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之路不容易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精英之路不容易

精英之路不容易

2015-12-03

美国、加拿大也有超前教育,也有择校、学区房。区别仅仅在于个性发展下的需求多样化,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考虑让孩子挤入精英阶层。想当精英的孩子,有些很中国。

出国前,就从各种渠道得知国外的教育很宽松。因为宽松,很多身在国外的妈妈担心孩子的前途。也因为宽松,很多不堪国内重负的妈妈把孩子送到国外。

从对近几年安妮在加拿大公立学校的上课时间和作业上看,国外孩子的确比中国孩子轻松太多。这轻松的背后,实际上体现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北美公立教育的核心目标是针对全体孩子的公民教育,并不是培养精英。另一方面,即使想做精英,也要从金字塔基座开始,从学做社会人开始,这是整个社会对精英的基本要求。

对于想成为精英的孩子,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挤进公立教育的天才计划(GiftedandTalentedEducation),也有人称为资优班。这个计划在美国是被立法确认的,但是在各州的实施方法不尽相同。有的一年级就开始选拔,有的三年级才开始。

而从加拿大的情况看,因为安妮当时上学的时候年龄小,我们没有太关注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小升初阶段,因为有朋友的亲身经历,所以知道温哥华公立教育体系的Minischool还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计划中,有的侧重于领导力;有的侧重于艺术;有的侧重于科学。其中就有提前两年毕业直接升入UBC(温哥华的卑诗大学,加拿大一流大学)的项目。而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听朋友介绍,天才计划的选拔则更普遍,华人孩子的入选率也非常高。

关于选拔的具体标准,没有对外的资料,推荐的老师和被选拔孩子的家长都没有任何可参照的复习标准。题目完全是开放的、不需要复习的,自然状态下的进行。而有一种说法是,它与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关联。考察的不是现有知识,而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这一计划,感觉亚裔尤其是中国家庭还是比较看重的,但是白人家庭则有些会拒绝去参加。说到原因,也许就是大家对精英的理解不同。白人家庭往往更看重个人兴趣,并不单纯依仗于学业上的成就。我们所认为的名校与高学历对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来讲并不值得花费特别大的代价去争取。

比如同样是去美国的常春藤大学,华裔或者其他亚裔家庭只要能申请到很少有放弃的。但是很多老外家庭则会算经济账。有些孩子会自己选择上两年社区大学最后两年转入藤校这种方式来减轻学费压力。

除了公立教育的天才计划,更多有经济基础的家庭会选择私立学校。在北美,公立教育是免费的,但是私立教育费用昂贵。一般好的私立学校的学费每年要在3万美元以上。而美国和加拿大普通人的年均工资也不过如此。除此之外,要想成为精英,各种才能方面的培训必不可少。这方面每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一般的白人家庭即使重视教育,但是不会倾家荡产、放弃全家人的生活需求去供孩子读书。尤其是一般家庭都是两三个孩子,全部上私校对普通工薪阶层家庭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有些家庭会选择小学阶段上公立学校,然后等到中学开始,看孩子确实有这方面的潜力,再送去私校。这也是安妮在温哥华上学的时候一位白人同学家庭的选择。因为当时,他们家的姐姐马上要小学毕业。据孩子的父母讲,他们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方式。

如果孩子既上不了私校也无缘天才班,要想让孩子有个好未来,很多家庭采取的方式也是好的公立学校加课外班的形式。北美公立学校的排名一直是重视教育的家长们,尤其是亚裔家长们关注的数据。著名的补习学校——公文学校也很流行,其主要生源是亚裔孩子。而很多从大陆出去的孩子,一般还把国内的奥数题拿过去训练,希望通过数学赢得优势。

近些年美国、加拿大因为移民的大量增加,整个社会教育分化的趋势特别明显。亚裔尤其是中国孩子集中的社区,学校的排名明显上升,这给本国白人家庭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非裔、拉美族裔等集中的区域,则普遍对学业重视程度不够。不同的目标导致学生的分化非常严重。同样的北美教育,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也和这个有关系。

记得几年前网上曾经流传一份多伦多某小学公布的数据,根据目前在校学生的学业情况预测未来的收入状况,其中最高的是中国孩子,被预测在年均收入8万加币以上,而最低的族裔则在3万以下。

我看北美精英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分阶层的教育。不同阶层的人要求不同,所以整个社会对精英尤其是对于通过读名校跻身精英行列并没有形成全社会的迫切和焦虑。

有人说北美的教育是愚民政策,说他们让不同阶层的人都觉得自己过得不错。基于这样一种社会氛围,非常多的普通老百姓关心的是,哪个职位出来工作会稳定些、工资会高些、保障会好些。那些不打算上大学的孩子,拥有在社会上立足的技能是他们的目标。而从社会环境上来说,蓝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比如一些蓝领技术工人的收入比白领还要高。所以,有白人妈妈就说:“我的儿子将来能当上公交车司机我就满意了。”这样的岗位,不需要大学本科的学历,自然大家也没必要去争取那15%的精英名额。

因为名校招生看重团队精神、看重发自内心的兴趣以及追求兴趣过程中的坚持与忍耐、看重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价值观,这些和学业成绩同等重要。所以孩子们在通往精英之路上必须兼顾与平衡。也因此,很多人觉得北美的好高中就像炼狱,花不多的时间拿到优异的学业成绩是前提,剩下的时间则要有各种拿得出手的特长和社会活动经历。在这种评价标准之下,能跻身名校的孩子往往是身经百战,继续适应高强度的名校大学生活才有可能不被淘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精英之路不容易”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精英之路不容易”还看
婴幼儿马牙不属于病态
宝宝学爬要掌握的要点
父母要多为宝宝交友创造机会
爸爸哄宝宝的10高招
10条建议帮助宝宝学走路
猜你喜欢
聪明的宝宝该如何培养?
孩子一个都不能少的5种品德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恰当方式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的10大妙招
宝宝的逆向思维从小培养
平息孩子愤怒的5大妙招
世界闻名的4大教育原则
八大方法塑造高情商宝宝
激励孩子成长的62句话
让宝宝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些玩具开启婴幼儿智力
宝宝入学前应该做什么准备
要如何引导培养孩子的情商
任性孩子的教育方法
宝宝最不愿做的16件事
宝宝不可或缺的10种生活技能
有哪些沟通方式不利于宝宝健康成
十件事提高孩子自信心
宝宝的嫉妒心理该如何消除
父母常犯的育儿错误有哪些
孩子的品质要如何培养
有助于宝宝的智能的5种运动
教会宝宝跳舞的三大妙招
何为正确的早教
孩子的素质教育该如何进行
孩子成长历程中应该避免6种不良
哪些类型的妈妈最讨宝宝喜欢
怎么让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打造乐观宝宝10个妙招
你知道逆向关怀是什么吗?
怎样做能搞好引导孩子的求知欲?
13个培养聪明宝宝的细节,须注
教你轻松教育孩子的5个方式
培养孩子性格发展不容忽视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六字真言”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训练孩子记忆的好方法推荐
成长中给孩子多点鼓励
开发宝宝的自然智能,我们该怎么
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该怎样培养和
了解宝宝观察力的3个特点
让宝宝口齿伶俐的8大方案
宝宝细微观察能力如何培养
情商和智商哪个更重要?
培育宝宝思维有何意义
培养有独立意识宝宝的六个法则
细数早期家庭教育误区
教导宝宝懂礼貌的小窍门
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