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

2015-12-04

原因一: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

虽然宝宝的性格和遗传有很大关系,但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及父母的教养态度,比如:

(1)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严格,常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地做事,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

(2)家规太严,对有些孩子感到好奇的东西常不准摸、不准玩,甚至不准问,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按“规矩”办事,缺少了探索精神。

(3)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动辄得咎,变得谨小慎微。

(4)孩子对突然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比如先由祖父母抚养的孩子转而由父母亲自抚养时,因为教养态度不同,孩子一段时间里会变得沉默、内向。

原因二:家长保护太多

家长对孩子保护太多是让孩子胆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呵护备至,无论是在生活细节中还是学习过程中,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

这种情况在城市里更加严重,家长会时常灌输给孩子过分的“安全意识”,比如“绝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外面太危险”,甚至有些家长用恐吓的语气来教育孩子,这些意识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便会让孩子觉得只有在家里、在父母身边才是安全的,其余地方都不安全。因此当孩子离开了家,便会出现害怕、退缩等表现。

原因三:看不到“闪光点”

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父母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强烈地反应,而应善于发现并强化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避免拿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最胆小怯弱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许在父母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但现实中不少家长不但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勇敢漠不关心,而且经常拿别的孩子来比较,“你这算什么,谁谁比你本事大多了”,“谁在演讲比赛中拿了大奖,你连讲台都不敢上”……这些话语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越加自卑胆怯。因此,家长对于胆小的孩子必须坚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的原则。

原因四:恐吓孩子

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过分担忧,精神状态持续紧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胆怯和退缩。巨大的响声、突然从高处落下等,都会引起婴儿的惧怕,此时孩子会本能地扑向母亲的怀抱以求保护。6-9个月的孩子对陌生人的突然接近产生恐惧。认知和想象进一步发展后,对黑暗、动物、雷电或登高临下等感到恐惧,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有的家长自觉管不住孩子,一旦发现孩子害怕某件事物时,就像找到了约束孩子的法宝,甚至还添油加醋,动不动就用来吓唬孩子,使其长期处于惊恐不安的情绪之中,孩子也就胆小了。

孩子胆小的现象其实并不少见,所以家长们首先无需太过烦恼,只要采取合适的策略,用心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和教育方式,宝宝会越来越大方和自信。

法宝一:在家别太宠溺

“胆怯型”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我,敢说敢做,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唯唯诺诺。但是,一旦他们置身于相对陌生的环境或面对生人,便会完全“失去”聪明与灵巧,缺乏信心,不敢表达,尤其害怕失败。

与“胆怯型”相对,“表现型”的孩子倒是特别不怕生,人越多、场面越大,他们的一言一行就越精彩。“胆量的差异既受天生的性格因素影响,也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过多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欠缺,这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专家建议,在家时,家长可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而应适时放手,让他多到社会上去见识见识。

法宝二:鼓励使人大胆

一些孩子不太善于与别人打交道,遇到父母的熟人总不愿意主动问好,要么低着头、要么把脸扭向一边、要么涨红了脸没有一句话、要么干脆躲到爸爸妈妈身后。一些家长便向别人“解释”:“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爱说话,见到客人总是别别扭扭的”。

专家告诫,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没用”、“胆小鬼”的帽子,一味指责只会更加打击本就自卑的他(她)。当孩子表现不如人意时,父母应当耐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励:“第一次见面谁都会紧张,以后和阿姨熟悉了,你一定会说得更好。”“这次没完成没关系!下次我们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能行!”在尴尬的节骨眼上给孩子一个温暖坚定的眼神,他(她)的信心才会慢慢增长,直到把过度的羞怯抛到脑后。

法宝三:不要操之过急

对待胆怯型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胆小的孩子"勇往直前",家长与老师都不能操之过急。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升级。

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与老师一起轻轻“推一把”,引导孩子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同龄人集体行动,以培养其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鼓励为主、推动为辅,让孩子由“两面派”蜕变为“表里如一”的“自信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与“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还看
劳动教育对宝宝成长的好处
10句话挫伤孩子积极性父母不能
别让3类坏图书摧残孩子心灵
火花思维打造在线思维课 匠心护
儿童3岁前脑发育影响一生,关键
猜你喜欢
宝宝生活中常见的坏习惯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
把控自己,从把控情绪开始
三个月宝宝流口水的原因
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
宝宝睡觉踢被子怎么办?
1岁半到1岁9个月的冷漠(图)
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多怎么办?
宝宝理发哭闹怎么办?
儿童礼仪教育全纪录
“太干净”反而不易于宝宝健康
妈妈学习五种亲子小游戏
教你认识婴儿的肢体语言
杜绝孩子撒谎行为的四大关键
帮助宝宝改掉吃手的坏习惯
宝宝口水少是好事吗
冬季宝宝皮肤如何护?
1岁以后的孩子开始要求独立性
改变宝宝“睡倒觉”的习惯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深刻影响
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孩子提升智
两个月的宝宝吃手怎么办?
游戏是培养宝宝感统能力的好方式
宝宝打呼噜怎么回事?
防止孩子挑食的重要时期
宝宝睡觉翻白眼怎么回事?
让孩子训练自控的好习惯
小儿睡眠时间表
培养宝宝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为什么一岁宝宝爱咬人?(图)
给宝宝吃饭坐不住支妙招
让孩子不在挑食的法宝
孩子在交往中的小气行为
宝宝学步鞋怎么选?
哄哭闹宝宝睡觉的窍门
懂得合作的宝宝更有出息
如何面对孩子的幻想(图)
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
有心父母让宝贝越爬越聪明
不同年龄宝宝怎样建立社交圈
孩子“胆小”多半是吓出来的
新手爸妈必学8个育儿技巧
目光交流影响宝宝行为模式
正确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图)
4方法让宝宝不再顶嘴(图)
孩子爱做鬼脸是什么病
宝宝认生就是性格懦弱?
锻炼宝宝小手指的10游戏
小孩子犯错如何处罚才合适?
宝宝需要秩序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