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

“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

2015-12-02

在书店琳琅满目的育儿书架上,关于如何做个好妈妈的读物越来越多,相对而言,爸爸的角色则成了一个差点被人遗忘的存在。可以说,育儿正在成为母亲的专利,很多父亲似乎也默认了这个事实,索性成了被动参与的角色甚至“甩手掌柜”。

然而,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一个父亲缺位的家庭里,孩子的社会化和性格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在家庭育儿过程中,父亲对自身角色的承担非常重要,参与家庭育儿应该成为父亲的必修课。

“甩手爸爸”的几个认识误区

当“父亲角色淡出”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这些“甩手爸爸”也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苦衷。只是非常可惜的是,种种理由表明,他们的“甩手”,说到底还是认知误区“惹的祸”。

——“我工作太忙,顾不上孩子”

恐怕这是“甩手爸爸”最理直气壮的挡箭牌了。事实情况却是,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所需投入的时间量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恰当的参与方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且,许多时候,参与育儿并不需要特别的时间,比如,性别角色示范、对家庭责任的担当等,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当爸爸的脑子里绷上这根弦,即使百忙也可以做到力所能及的参与。

——“我文化层次低,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

也许是出于内心深处的爱,很多学历比较低的爸爸生怕自己浅薄的知识耽误了孩子的成长,索性“甩手”。殊不知,孩子的教养并不仅仅包括智力开发活动,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孩子的健康养育、习惯养成、社会性发展等甚至来得更为重要。教孩子知识是一种育儿行为,带孩子在广阔的草地上奔跑、让孩子骑在脖子上感受更高处的视界、给孩子示范一个良好的健康习惯等,这些看似没有什么“知识含量”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参与。

——“孩子不缺人带,不差我一个”

持这种观念的爸爸似乎认为,孩子只要有人养大就行了,他的角色是可有可无的。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要知道,孩子虽然是个生物体,却有着社会性的一面,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他还担负着艰巨的社会化任务,他需要学习规则、积聚探索外界的力量、建立性别认同、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父亲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仅仅表现在父亲对性别社会化的直接影响,而且父亲作为男性,其许多特殊的育儿方式可以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这些都不是母亲所能替代的。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缺少了来自男性的影响,那么他的成长就难以获得充分的能量。

——“我和老婆有约定,我负责赚钱,她负责打理孩子”

家庭的责任或许是有边界的,育儿行为却不是处处都有边界。孩子的营养、健康护理可以明确地由一个人负主要责任,一旦关涉孩子的心理发育、家庭育儿氛围的创设等内容,妈妈一个人就可能孤掌难鸣了,因为这些都是需要爸爸配合的工作。比如,妈妈出于孩子成长的考虑,想给孩子一个有教育性的家庭环境,但爸爸觉得这不关他的事,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就是失职之举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与““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还看
好品味是最好的家教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离异孩子的教育要点
惩罚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你真的会表扬孩子吗?
猜你喜欢
几个方法教你解决孩子顶嘴
哪些决定这宝宝的性格
让宝宝喜欢喝水的秘诀
提高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好方法
让孩子遵守礼仪规矩该怎么做?
几个妙招教你培养宝宝自信心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爱插嘴?
帮宝宝转变性格的几个妙招
从小培养宝宝学会宽容
教宝宝学习画画的方法
独生子女存在哪些弱点
正确教育性格固执孩子的小方法
儿童心理障碍问题须正确应对
哪些习惯能造就儿童的自信心
孩子的心理问题应对有法
哪些外因导致儿童心理出现问题
孩子的“三分钟热度”要怎么纠正
家庭暴力的危害性你知道吗?
浅析宝宝的害羞心理
宝宝有了坏情绪父母该怎么处理?
温暖的孩子要怎么培养?
应付逆反宝宝要有技巧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孩子怕生的心理要怎么克服?
如何根据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孩子的攀比心理须克服
孩子的几种坏习惯不容忽视
对待孩子童年的创伤,家长该怎么
孩子的特质培养不容忽视
幼儿的心理问题有什么特征,该怎
引导宝宝走上探索之路的巧妙之法
浅析宝宝性格特点
培养坚强孩子有技巧
让宝宝有自我保护意识该怎么做呢
宝宝的嫉妒心理须正确引导
让孩子远离强迫症,父母该做什么
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哪些表现能看出孩子过分依赖父母
宝宝情感的需要不容忽视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语言能力倒退
如何进行幼儿心理教育
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性
独生子女会有哪些心理偏异
给孩子树立榜样的注意事项
儿童心理异常问题须重视
怎么应对孩子爱争宠?
父母需重视的五种高危性格
浅谈任性宝宝的心理需求
孩子学芭蕾舞的好处与坏处分析
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