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态度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家长的态度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家长的态度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2015-03-03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平台。这些不仅仅体现在父母能提供给孩子多少财力、物力,能提供孩子多少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关系网,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父母的眼界、认知世界的方式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包括琐碎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这些点滴之中透露出的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都会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父母就是孩子成长的肩膀,父母的态度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一、如何做父母

1.合格的父亲应该怎么做

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父亲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质量,就是风度。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

2.合格的母亲应该怎样做

(1)妈妈要“虚”

很多妈妈很实在,看孩子的时候一眼能看出来三个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它的优点需要母亲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

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就是这个“虚”没做好,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不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就在妈妈的情绪里面包围着。

(2)妈妈要“弱”

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吗?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3)妈妈要“柔”

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一个母亲的教育力量,在于面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柔和”。越柔和的母亲,它在孩子面前的指挥能力越强,凡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嚷,对孩子叫喊的母亲,会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这种引导能力。

二、家长内心焦虑浮躁,比孩子学习有问题更可怕

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背后的这些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如何实现家长的情绪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现一个问题,你先不急、不躁,你先平静下来,先把自己的情绪先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否则,教育的思考就像水过地皮湿一样,从每个人心里流过。

效果在哪里,在于你能否做到对教育思考的沉淀,沉淀到你的内心,内化为你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你听任何教育都是无效的。没有沉淀的消化,就没有实施教育的资本,也就是没有沉淀的过程,我们就不可能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家家庭里去实现。

三、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家庭教育要做清晰,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让你放不是不管,让你站到你的角色里面,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的参与等于我们不知不觉、兢兢业业在犯错误。

四、通过家长的力量带动孩子学习的热情

《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不同家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都是有差异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

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请记住,作为家长,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是您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家长的态度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家长的态度是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还看
喂奶三大“神器”
千万不要这样逗宝宝开心
宝宝为什么哭?6大原因解析
父亲对女儿成长有什么影响
宝宝发怒该如何处理
猜你喜欢
怎样知道孩子有没有乐感?
根据孩子成长发育选音乐类型
五种方法教你鉴定孩子是否聪明
什么是真正的智力活动?
中国BB想象力倒数第一?
孩子的天赋特长如何引导?
16~18个月宝宝游戏
爸爸10个举动影响宝宝智力
“脑潜能的储存”是早教的关键
聪明宝贝,从小练就
早期教育别犯这五个错误
认识宝贝潜能,发掘天才宝贝
成就高智商宝宝,要过8关
兴趣班报太早不利孩子身心健康
汉字启蒙教育是早教的灵魂
让房间更“乱”些能培养宝宝的创
简单轻松小游戏提升BB体能
发展宝宝情感智能游戏
通过培养观察力来发展孩子的智力
适合3~6岁儿童的益智游戏
四招提高宝宝的记忆力
不要制止宝宝有创意的淘气
宝宝心智功能教育四新观念
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运动机会
早期教育的三个法宝
扮演角色丰富想象力
0-6岁宝宝不同阶段早教要点
13-18个月:更加自信主动探
早教中父亲该如何陪孩子玩?
宝宝的能力培养关键期
如何培养多才多艺的宝宝
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做适合的事
提升宝宝自理能力游戏
1-1.5岁宝宝都该会啥了?
8件事孩子不能做太早
新生儿教育从"五觉"开始
父母重早教缺乏育儿知识
孩子听古典音乐的八大好处
9种方法增进小儿大脑智力发育
拓展婴儿社交能力的几个小妙招
提升宝宝运动能力游戏
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语言发展
早期教育是培养兴趣
孩子的智力发展离不开父亲
父母巧调教不用早教不“烧钱”
幼儿的行为和性意识有关系
宝宝游泳的七大好处
正确认识婴儿的视觉偏爱现象
促进0-6岁宝宝的触觉发展
让宝宝更聪明的七个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