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之路不容易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精英之路不容易

精英之路不容易

2015-12-03

美国、加拿大也有超前教育,也有择校、学区房。区别仅仅在于个性发展下的需求多样化,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考虑让孩子挤入精英阶层。想当精英的孩子,有些很中国。

出国前,就从各种渠道得知国外的教育很宽松。因为宽松,很多身在国外的妈妈担心孩子的前途。也因为宽松,很多不堪国内重负的妈妈把孩子送到国外。

从对近几年安妮在加拿大公立学校的上课时间和作业上看,国外孩子的确比中国孩子轻松太多。这轻松的背后,实际上体现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北美公立教育的核心目标是针对全体孩子的公民教育,并不是培养精英。另一方面,即使想做精英,也要从金字塔基座开始,从学做社会人开始,这是整个社会对精英的基本要求。

对于想成为精英的孩子,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挤进公立教育的天才计划(GiftedandTalentedEducation),也有人称为资优班。这个计划在美国是被立法确认的,但是在各州的实施方法不尽相同。有的一年级就开始选拔,有的三年级才开始。

而从加拿大的情况看,因为安妮当时上学的时候年龄小,我们没有太关注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小升初阶段,因为有朋友的亲身经历,所以知道温哥华公立教育体系的Minischool还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计划中,有的侧重于领导力;有的侧重于艺术;有的侧重于科学。其中就有提前两年毕业直接升入UBC(温哥华的卑诗大学,加拿大一流大学)的项目。而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听朋友介绍,天才计划的选拔则更普遍,华人孩子的入选率也非常高。

关于选拔的具体标准,没有对外的资料,推荐的老师和被选拔孩子的家长都没有任何可参照的复习标准。题目完全是开放的、不需要复习的,自然状态下的进行。而有一种说法是,它与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关联。考察的不是现有知识,而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这一计划,感觉亚裔尤其是中国家庭还是比较看重的,但是白人家庭则有些会拒绝去参加。说到原因,也许就是大家对精英的理解不同。白人家庭往往更看重个人兴趣,并不单纯依仗于学业上的成就。我们所认为的名校与高学历对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来讲并不值得花费特别大的代价去争取。

比如同样是去美国的常春藤大学,华裔或者其他亚裔家庭只要能申请到很少有放弃的。但是很多老外家庭则会算经济账。有些孩子会自己选择上两年社区大学最后两年转入藤校这种方式来减轻学费压力。

除了公立教育的天才计划,更多有经济基础的家庭会选择私立学校。在北美,公立教育是免费的,但是私立教育费用昂贵。一般好的私立学校的学费每年要在3万美元以上。而美国和加拿大普通人的年均工资也不过如此。除此之外,要想成为精英,各种才能方面的培训必不可少。这方面每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一般的白人家庭即使重视教育,但是不会倾家荡产、放弃全家人的生活需求去供孩子读书。尤其是一般家庭都是两三个孩子,全部上私校对普通工薪阶层家庭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有些家庭会选择小学阶段上公立学校,然后等到中学开始,看孩子确实有这方面的潜力,再送去私校。这也是安妮在温哥华上学的时候一位白人同学家庭的选择。因为当时,他们家的姐姐马上要小学毕业。据孩子的父母讲,他们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方式。

如果孩子既上不了私校也无缘天才班,要想让孩子有个好未来,很多家庭采取的方式也是好的公立学校加课外班的形式。北美公立学校的排名一直是重视教育的家长们,尤其是亚裔家长们关注的数据。著名的补习学校——公文学校也很流行,其主要生源是亚裔孩子。而很多从大陆出去的孩子,一般还把国内的奥数题拿过去训练,希望通过数学赢得优势。

近些年美国、加拿大因为移民的大量增加,整个社会教育分化的趋势特别明显。亚裔尤其是中国孩子集中的社区,学校的排名明显上升,这给本国白人家庭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非裔、拉美族裔等集中的区域,则普遍对学业重视程度不够。不同的目标导致学生的分化非常严重。同样的北美教育,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也和这个有关系。

记得几年前网上曾经流传一份多伦多某小学公布的数据,根据目前在校学生的学业情况预测未来的收入状况,其中最高的是中国孩子,被预测在年均收入8万加币以上,而最低的族裔则在3万以下。

我看北美精英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分阶层的教育。不同阶层的人要求不同,所以整个社会对精英尤其是对于通过读名校跻身精英行列并没有形成全社会的迫切和焦虑。

有人说北美的教育是愚民政策,说他们让不同阶层的人都觉得自己过得不错。基于这样一种社会氛围,非常多的普通老百姓关心的是,哪个职位出来工作会稳定些、工资会高些、保障会好些。那些不打算上大学的孩子,拥有在社会上立足的技能是他们的目标。而从社会环境上来说,蓝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比如一些蓝领技术工人的收入比白领还要高。所以,有白人妈妈就说:“我的儿子将来能当上公交车司机我就满意了。”这样的岗位,不需要大学本科的学历,自然大家也没必要去争取那15%的精英名额。

因为名校招生看重团队精神、看重发自内心的兴趣以及追求兴趣过程中的坚持与忍耐、看重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价值观,这些和学业成绩同等重要。所以孩子们在通往精英之路上必须兼顾与平衡。也因此,很多人觉得北美的好高中就像炼狱,花不多的时间拿到优异的学业成绩是前提,剩下的时间则要有各种拿得出手的特长和社会活动经历。在这种评价标准之下,能跻身名校的孩子往往是身经百战,继续适应高强度的名校大学生活才有可能不被淘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与“精英之路不容易”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精英之路不容易”还看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家长必备功课你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
宝宝不爱去幼儿园竟然是因为这个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
猜你喜欢
孩子5岁前必学的7件事
培养宝宝仪式感,从过生日开始
比起打骂,这种暴力更伤孩子的心
家长这样做,宝宝认字超高效!
右脑开发的16则亲子游戏
早教的五招识字方法,招招对症下
关于性教育该这样对孩子说
家长这样做,才能培养内心强大的
5种识字游戏让宝宝快乐认字!
假期给孩子报兴趣班?这份攻略请
看完这篇文章,给孩子报兴趣班再
培养注意力的10种小游戏
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被惯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
亲子共读要坚持多久?如果可以请
爱孩子,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21种躺着跟孩子玩的游戏,赶紧
亲子沟通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
这12种小游戏,让孩子彻底爱上
给宝宝进行特长教育,切记避开3
这样陪宝宝玩有益心智成长
为了孩子,你得离TA“远”点
怎么培养孩子画画的天赋?避开这
想要孩子顺利分房睡,家长应避免
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必要砸钱上兴
孩子不和你说心里话?你需要这6
宝宝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
训练2-3岁宝宝的精细动作的小
亲子关系影响子孩子的一生
好家长,温柔对待孩子的慢成长
家庭教育中必知之宝宝的小秘密
下雪天!把握让孩子变聪明的好机
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
爱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
陪娃很花时间?它决定孩子的幸福
赢在起跑线,可是起跑线在哪儿?
10个小游戏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家长要遵守的七大教养守则
拒绝孩子别说“不”,说“可以”
经常被拥抱的孩子更聪明
无条件的爱是培养孩子道德的最佳
适合居家玩的五种亲子游戏
孩子虽小,安全教育不可少
父母不会沟通,可能会影响亲子关
怎么为宝宝选择适合的书籍?
玩具也致命?这些玩具别给娃玩!
语言能力培养:对话比说话更有效
父母的说话语气决定家教成败
亲子共读有很多争议?你是哪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