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种老人才适合带孙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这10种老人才适合带孙子

这10种老人才适合带孙子

2015-12-03

隔代教育,一直是现代生活生态的主旋律。隔代教育即老人帮上班族们带孩子,虽说老人在带孩子方面有经验,而且他们更周到细心,但是老年人的心态跟年轻人不一样,副作用也同样明显。下面这篇文章,告诉您这10类老年人才适合带孙子。

隔代教育大多失败 只有30%成功

身为80后的年轻爸爸,李伟似乎已经从2岁的儿子身上看到了一些问题。他儿子在6个月大时被送到妻子的家乡哈尔滨,由姥姥姥爷看管,他和妻子每隔一、两个月去看儿子一次。李伟最近发现,本应很调皮的儿子比同龄人“蔫”,胆小,不合群。李伟分析,“是不是和老人对孩子的溺爱有关,老人对孩子的过度袒护和孤立导致他自理能力与交往能力很差。我们已经决定,不管以后多苦,等他3岁时就把他接回来。”

“中国人有隔辈带孩子的传统,但现代研究发现,隔辈带孩子的成功率不超过30%。”孙云晓指出,调查发现由于溺爱,隔辈带出来的孩子一般存在娇生惯养、任性、肥胖等问题,并容易给孩子带来人格缺陷。岳文昊也强调,0至6岁孩子的学习特点是模仿,而老人一般动作迟缓、思维慢而偏激,这些都会“传染”给孩子。

赵晓刚也意识到老人的教育方式、说话方式等方面确实有些问题。“比如我们教育小孩要懂礼貌,老人会认为只要孩子不被欺负就行。”

孙云晓对此提醒,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一致性,孩子的父母和长辈在孩子的教育管理方面应多沟通并形成共识,以免发生冲突让孩子不知所措。此外,不管是否隔辈带孩子,代理监护人都不要频繁更换。

这样的老人最适合带孙子

1、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

2、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偏差。

3、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酗酒。

4、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5、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

6、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

7、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8、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9、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10、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这10种老人才适合带孙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这10种老人才适合带孙子”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三个方法应对孩子当众发脾气
家长导致孩子长不高的坏习惯
支招解决宝宝鼻子不通气
宝宝独立能力的培养方法
叛逆宝宝的教育方法
外向的孩子智力开发的注意事项
如何发展孩子的玩商
联想胎教对孕妇有什么影响
让孩子养成爱动脑的习惯
运动胎教有什么好处
如何应对生气的孩子
孩子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培养秘诀
妙招巧对叛逆宝宝
帮助宝宝智力发育的色彩
让孩子吃苦的好处多多
如何教孩子学会收拾玩具
批评孩子时最忌讳哪些行为
孩子“人来疯”,家长怎么应对
如何应对吃饭坐不住的孩子
怎么解决孩子怕吃苦
教孩子环保我们该这么做
教你轻松搞定熊孩子!
哪些迹象能看出孩子已宠坏
不听话宝宝的行为表现
从小培养宝宝爱惜物品
音乐学习方法让宝宝更聪明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注意事项
这些习惯让孩子受用一生
如何缓解宝宝破坏性的行为
宝宝为什么打人,怎么纠正
孩子的习惯培养不容忽视
营养胎教至关重要
孩子怕打雷应正确应对
胎教故事好处多多
宝宝的隐藏潜力,有多少是你不知
使尊重孩子成为一种习惯
怎么让宝宝拥有健康洁白的牙齿
正确分辨孩子行为的好坏
爱笑的宝宝该怎么培养
巧招应对宝宝“粗口”
让宝宝远离磨蹭
任性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何让贪玩的孩子自觉写作业
孩子的心理世界你需要了解
环境胎教对胎儿有何影响
宝宝的恶习有哪些,该怎么纠正?
为什么孩子没有礼貌
父母智斗脾气王
别让承诺伤害到孩子
如何应对活泼过度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