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

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

2015-12-02

这是两代人的记忆,弄堂的散养生活遇上高楼的“林妹妹”生活,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碰撞?我们在探析“宅童”背后原因的同时,不能一味地将拳头指向家长。我们应该更理性地看待:“宅”也许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片段,而更需要我们关注的也许是这个社会的环境,以及如何给圈养的孩子们更多自由。

散养爸爸和圈养儿子:恨铁不成钢

“我曾经带着一帮小孩子一起去卢商或卢工拣牌子、钩币、霸机;偷偷溜进卢湾电影院的后门去蹭免费电影;把附近17路电车上所有的灯泡悄悄拆下来做手电筒白相……”这是电影《海上传奇》中陈丹青的一段自述,陈丹青还详细描述了他的童年弄堂生活:住在同一弄堂里的孩子们都会有一个孩子头,被称为“大王”。每一条弄堂都有一个大王,这个大王会带领本弄堂的孩子和别的弄堂的孩子“抢地盘”。

这些存留在上一辈人脑子里的美好回忆,成为了很多00后、90后甚至80后没办法想象的事情。刘洋,一名70后父亲,在家排行老大,他虽然没有陈丹青这么野,但也有些疯癫的小回忆:比如夏天乘凉时,和邻居家的孩子弹弹珠子,又或是香烟牌子。

“香烟牌子的玩法很有意思,一是‘刮’,二是‘飞’。‘刮’是将一张香烟牌子放在地上,用另一张把它刮翻,或贴地刮(插)进地上那张。谁把香烟牌子刮得翻身或插进地上那张,谁就是赢家。‘飞’是每人将手中的香烟牌子依次贴在墙上,手一松,让它自由飞落下地,谁的飞得远,谁是赢家。”对刘洋来讲,弄堂里最开心的就是白相、奔!每个弄堂里面一定有一个最狠的的男孩——在一群男孩中,他最厉害,最有号召力,人缘也最好,而刘洋就是这号人物。在刘洋看来,这种生活帮助他养成了事业上的霸气以及领导力。

长大之后搬进了商品房,弄堂生活离刘洋也越来越远,他有了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孩子。但关于如何教养孩子,刘洋和妻子的争吵从没有间断过。比如刘洋希望孩子能像自己一样,散养在外面,而妻子则觉得不安全。

周末,刘洋提出带孩子出去踢踢球,却被妻子驳回,“踢球,又不算什么课,万一踢了脚受伤,小孩受苦不算还落下课程。”而且妻子连酱油都不让孩子出去买,理由是“超市在马路对面,多危险,万一出事怎么办?”刘洋想到自己儿时打酱油打到酱油瓶不知所踪,结果被老爸敲“麻栗子”的事,默默地出了门。在刘洋看来,孩子除了成绩好,其它什么都不行,特别是性格绵软,让他有点恨铁不成钢。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告诉记者,很多父母出于安全考虑希望孩子“宅”在家;但外出活动虽然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却扩展了孩子的视野,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交际能力等,因此在他看来,“宅”在家里,是不符合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的。

教你玩俱乐部:玩也是一门学问

关于儿童“宅”的现象,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陈沪铭在很早就留意到了,因此他在两年前创办了“教你玩俱乐部”。陈主任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家长,还包括一些管理者都在抱怨:我们的孩子没有时间玩!我们不妨进行反向思维,我们的孩子会玩么?有一次在少年宫,陈主任看到许多孩子参加完活动,在等待家长来接的时候,只会坐在一边拿着游戏机玩。他说:“给你们几副乒乓板,你们打打乒乓。”孩子们不会玩,于是他就想到了搞这个俱乐部。

两年时间里,“教你玩俱乐部”从原先几十个学生,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个。有些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都跟着一起参加兴趣项目。如今,受欢迎的项目已经差不多有十几个了,比如扯铃,滑板,魔方,花式足球,杯叠杯,花式篮球,武术,还有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在平时接触交流中,陈主任认为,中国很多家长都对玩存有误区,总认为玩会浪费很多学习时间,却忽视了玩一样能给人带来很多启迪,“我一直觉得自然就是素材。”

“在幼儿园时,女儿要表演节目《大老虎来了》,但是手的动作始终不对。周日,我就骑着自行车带她到动物园去。虽然骑车要一个多小时,但是却可以利用这一个多小时,带着女儿边骑边看边说,这样的一段路不仅有说有笑,而且拉近了父女之间的距离。我还记得女儿上小学时要写一篇作文《苏州河变了》,我说:‘苏州河变了,原来是怎么样,现在是怎么样?’但是女儿的脑中没有这个概念,口说无凭,于是周六我就骑自行车带女儿去苏州河绕了一圈,回来后又费心查了查以往的河道资料,最后那篇文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女儿对作文的兴趣也大大提升了。”说起女儿小时候的散养经验,陈沪铭记忆犹新,如今女儿已是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了。

