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孩子VS惯孩子观点大PK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管孩子VS惯孩子观点大PK

管孩子VS惯孩子观点大PK

2015-12-03

现在,各种育儿观念百花齐放,支持者都不在少数,对于教育孩子来说,也从来没有什么固定模式,适合的就是正确的,但有时各种观点难免发生碰撞,比如孩子是该管还是该惯?

孩子到底是管出来的,还是惯出来的呢?相信每家都有每家的说法,只是,这里的惯,可不是“娇惯”的惯,而是指“习惯”的惯哦。管跟惯,到底哪个更好呢?不妨先来看下各位家长的观点大PK吧。

一、管孩子VS惯孩子观点大PK

1.管方:孩子该管

对孩子到底要不要管束的问题一直是教育中的头等大事,俗话说了:“没有规矩怎么成方圆”,俗话还说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所以说了,严格管教才是教育的基本,必要的时候就得对孩子“武力相助”,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不会没有规矩,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学会遵守秩序。

2.惯方:孩子该“惯”

楼上的观点是否有点太OUT了?人家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还说了呢:“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没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只靠管,那岂不是事倍功半?首先给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那才是成就孩子的最好办法呢。

3.小编观点:

其实,以上两种观点,小编都不排斥。但要说哪一个更合理,小编还是偏向于后者,是这样的:

管,是必须的,孩子天性自由散漫,如果不加以限制和管教,任其发展下去可不一定都是向着好的方向。但是这种管应该是在尊重孩子的意愿、兴趣前提下,当管则管,不当管则免,而且管孩子并不等同于打骂、训斥孩子,而是循循善诱的教导。给孩子适度的自由,不对孩子过分严苛、约束,更不要阻止孩子漫无边际的想象和自主的行动,让孩子顺应天性成长。

惯,好习惯养成之后,的确有“一劳永逸”之效。依照这个推论:多次重复的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而性格最终决定人的命运。这样看来,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就真不是一件小事了。

二、好孩子原来都靠“惯”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爸妈要问了:不是说惯不好吗,为什么好孩子都要靠惯呢?其实,此“惯”非彼“惯”,这个“惯”指的并不是娇惯,而是习惯,好习惯!

好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益,因为习惯是伴随着一生的,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1、好习惯可以开发孩子潜能

对孩子来说,不管是生活还是做事,好的习惯是最节约时间和节省精力的方式了,能让孩子把精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至于被其他事情所干扰,专心地发展潜能。比如说,孩子喜欢玩游戏和探索新事物,可是却缺少收拾整理物品的习惯,他可能就会因为东西杂乱无章而着急,需要用的东西却总也找不到,等找后也没有兴趣了。所以,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哦。

2、好习惯是孩子的最好礼物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不只是为了让他们成才,最重要的是为了孩子成人,比如有的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人见人爱。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作为爸妈,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把这份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假期其实是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学习习惯的绝好机会哦。具体要怎么培养呢?下面小编就要给你支招了。

三、战胜散漫 给孩子一个好习惯

无论是“管”还是“惯”,争议的焦点就在于孩子的散漫上。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呢?

习惯就是由多次重复的行为形成的,所以要想培养出好习惯,就得从平时的行为抓起。作为爸爸妈妈,最主要的就是想办法利用时间对孩子进行好习惯的管理和引导。不妨让孩子学会以下几招吧:

1、学会统筹安排

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明确详细的日常计划,比如从早晨起床到去幼儿园,这期间有多少事情要做。从上课到放学,这中间有多少事情要做。从幼儿园回到家以后有哪些事情要做,都列成一个详细的计划。因为孩子自我约束力差,所以刚开始就要从硬性地规定开始,等孩子慢慢养成习惯后,他就会自觉地去做这些事,不用这样费力了。

2、细化重大事情

孩子做事情拖延、没有计划性,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做完这件事情之后,下一步该怎么办?为了打发时间,为了让自己现在有事情可做,他们就只有拿着眼前的事情拖延。要改变孩子的这种现状,就可以学着把目前的重大事情细化,分成每个小步骤,一步一步地去操作。比如孩子要去画画,可是却不知道准备哪些物品,爸爸妈妈可以教孩子先把需要的东西准备好,画笔、纸、橡皮,之后再一步步地进行。事情细化后,实行各个击破,就会让孩子觉得有目标性,完全起来也不会太难。

3、学会马上就做

如果孩子想要做成一件事,那就不能只是幻想、光说不做,而是要看准了事情后,马上就去实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把“现在”看成是做事情的最佳时间——不拖不延,雷厉风行,如果连这一步都没有做到的话,那么所有的事情都是浮云。

4、不断挑战自我

很多孩子都能意识到自己的惰性,有时也会头脑发热地想要改变自己,并且当下的热情很高,可是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打退堂鼓。特别是在没有取得显著效果时,更容易松懈下来、半途而废。所以,爸爸妈妈要鼓励孩子不断去挑战自我,把孩子每天的进步都看在眼里,说在嘴上,孩子是最容易受影响的群体,只要爸妈愿意去夸他,他一定会用加倍的努力来还报答爸妈。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他的个性去进行教育,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你的方法,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个慢性子的人,那也不要怪他散漫,只要他没有因为慢而耽误重要的事情,只要他没有触犯到原则的话,那就随他去吧,别太苛求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与“管孩子VS惯孩子观点大PK”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管孩子VS惯孩子观点大PK”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让孩子注重打扮究竟好不好?
七种游戏培养l~2岁宝宝的观察
0-3岁宝宝,可以给的10种奖
父母6举动养出胆小娃
走出“听话”教育的误区
4种方法,改变宝宝固执行为
一岁宝宝可以有的8大“坏”习惯
孩子哭泣倾听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
别看扁捣蛋孩子暗藏7大潜能
各年龄段宝宝必须学做的事
避免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模仿是宝宝最初的学习
怎样炼就孩子坚强的意志
脾气坏的孩子智商更高?
孩子的自信心被什么打击
最有利孩子成长的7大早教法
请大声赞美孩子的交往能力
八招教你预防宝宝发脾气
如何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美国孩子必须学习的22条礼貌礼
国外早教典范,你学到了吗?
培养孩子好行为的策略
如何对待宝宝的独占行为?
处理宝宝发脾气的方法
如何让“夜哭郎”变成安睡宝
不良走路姿势影响大脑健康
多动症的儿童大脑更辛苦
容易让父母误解的孩子行为
宝宝爱生气妈妈巧应对
孩子为什么越打越犟
通过交往促进孩子行为发展
家长请淡定别当众骂孩子
让宝宝的听力更灵敏的方法
怎样纠正孩子乱发脾气的坏习惯
宝宝为什么拉扯头发
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
1岁注意培养孩子行动的意欲
科学拥抱宝宝的学问
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给婴儿拍艺术照危害多
宝宝为何口水泛滥
处理宝宝发脾气置之不理最有效
让宝宝展开笑脸的十种方法
2岁前是改善儿童贫血的关键时期
让BB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正确对待孩子好动,多玩无妨
困惑:宝宝“偏心”为哪般?
怎样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婴儿每天“散步”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