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

2015-12-04

原因一: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

虽然宝宝的性格和遗传有很大关系,但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及父母的教养态度,比如:

(1)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严格,常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地做事,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

(2)家规太严,对有些孩子感到好奇的东西常不准摸、不准玩,甚至不准问,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按“规矩”办事,缺少了探索精神。

(3)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动辄得咎,变得谨小慎微。

(4)孩子对突然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比如先由祖父母抚养的孩子转而由父母亲自抚养时,因为教养态度不同,孩子一段时间里会变得沉默、内向。

原因二:家长保护太多

家长对孩子保护太多是让孩子胆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呵护备至,无论是在生活细节中还是学习过程中,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

这种情况在城市里更加严重,家长会时常灌输给孩子过分的“安全意识”,比如“绝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外面太危险”,甚至有些家长用恐吓的语气来教育孩子,这些意识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便会让孩子觉得只有在家里、在父母身边才是安全的,其余地方都不安全。因此当孩子离开了家,便会出现害怕、退缩等表现。

原因三:看不到“闪光点”

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父母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强烈地反应,而应善于发现并强化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避免拿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最胆小怯弱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许在父母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但现实中不少家长不但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勇敢漠不关心,而且经常拿别的孩子来比较,“你这算什么,谁谁比你本事大多了”,“谁在演讲比赛中拿了大奖,你连讲台都不敢上”……这些话语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越加自卑胆怯。因此,家长对于胆小的孩子必须坚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的原则。

原因四:恐吓孩子

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过分担忧,精神状态持续紧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胆怯和退缩。巨大的响声、突然从高处落下等,都会引起婴儿的惧怕,此时孩子会本能地扑向母亲的怀抱以求保护。6-9个月的孩子对陌生人的突然接近产生恐惧。认知和想象进一步发展后,对黑暗、动物、雷电或登高临下等感到恐惧,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有的家长自觉管不住孩子,一旦发现孩子害怕某件事物时,就像找到了约束孩子的法宝,甚至还添油加醋,动不动就用来吓唬孩子,使其长期处于惊恐不安的情绪之中,孩子也就胆小了。

孩子胆小的现象其实并不少见,所以家长们首先无需太过烦恼,只要采取合适的策略,用心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和教育方式,宝宝会越来越大方和自信。

法宝一:在家别太宠溺

“胆怯型”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我,敢说敢做,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唯唯诺诺。但是,一旦他们置身于相对陌生的环境或面对生人,便会完全“失去”聪明与灵巧,缺乏信心,不敢表达,尤其害怕失败。

与“胆怯型”相对,“表现型”的孩子倒是特别不怕生,人越多、场面越大,他们的一言一行就越精彩。“胆量的差异既受天生的性格因素影响,也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过多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欠缺,这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专家建议,在家时,家长可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而应适时放手,让他多到社会上去见识见识。

法宝二:鼓励使人大胆

一些孩子不太善于与别人打交道,遇到父母的熟人总不愿意主动问好,要么低着头、要么把脸扭向一边、要么涨红了脸没有一句话、要么干脆躲到爸爸妈妈身后。一些家长便向别人“解释”:“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爱说话,见到客人总是别别扭扭的”。

专家告诫,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没用”、“胆小鬼”的帽子,一味指责只会更加打击本就自卑的他(她)。当孩子表现不如人意时,父母应当耐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励:“第一次见面谁都会紧张,以后和阿姨熟悉了,你一定会说得更好。”“这次没完成没关系!下次我们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能行!”在尴尬的节骨眼上给孩子一个温暖坚定的眼神,他(她)的信心才会慢慢增长,直到把过度的羞怯抛到脑后。

法宝三:不要操之过急

对待胆怯型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胆小的孩子"勇往直前",家长与老师都不能操之过急。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升级。

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与老师一起轻轻“推一把”,引导孩子多多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同龄人集体行动,以培养其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鼓励为主、推动为辅,让孩子由“两面派”蜕变为“表里如一”的“自信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与“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还看
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怎样面对BB圈里的攀比现象
父母,怎么让孩子读懂你?
猜你喜欢
调皮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
孩子触网不要一味拒绝
向比尔盖茨学习“坏孩子思维”
华人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白玛琳博士介绍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叹息?
创造性早期教育从经典入手
溺爱会让孩子变得无情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谨防“挫折教育”步入误区
一个国际家庭的早教经
日本孩子防诱拐训练
美国家庭教育的12个法则
“懂”和“不懂”的区别(下)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应答者
挫折教育是孩子的不当刺激吗?
外国父母培养领袖儿童的秘诀
加拿大的早教体验之旅
两个“坏孩子”的启示(下)
“80后”妈妈育儿方式大不同
家长必看!“爱”可能毁了孩子的
蒙特梭利和公文教育哪个适合你的
做孩子生命成长的引导者和导师
警惕对孩子的“情绪暴力”
于丹: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
婴儿早期教育专家有妙招
多看1.5行,智力更领先
请给宝宝一种简单的生活
荷兰夫妇育儿经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二:模仿
宝宝精力过剩妈妈有六招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七:赞扬
怎样解决宝宝认生的问题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六:合群
日本的“魔鬼”式儿童教育
伊顿集团董事总经理王伟介绍
早教到底要多早
张学友教育孩子离不开惩罚
“懂”和“不懂”的区别(上)
家长要接受孩子说不(下)
养育出色宝贝儿的四大策略
远离八种行为不做失败家长
别急着帮助孩子
你是否步入教育孩子的歧途
家长必看:教育孩子的六种错误态
“丢女教育”不可取
男孩调皮不爱学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