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宝宝认生不是错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长注意:宝宝认生不是错

家长注意:宝宝认生不是错

2015-12-04

很多时候,幼儿抗拒陌生人,不仅是跟他们自身的怕生有关,也跟陌生人对他们的态度有关。

家长需注意:宝宝认生不是错

宝宝1岁零5个月,非常认人,或者说是怕生,我不知道认人和怕生是不是同一个概念。总之,她绝对不让陌生人接触,尤其是男的,刚接近她或者和她说话,她立刻就转身。她熟悉的人带她不会这样,但是有熟悉的人带着,陌生的人来接触她,她也不要。这种情况是她很有安全感,还是说她根本没有安全感?

当然,把孩子完全藏匿起来,期待认生阶段悄悄溜走,也是不现实和不恰当的。孩子认生的人,往往是我们的熟人朋友,甚至亲人,孩子认生令我们难堪,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接纳我们的社交圈子。孩子也需要建立同龄社交圈子,跟更多小朋友进行互动,学会如何融入陌生环境和集体。这些都需要练习,我们则需要根据孩子个体性格来进行帮助。

首先,不要给孩子贴“认生”“害羞”“胆小”之类的标签;其次,无论对方跟我们如何熟络,都不要敦促孩子马上消除戒备,更不能要求孩子见到谁都落落大方地打招呼,我们自己以身作则,对所有人都有礼貌,孩子会模仿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另外,多带孩子去户外,带孩子跟其他人一起玩儿,见识多的孩子不会过分认生。

认人或者怕生,或曰“认生”,跟安全感是否牢靠没有必然的关联,而是儿童发展的必经阶段。小婴儿从四到六个星期开始就有认生的表现,继而随着他们逐渐长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生行为。他们年龄越大,思维越复杂,恐惧的内容越丰富,表现形式也越复杂,因为他们具备与以往不同的反应能力。认生是大自然给人类(动物亦然)安排好的自我防御机制,你女儿的表现应该说不仅很正常,甚至值得庆贺。如果是相反的情况,她跟谁都见面熟,谁带她走都行,你是不是更该担忧了呀?

很多时候,幼儿抗拒陌生人,不仅是跟他们自身的怕生有关,也跟陌生人对他们的态度有关。很多成年人对待孩子的表现值得商榷,比如未经允许触摸孩子,拍头、拧脸、胳肢、抱起来,大惊小怪,高声评论,要求孩子“叫”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什么的,或者没头没脑地对孩子提问“几岁啦?会背唐诗吗?唱个歌呀”。假设有人这样对待你,尽管你已经是懂得礼仪的成年人,在这种情况下摆出彬彬有礼的姿态,恐怕也是勉为其难,更何况一个幼小的孩子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家长注意:宝宝认生不是错”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长注意:宝宝认生不是错”还看
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禁忌
帮助宝宝上幼儿园
零下10度,幼儿园坚持全天户外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
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
猜你喜欢
如何培养幼儿的人格智能
孩子的心理问题应对有法
儿童智力发展的误区你知道吗?
引导宝宝走上探索之路的巧妙之法
浅谈任性宝宝的心理需求
培养坚强孩子有技巧
如何让孩子多点韧性少点任性?
孩子怕生的心理要怎么克服?
对待孩子童年的创伤,家长该怎么
让孩子不磨蹭的方法
孩子的特质培养不容忽视
培养聪明宝宝须做的10件事
宝宝方向感的培养方法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爱插嘴?
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方法
温暖的孩子要怎么培养?
儿童心理障碍问题须正确应对
细数那些教宝宝识字的妙招
让孩子遵守礼仪规矩该怎么做?
提高孩子记忆力的有效方法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宝宝有了坏情绪父母该怎么处理?
哪些游戏能刺激宝宝的感官?
独生子女存在哪些弱点
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智商?
培养孩子创新精神的
如何培养孩子与成人交往?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语言能力倒退
让宝宝更聪明的母婴交流
应付逆反宝宝要有技巧
怎么培养幼儿的动觉智力?
宝宝逻辑思维的培养方法
要怎么发展宝宝的想象力?
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性
如何根据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丰富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
浅析宝宝性格特点
教宝宝认识颜色的方法
怎么应对孩子爱争宠?
如何进行幼儿心理教育
哪些原因导致小孩说话晚
有哪些好方法能提高宝宝智商?
让宝宝有自我保护意识该怎么做呢
帮宝宝转变性格的几个妙招
你知道儿童多动症的危害吗?
哪些表现能看出孩子过分依赖父母
那些途径能开发孩子的智能
有哪些智能可以在四岁内开发?
哪些因素影响多动症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