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

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

2015-12-02

这是两代人的记忆,弄堂的散养生活遇上高楼的“林妹妹”生活,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碰撞?我们在探析“宅童”背后原因的同时,不能一味地将拳头指向家长。我们应该更理性地看待:“宅”也许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片段,而更需要我们关注的也许是这个社会的环境,以及如何给圈养的孩子们更多自由。

散养爸爸和圈养儿子:恨铁不成钢

“我曾经带着一帮小孩子一起去卢商或卢工拣牌子、钩币、霸机;偷偷溜进卢湾电影院的后门去蹭免费电影;把附近17路电车上所有的灯泡悄悄拆下来做手电筒白相……”这是电影《海上传奇》中陈丹青的一段自述,陈丹青还详细描述了他的童年弄堂生活:住在同一弄堂里的孩子们都会有一个孩子头,被称为“大王”。每一条弄堂都有一个大王,这个大王会带领本弄堂的孩子和别的弄堂的孩子“抢地盘”。

这些存留在上一辈人脑子里的美好回忆,成为了很多00后、90后甚至80后没办法想象的事情。刘洋,一名70后父亲,在家排行老大,他虽然没有陈丹青这么野,但也有些疯癫的小回忆:比如夏天乘凉时,和邻居家的孩子弹弹珠子,又或是香烟牌子。

“香烟牌子的玩法很有意思,一是‘刮’,二是‘飞’。‘刮’是将一张香烟牌子放在地上,用另一张把它刮翻,或贴地刮(插)进地上那张。谁把香烟牌子刮得翻身或插进地上那张,谁就是赢家。‘飞’是每人将手中的香烟牌子依次贴在墙上,手一松,让它自由飞落下地,谁的飞得远,谁是赢家。”对刘洋来讲,弄堂里最开心的就是白相、奔!每个弄堂里面一定有一个最狠的的男孩——在一群男孩中,他最厉害,最有号召力,人缘也最好,而刘洋就是这号人物。在刘洋看来,这种生活帮助他养成了事业上的霸气以及领导力。

长大之后搬进了商品房,弄堂生活离刘洋也越来越远,他有了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孩子。但关于如何教养孩子,刘洋和妻子的争吵从没有间断过。比如刘洋希望孩子能像自己一样,散养在外面,而妻子则觉得不安全。

周末,刘洋提出带孩子出去踢踢球,却被妻子驳回,“踢球,又不算什么课,万一踢了脚受伤,小孩受苦不算还落下课程。”而且妻子连酱油都不让孩子出去买,理由是“超市在马路对面,多危险,万一出事怎么办?”刘洋想到自己儿时打酱油打到酱油瓶不知所踪,结果被老爸敲“麻栗子”的事,默默地出了门。在刘洋看来,孩子除了成绩好,其它什么都不行,特别是性格绵软,让他有点恨铁不成钢。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告诉记者,很多父母出于安全考虑希望孩子“宅”在家;但外出活动虽然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却扩展了孩子的视野,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交际能力等,因此在他看来,“宅”在家里,是不符合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的。

教你玩俱乐部:玩也是一门学问

关于儿童“宅”的现象,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陈沪铭在很早就留意到了,因此他在两年前创办了“教你玩俱乐部”。陈主任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家长,还包括一些管理者都在抱怨:我们的孩子没有时间玩!我们不妨进行反向思维,我们的孩子会玩么?有一次在少年宫,陈主任看到许多孩子参加完活动,在等待家长来接的时候,只会坐在一边拿着游戏机玩。他说:“给你们几副乒乓板,你们打打乒乓。”孩子们不会玩,于是他就想到了搞这个俱乐部。

两年时间里,“教你玩俱乐部”从原先几十个学生,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个。有些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都跟着一起参加兴趣项目。如今,受欢迎的项目已经差不多有十几个了,比如扯铃,滑板,魔方,花式足球,杯叠杯,花式篮球,武术,还有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在平时接触交流中,陈主任认为,中国很多家长都对玩存有误区,总认为玩会浪费很多学习时间,却忽视了玩一样能给人带来很多启迪,“我一直觉得自然就是素材。”

“在幼儿园时,女儿要表演节目《大老虎来了》,但是手的动作始终不对。周日,我就骑着自行车带她到动物园去。虽然骑车要一个多小时,但是却可以利用这一个多小时,带着女儿边骑边看边说,这样的一段路不仅有说有笑,而且拉近了父女之间的距离。我还记得女儿上小学时要写一篇作文《苏州河变了》,我说:‘苏州河变了,原来是怎么样,现在是怎么样?’但是女儿的脑中没有这个概念,口说无凭,于是周六我就骑自行车带女儿去苏州河绕了一圈,回来后又费心查了查以往的河道资料,最后那篇文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女儿对作文的兴趣也大大提升了。”说起女儿小时候的散养经验,陈沪铭记忆犹新,如今女儿已是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了。

