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

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

2015-12-03

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知道自己有多“能”的父母,缺乏的是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知道自己有多“能”的父母,缺乏的是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否知道自己的“不能”,要比仅仅知道自己有多“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作为父母,无不希望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捧到孩子手边,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孩子的成长,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能够知道自己有多少“能”的父母是能干的父母,能够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能”的父母是聪明的父母,而能够游走于“能”与“不能”之间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实际上,父母与孩子之间除了血缘关系及养育者角色以外,在孩子成长中还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其表现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孩子的老师,二是孩子的同学,三是孩子的学生。这三种角色并不是截然分割的,常常是三位一体、并行不悖的。

虽然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所偏重,不同的家庭、不同父母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自身的能力够强而你的孩子又很钦佩你,就请做你孩子的老师;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老师,就请做你孩子的同学;如果你不想做你孩子的同学,就请做你孩子的学生。

做孩子的老师:竭尽自己的“能”在孩子的成长初期,重在做“能”的父母。孩子的成长初期是其身心全面依附于父母的时期,也是父母对其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更是父母做孩子老师的最佳时期,此时需要做一个“能”的父母,并尽自己所“能”做好孩子的“老师角色”。这既是为人父母的伟大的权利,也是高尚的义务。孩子通常是在父母的教导中以及对成年人行为的模仿中来适应生活,获得发展的。

这时候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父母既要教孩子生活的本领,也要教孩子学习的本领,还要教孩子与人打交道的本领等等。父母如果能在恰当的时机、采取恰当的方法把自己的所“能”教授给自己的孩子,则更容易促进孩子的发展。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的成长而言,无论其“得”还是“失”,都需要你的教导、指导、总结与强化。对此如果你理解得越深,实践得越扎实,就越容易取得好的效果,而且,这是智慧家教的开始,也是成为智慧父母的第一步。

做孩子的同学:思索自己的“不能”

孩子是不断成长的,当孩子成长到“心理断乳期”时,重在做“不能”的父母。此时,孩子往往会从过去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的意向,此时的父母需要想到的则是自己的“不能”。如果这时你还充当无所不能的“老师角色”,把他们’当孩子或学生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但如果你愿意做孩子的同学并和孩子一道学习一起成长,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同学关系,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毕竟,在做孩子同学的过程中,孩子所暴露出来的,是他们较为真实的一面,有利于你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引导,使他们能够从中明白生活的道理、学习的道理、做事的道理以及做人的道理。

不仅如此,父母的“同学角色”还是捕捉孩子身上闪光点、发掘其潜质的最好办法。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在做孩子的同学中,你才会更加容易地感悟到孩子的优点。对此,如果你也愿意思考与尝试,那你离智慧的父母就越来越近了。

做孩子的学生:游刃于自己的“能”与“不能”之问

在孩子的逐渐成熟期,重在游走于“能”与“不能”之间。当孩子逐渐成熟的时候,父母最好更多地做孩子的学生,适时地做一下孩子的老师,这是帮助孩

子持续发展之道。你对孩子成熟感到高兴的最好方式就是静听孩子的故事,特别是其成功的故事,一定要给孩子做你老师的机会并向孩子学习,这样可进一步激励他的成长;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则需要在倾听孩子的心事中不失时机地去做做孩子的老师,将你的人生经验以他喜欢的方式说给他听……能够在“能”与“不能”之间游刃有余的家庭教育才是智慧的家庭教育,能够在“能”与“不能”之间游刃有余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

实际上,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上述三种角色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紧密相关。根据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看法,人类历史发展有三种文化——“后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前喻文化”。虽然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些专业名词,但你很容易了解它们所蕴含的内容。“后喻文化”是指年轻人必须向成年人和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在这种文化里,年长者的经验和知识显得特别重要和必要,他们也特别具有权威。“并喻文化”是指两代人必须相互学习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上一代人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孩子们身上进发出许多值得上一代人欣赏和学习的东西。“前喻文化”指的是为了顺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紧迫需要,老一代人必须向年轻一代学习,才能保证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对于这一点,做父母的认识得越早,体悟得越深,实践得越多,就越容易开展智慧的家教,就越容易成为智慧的父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与“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好父母必知的自己能与不能”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准妈妈应该如何做联想胎教
如何培养婴儿的好奇心
婴幼儿益智必备三大要素
让宝宝能“闻歌起舞”
如何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症”?
雕刻孕美时光孕育美的精灵——摇
宝宝学习说话的四个禁区
孕妈咪早期的营养胎教
“四二一家庭”的科学胎教
孩子学才艺需要突破的观念
读书童子功
国外孩子如何过假期,你造吗?
注意!别触碰孩子的这些底线
父母该怎么让宝宝爱上刷牙?
增强好奇心8招给宝宝添乐趣
适合给宝宝讲故事的5个时间
及时开启宝宝智慧之窗
0~2岁宝宝的不同益智方案
最害孩子的12大早教误区
哪些孩子智商高?
两个气球的故事
过来人教你22个懒人胎教妙招
妈咪全方位DIY聪明宝宝
暴力动画片孩子最好少看
想玩让他玩
马云戒儿子网瘾有妙招坚决不投网
教育孩子,你需要掌握这些技巧!
积累期:奏响能力爆发第1乐章
胎教的方法——心理胎教法
提高宝贝认知能力6个飞跃
“音乐浴”开发婴幼儿智力
4种情绪胎教让宝宝更聪明
孩子哭闹怎么办爸爸妈妈该如何应
9个月宝宝早教游戏
如何发掘孩子的优势素质
12个月宝宝适合玩什么玩具
儿童智力开发宜早不宜迟
你真的会陪宝宝玩游戏吗?
孩子的大脑是个大硬盘
如何提高孩子的音乐记忆力
家庭的关系不和谐会给孩子带来什
蒙氏胎教:胎宝贝性格训练2法
多动症宝宝该如何判断
5步骤让孩子成为“礼貌好宝宝”
帮助宝宝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3招应对家中熊孩子的没大没小
教孩子学会阅读有妙招
2个月宝宝早教游戏
打招呼,宝宝你可以慢慢来
小编说早教:问题宝宝—逻辑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