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发烧的11个误解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长对发烧的11个误解

家长对发烧的11个误解

2015-12-02

孩子发烧了!这个时候,不少父母都会焦急万分,马上让孩子吃药或者上医院。近日,美国健康儿童组织官方网站刊文指出,父母对孩子发烧存在许多误解,美国克罗拉多儿童医院的专家们对此进行了解读。

误区1:孩子感觉发热就是发烧了。事实:儿童感觉到热的原因有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都会使身体发热。但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当以上原因被排除时,如果孩子仍感到发热或不舒服,则有80%的可能是真的发烧了。以下是量体温时的发烧标准:肛门、耳朵或颞动脉:38℃及以上;口腔:37.8℃及以上;腋窝:37.2℃及以上。

误区2:发烧对身体有害。事实: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普通发烧(37.840℃)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误区3:发烧会烧坏大脑(发烧超过40℃是危险的)。事实:发烧合并感染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里)

误区4: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事实: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汤亚南指出,即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所以家长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以防误吸造成窒息。

误区5:热性惊厥是有害的。事实: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它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它也不会令儿童有更大风险。但是在下次发烧时,可能会有复发倾向。如果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误区6:治疗发烧必须吃药。事实:只有发烧在引起不适时才需要治疗。北京儿童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董丽娟说,通常孩子的体温未达到38.5℃时,是不用进行处理的,多喝水就可以。但如果孩子精神不佳、哭闹、脸色苍白发灰,就需要治疗。

误区7: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高。事实:这是错误的。大脑内有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即便是后者,身体也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误区8:体温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事实: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误区9: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事实: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10: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事实: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但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病得很厉害。那么病因可能会比较严重。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刘春阳说,小部分的重症发热会出现没有精神、服药后发热症状仍然持续不退,以及面色发灰等现象。

误区11: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烧。事实:在这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它一般会在下午和傍晚时达到最高点。而低烧的真正范围是37.839℃。

最后,请记住,发烧是个好事情,它能帮助孩子摆脱感染。请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家长对发烧的11个误解”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长对发烧的11个误解”还看
培养乐观宝宝的3个"关键"
把孩子关在家里的不利影响
父母最好不要说反话?
五妙招巧应对爱顶嘴宝宝
培养会说话的孩子不难
猜你喜欢
“放养教育”教育的回归
家教体验:寒假是亲子关系“修复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
专家:春节育儿莫轻四个细节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父母要真正走入孩子心里
王雅明:1岁前的早教机构怎么选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宝宝早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晚点上学,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只为春节露两手2岁宝宝“狂”背
小心兴趣班认孩子没了兴趣
专家断十大婆媳育儿家务事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王雅明:家长怎么配合幼儿园的蒙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父母通病!和宝宝说话五大忌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早教的3大误区,你知道吗?
王雅明:孩子胆小怎么办呢?
警惕“独二代”的教育误区
解析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王雅明:怎么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十种溺爱方式毁掉孩子一生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1岁前宝宝智慧教育大行动
谁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宝宝犯错时,别让教育也犯错!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急脾气慢性子,不同性格教育法!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王雅明:早教班宝宝不配合老师
新研究“三岁看大”确有其事
婴儿外部刺激并非越多越好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王雅明:宝宝变得不爱说话了?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王雅明:特好动的孩子怎么管?
规划早教平凡中见真知
培养入眠好习惯同房不同床
对宝宝谈钱父母之“三不要”
早教“软肋”:仅4%父亲参加教
自信的女孩更漂亮
时尚育儿:情商第一智商第二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