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2015-12-04

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怎么给孩子立规矩?我想这个问题会让许多家长一样觉得很为难!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大,孩子需要理解她们周围世界的规则,她们需要别人对她们的期待;她们和别人怎么相处;她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她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她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孩子"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 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先前我只是告诉女儿,"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并没有对她表达出来;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

第二,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如果我们大人说些"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样的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三,惩罚一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她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如果父母的话对孩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她。比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她: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她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第四,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她遵守,反而会让她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她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她的态度,却会让她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五,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第六,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 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winner前一阵子她要求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冰激凌。我对她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她不理解。我就依着她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一个星期过后,她开始咳嗽、流鼻涕,还吐了两次清水,说她"难受、不舒服”。我告诉她这就是冷饮吃多了的后果。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两次冷饮,而是主动约束自己,只吃一次。有些事情,规劝不管用,就换一种办法,不一定正面要求。比如宝宝爱吃肉,不爱吃青菜。我们劝她吃青菜,告诉她吃青菜的好处,她就是咽不下去,我们也不要求她一定吃。经常做一些带青菜馅儿的食品,比如包子、饺子等,以此种方式让宝宝进食青菜。每顿饭的青菜,我们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让她看着眼馋。有时她会主动要求吃一些,还对我们讲道理:"吃了这个菜,我就身体就健康了,没病了,还长高了”。

第七,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在她看来,向你身上泼水或是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这样你就不会恼火,而是和缓地告诉她,"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我想,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不要时时处处紧绷着阶级斗争的弦,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什么差池。大的规矩有了,小处不妨宽松一些。苛求完美只会把你变成碎嘴婆子,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让孩子心烦意乱,你说什么她们都听不进去。你对她的规范越精简,起的作用越大。

这些规矩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也因人而言。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常常不知怎么办。不过也许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有秩序的规则,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与“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还看
学会给不到2岁的宝宝讲道理
“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
盘点《家有儿女》中的教子误区
一岁半前上亲子班等于白上
一岁半前BB能力和猩猩差不多
猜你喜欢
霍华德·加德纳和多元智能理论
潜能开发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专家答疑:说话着急就会结巴?
针对3个月宝宝早期教育方法
宝宝早期教育应从家庭开始
专家答疑:亲子园是家长学校
困扰着妈妈们的4个早教问题
最具破坏力谎言:为孩子负责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
家长需关注新生儿的心理需求
更好的教育方法——零吼叫教养
揭开犹太人更加聪明的早教秘密
育儿-从了解你的孩子开始
提升多元智能之音乐智能(上)
6个生活小事件折射育儿大问题
孩子早期启蒙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美国天赋教育计划给我们的启示
父母是最好的教育者
专家访谈:爱探索宝宝动个不停
警惕:宝宝受到伤害的错误教育
盘点早教主流理念
家长不要忽视婴儿最初的微笑
教育孩子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给宝宝选早教三步就搞定
国外早教理念的启发侃侃国外的早
教育的关键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情绪化反应——父母的头号敌人
了解多元智能理论及测试
拥有幽默感,孩子多元能力加分!
民间育儿经,值不值得信?
专家答疑:男宝2岁不会说话?
教育孩子的先决条件:控制情绪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
美好人生的家庭原动力
职场妈咪育儿心理
“儿童经典诵读”家庭教育方法
“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的思考
不该被遗忘的那些启蒙教育
婴幼儿早教投入多少最合理
宝宝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零吼叫的真谛:应对情绪化反应
伏明霞:别错过0-3岁最佳早教
四种育儿矛盾,你有几样?
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好处
莫将情绪化反应迁怒于孩子
宝宝早教考验家长智慧
如何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酷爸酷妈
该不该送宝宝去早教?
教育绝不是将孩子作为遥控目标
艺术与双语幼儿园的办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