关怀剥夺孩子体验的机会

“父母的过度关怀会导致孩子不能独立,并使双方都进入特别累的生活状态中。”专家认为,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些磨难,如果父母把他的磨难都省略了,一切都替他打理,让他过于顺利,会使他变得软弱、依赖,这样的保护其实是一种伤害。

专家认为,对于孩子来说,亲身的体验不可或缺。“体验是不能代替的。父母总是告诉他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怎样是安全的,怎样是危险的,孩子就不能在体验中学习,碰到困难只会惊慌失措,凡事不能独立自主。”

3.“真关怀”从孩子自身出发

父母如何给孩子真正的帮助呢?专家提醒家长要经常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爱出于什么愿望,有没有尊重孩子的需要与感受?当你“一掷万金”为孩子购买各种高档衣服和用品的时候,这到底是孩子的需要,还是你自己的需要?为孩子买一大堆玩具前,请想一想,这是孩子的需要,还是你要弥补童年时期的遗憾?让孩子“挤进”名校,是不是你希望学校可以为你分担父母的教育责任?

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则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焦虑。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期望值。”

专家建议,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人生必然有挫折和失败,只要努力了就是好孩子,不必要求孩子“志在必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与“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还看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家长必备功课你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
宝宝不爱去幼儿园竟然是因为这个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
猜你喜欢
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一岁宝宝可以有的8大“坏”习惯
处理宝宝发脾气的方法
七种游戏培养l~2岁宝宝的观察
0-3岁宝宝,可以给的10种奖
宝宝为什么拉扯头发
别看扁捣蛋孩子暗藏7大潜能
走出“听话”教育的误区
多动症的儿童大脑更辛苦
婴儿每天“散步”好处多
宝宝爱生气妈妈巧应对
家长请淡定别当众骂孩子
12招应对宝宝餐桌小麻烦
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
正确对待孩子好动,多玩无妨
父母6举动养出胆小娃
如何让“夜哭郎”变成安睡宝
如何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孩子为什么越打越犟
宝宝5个动作显示无聊
科学拥抱宝宝的学问
4种方法,改变宝宝固执行为
脾气坏的孩子智商更高?
模仿是宝宝最初的学习
怎样炼就孩子坚强的意志
怎样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这几个习惯不是宝宝坏习惯
不良走路姿势影响大脑健康
给婴儿拍艺术照危害多
培养孩子好行为的策略
通过交往促进孩子行为发展
让孩子注重打扮究竟好不好?
会爬的宝宝才更“聪明”
国外早教典范,你学到了吗?
最有利孩子成长的7大早教法
困惑:宝宝“偏心”为哪般?
孩子的破坏行为值得鼓励?
各年龄段宝宝必须学做的事
让宝宝的听力更灵敏的方法
让宝宝展开笑脸的十种方法
怎样纠正孩子乱发脾气的坏习惯
让BB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处理宝宝发脾气置之不理最有效
1岁注意培养孩子行动的意欲
2岁前是改善儿童贫血的关键时期
美国孩子必须学习的22条礼貌礼
八招教你预防宝宝发脾气
宝宝为何口水泛滥
孩子哭泣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避免宝宝不良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