当然,陈沪铭也承认,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一定要多一些平台吸引孩子来参与,而且不能太功利。比如现在的草地比原来多,但都是“我怕踩,我很疼”,孩子也不能进去活动。那么能否多一些草地,让孩子真正走进去?以前踢足球可以到人民广场,现在人民广场还可以这样踢足球吗?孩子如果一直揣在手里,怎么能适应这个社会?从事媒体工作的刘女士提出,孩子的宅和家庭住宅环境的改善有关,以前上海人,全家才十来平方,只好出去玩。而且以前公共设施都是免费玩,现在的体育设施哪样不要钱,孩子想练就必须四处找场地,打个乒乓要预约场地,要租金,现在的玩是个奢侈的运动,而玩一旦减少了,孩子的交际能力也令人堪忧。

父母要舍得留时间给孩子

生活周刊:你觉得两代人的课余生活有哪些不同?

陈沪铭:其实真正玩起来,我们的大人还不如孩子。花式足球、猫抓老鼠,家长的反应明显没有孩子快。按理说现在30岁左右的人,灵敏度还是蛮高的,其实看得出是平时缺乏运动的原因。

如今,很多家长上班、下班都坐在电脑前,一刻也离不开电脑。一边反对孩子上网,一边自己也在上网。所以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孩子带到户外,进入自然。这一点父母要以身作则!

我很羡慕有些家长带着小孩,在公园里草地上踢球,在那边玩玩,跑跑,打滚。这种对孩子是最好的。如今的孩子周末都在补课中度过,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俱乐部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吸引过来,说白了其实就是跟大人在抢孩子。

生活周刊:据你的观察,你认为孩子宅的原因是什么?

陈沪铭:主要原因是回到家里,缺少伙伴。家长工作又忙,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所以我们的孩子基本都是在电视机前,电脑前,或者是手掌游戏机前度过空闲时间。因此养成了“宅”的习惯。

但家长往往还责怪孩子,认为孩子内向。试想,你如果不提供一个与他人交往的平台,孩子怎么会与别人沟通呢?上海体育学院的教授说:“你别管你的孩子踢得怎么样,至少他今天来了后多说了一百句话”。

生活周刊:对于“宅”,你认为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陈沪铭:最好的方法是走入社会。父母一直认为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与孩子有代沟,父母怎么会和孩子有代沟呢?这都是缺乏交流的结果。

父母常说今天有空外面吃个饭,但其实,吃个饭、买件东西、买个衣服、玩具,这不是对孩子的一种爱。家长要舍得给孩子一点时间。工作8小时之外的时间,你要留给孩子。推掉能推掉的应酬,尽量把时间留出来陪你的孩子。孩子的出生,不是交给学校、老师就可以了。作为家长,要负起这个责任,要舍得有时间给孩子,那就不会出现代沟了。所以我十分鼓励家长带孩子一起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与“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父母错误心态毒害宝宝心灵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完美父母容易教出自卑孩子
适合0-1岁宝宝的7语言游戏
一父亲的独门育儿经
数学启蒙给宝宝数数123
贵族运动能培养孩子贵族气质?
宝宝百岁必做哪些事?
美国女孩瑞秋慈善之水感动世人
孩子自己“造词”正常吗?
警惕伤害孩子身心10种溺爱形式
感悟郑渊洁的瘸腿信鸽获奖
看“海绵宝宝”的孩子学习差
最容易伤害宝宝自信的口头禅
德国人的传统:继承父辈玩具
越早会撒谎执行力越强
谁是扼杀孩子天性的刽子手?
正话反说要讲技巧
孩子学习艺术的4大误区
3个月婴儿已能察觉他人情绪
新妈妈要学会适当忽视孩子
新生儿太听话有可能智力低下
咀嚼训练游戏:吃硬东西
拒绝孩子时最容易犯的3个错误
切记家长绝不能说的四句话!
教育孩子也得学点辩证法
中国家教三大“悲哀”
三种“早教错误”有益宝宝
教育孩子的2大难点
超级奶爸60万字记录儿子成长历
细数2岁孩子4大怪癖
养育出色女儿父母各不同
3岁男孩只喜欢妈妈正常吗
2岁宝宝为啥不喜欢一起玩
父母最爱做10大“蠢事”排行榜
奶爸心声:BB的天赋就是玩
父母不该说的6大关键词
莫把童趣当做宝宝才艺之路的祭品
一岁前的孩子每月学个动作
教育BB抓住10个最佳时机
让宝宝更好的独坐和扶站
新生儿身心特点科学早教
“好孩子”的定义是什么?
电子儿童,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
“太吵”的玩具让孩子变笨
溺爱可让孩子发育成低能儿
带孩子上班双赢的职场早教
注意低情商宝宝的三种表现
要温和对待孩子大声尖叫
教育孩子时,请控制你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