当然,陈沪铭也承认,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一定要多一些平台吸引孩子来参与,而且不能太功利。比如现在的草地比原来多,但都是“我怕踩,我很疼”,孩子也不能进去活动。那么能否多一些草地,让孩子真正走进去?以前踢足球可以到人民广场,现在人民广场还可以这样踢足球吗?孩子如果一直揣在手里,怎么能适应这个社会?从事媒体工作的刘女士提出,孩子的宅和家庭住宅环境的改善有关,以前上海人,全家才十来平方,只好出去玩。而且以前公共设施都是免费玩,现在的体育设施哪样不要钱,孩子想练就必须四处找场地,打个乒乓要预约场地,要租金,现在的玩是个奢侈的运动,而玩一旦减少了,孩子的交际能力也令人堪忧。

父母要舍得留时间给孩子

生活周刊:你觉得两代人的课余生活有哪些不同?

陈沪铭:其实真正玩起来,我们的大人还不如孩子。花式足球、猫抓老鼠,家长的反应明显没有孩子快。按理说现在30岁左右的人,灵敏度还是蛮高的,其实看得出是平时缺乏运动的原因。

如今,很多家长上班、下班都坐在电脑前,一刻也离不开电脑。一边反对孩子上网,一边自己也在上网。所以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孩子带到户外,进入自然。这一点父母要以身作则!

我很羡慕有些家长带着小孩,在公园里草地上踢球,在那边玩玩,跑跑,打滚。这种对孩子是最好的。如今的孩子周末都在补课中度过,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俱乐部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吸引过来,说白了其实就是跟大人在抢孩子。

生活周刊:据你的观察,你认为孩子宅的原因是什么?

陈沪铭:主要原因是回到家里,缺少伙伴。家长工作又忙,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所以我们的孩子基本都是在电视机前,电脑前,或者是手掌游戏机前度过空闲时间。因此养成了“宅”的习惯。

但家长往往还责怪孩子,认为孩子内向。试想,你如果不提供一个与他人交往的平台,孩子怎么会与别人沟通呢?上海体育学院的教授说:“你别管你的孩子踢得怎么样,至少他今天来了后多说了一百句话”。

生活周刊:对于“宅”,你认为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陈沪铭:最好的方法是走入社会。父母一直认为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与孩子有代沟,父母怎么会和孩子有代沟呢?这都是缺乏交流的结果。

父母常说今天有空外面吃个饭,但其实,吃个饭、买件东西、买个衣服、玩具,这不是对孩子的一种爱。家长要舍得给孩子一点时间。工作8小时之外的时间,你要留给孩子。推掉能推掉的应酬,尽量把时间留出来陪你的孩子。孩子的出生,不是交给学校、老师就可以了。作为家长,要负起这个责任,要舍得有时间给孩子,那就不会出现代沟了。所以我十分鼓励家长带孩子一起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与“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孩子颈椎受伤症状
孩子“照书养”对不对?
如何对待儿童上课走神
好奇心强的孩子独立早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婴儿多种语言教育更聪明
孩子的屁股别乱打
父母不要扼杀孩子的善心
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要
父母10宗罪将“扼杀”孩子
向上比较会把孩子变被动
学校类型对儿童学习成绩有什么影
让“蛋壳心理”远离孩子
蒙特梭利九大发现
蒙特梭利方法论(一)——设计环
蒙特梭利对世界的贡献
夸奖孩子的误区有哪些?
妈妈的“哄骗”高招
美国孩子的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提醒:三岁内孩子不要学乐器
蒙特梭利教具
让婴儿多倾听大千世界
在BB面前“裸奔”的利与弊
灵活变通,教育孩子更轻松
怎样让宝宝的好奇更富成效?
专家:宝宝爬行,其实没那么难
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聪明孩子为什么学习差?
蒙特梭利给父母的话
皮亚杰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
班杜拉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要点是什
如何预防儿童沉湎在幻想之中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
导致儿童上课走神的原因是什么
老外看中国养育孩子怪事多
说教不如行为训练更有效
蒙特梭利方法论(三)──教具
儿童考试紧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打屁股会导致孩子智商低
关于教育孩子的疑问
HR儿童神经心理成套测验有什么
我家宝宝要自虐?
蒙特梭利的儿童观
怎样解除儿童的厌学
矫正丢三落四的招数
蒙特梭利感官教育
哄宝宝睡觉的错误方法
蒙特梭利教育法
软弱宝宝的强大训练法
蒙特梭利感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