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是否真有必要惩罚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犯错是否真有必要惩罚

孩子犯错是否真有必要惩罚

2015-12-04

【导读】由于受到赏识教育的影响,现在有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的教育要多赞赏鼓励,少批评惩罚,这样才能使孩子在积极、和谐的氛围里成长,可是也有一些父母是持相反意见了。那么,孰是孰非?惩罚孩子,是否真的有这个必要呢?

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有例可循的,孩子的个性不同,教育方法就有不同。就好像很多爸爸妈妈认为,现在的赏识教育很好,对待孩子就是要多赞赏、鼓励,而不应该多批评和惩罚,但也有的爸爸妈妈并不赞成,认为孩子就是要恩威并施,奖惩结合才会有好效果。那么,孰对孰错,先来看一看下面这些分析吧。

一、惩罚 让孩子的内疚感全盘抵消

猪猪妈:我觉得,在教育孩子时,惩罚不应该作为必要的教育手段,爸妈对孩子实施惩罚是一种“滥用职权”的方法,对孩子很不公平。而且惩罚只会更多地引起孩子的敌意、仇恨。

子盈妈:如果我不惩罚孩子,她怎么会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怎么能保证以后不再犯?

如果惩罚的目的和手段不当,反而会出现相反的效果,比如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情绪,并埋下恨的种子;对爸爸妈妈不再信任,关闭交流和沟通的大门;对爸妈权威的恐惧,不能自由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害怕被惩罚,导致不敢承担责任;孩子的尊严受损,导致自卑或自负。

说到底,如果惩罚已经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时,我们是否该考虑下找到代替惩罚、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二、惩罚 绝不等于对孩子进行体罚

奇奇妈:如果一个孩子天天生活在爸妈的赞扬声中,就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难以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一个总是生活在批评与惩罚中的孩子,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我觉得奖励与惩罚都应该有个度吧。

1.针对孩子的情感需求进行的惩罚

所有的孩子对爸爸妈妈都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都希望能够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在孩子犯错误时,如果受到爸妈的斥责,无疑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2.针对孩子的欲望目标进行的处罚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充满着各种需求和欲望,有自己很想要拥有的东西。如果这些有可能实现的愿望因为一次错误而失去,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记住这次教训,从而避免以后再犯。

3.针对孩子的心爱事物进行处罚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能是一本书,可能是一件小玩意,如果因为错误,这些心爱的物品会受到暂时的剥夺或使用限制,就会使孩子产生某种失落,从而正视自身的错误,注意今后的言行。

其实,处罚的方式还有很多,但这些都与体罚无关,我们不提倡用体罚来实施教育。孩子处在成长期,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表扬、赞赏,会强化孩子的行为与心理,使他们错误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今后将难以纠正。

三、惩罚 先分清孩子的行为是否故意

二宝妈:孩子有时做错事,做爸妈的也要分清性质,因为孩子天性单纯,他们做事的动机多数时候都是好的,但是因为缺少经验,往往做不到完美,所以在惩罚孩子之前最好要分清孩子的初衷。

如果有些错误属于主观过错,是故意而为之,爸爸妈妈应区别是首次犯错还是再次。是第一次的话,可以说理为主,重点在于和孩子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这样做的危害以及下次如何避免等。为了让孩子能记住,能有所顾忌,爸妈有必要和孩子约定,如果再犯就要接受一定的惩罚。等到孩子真的再犯了,就一定要严格按约定来办。

其实,惩罚也是一门艺术,到底怎样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火候才是最重要的。

1、对事不对人。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惩罚的原因,惩罚的是他做错事的行为,而并非是针对他这个人。

2、惩罚孩子要选择时机。要让自己的心情冷静下来后再进行,切忌在盛怒之下惩罚孩子。

3、惩罚孩子不要采取错误方式。比如报复、翻旧帐、挖苦讽刺等方式最好不要用。

4、不在公共场合惩罚孩子。就算孩子年龄再小,他们也有自尊心,爸妈要照顾到孩子的这一点。

5、惩罚后要给予适当的安抚。 告诉孩子父母真心爱他,希望他能改正错误,让自己更强大。

6、及时表扬孩子的正确行为。如果孩子能够改过,爸爸妈妈应该立即赞美,这样的惩罚才有意义和效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与“孩子犯错是否真有必要惩罚”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犯错是否真有必要惩罚”还看
给宝宝纠错拒绝伪沟通
巧妙利用身边实物开发宝宝智力
婴儿过早学站立易致罗圈腿
国外家长谈是否需给孩子设限
适合周岁宝宝的教育方式
猜你喜欢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害怕什么?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儿童自闭症的三大症状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孩子不合群父母要反思
假装遗弃孩子做惩罚不可取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婴幼儿更需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宝宝胆小是种病?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不同年龄段儿童害怕对象不同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宝宝情商培养的3个工具箱
生活中哪些东西会让宝宝恐惧
0-3岁宝宝的心理
婴儿从3个月起就有嫉妒心理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如何控制好孩子愤怒的情绪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宝宝“恋母情结”的是与非
6种黄金性格要从小培养
测一测你家宝宝是什么性格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掌握正确方法转移宝宝注意力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0—3心理常见问题问答
独睡,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宝宝胆子小可能是心理障碍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自闭症儿童会有哪些表现?
过早教育小心“恐学症”
任性是宝宝成长期的心理需求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幼儿成长的四个敏感期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