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七招解决家长教育烦恼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巧用七招解决家长教育烦恼

巧用七招解决家长教育烦恼

2015-12-02

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总是不遗余力。但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才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重视情绪的作用

不同性质的情绪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积极的情绪使人生活愉快,充满信心,心情舒畅;消极的情绪使人生活压抑,缺乏信心,心情沮丧。同样,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家长的心理和行为也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激发家长以充满爱的方式,主动了解孩子,关切孩子的成长,并以民主、科学的方式教育和培养孩子,从而使亲子关系密切协调,家庭气氛和睦温馨。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情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培养和保持积极的情绪,克服和消除消极的情绪。

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唠叨不如让孩子来回答

对一件事情,有时家长会对孩子嘱咐好几遍,特别是做妈妈的,唯恐孩子不明白,不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唠叨。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所不愿听的、反感的,正是父母的唠叨。他们越不愿听,做父母的就越不放心,反而加倍地唠叨起来,这就成了恶性循环。当父母的常常感到伤心与忧虑:“唠叨还不是为了孩子们好?”“不给他们讲,怎么能懂事啊!”好像只有无休止地向孩子们陈述一个又一个道理,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唠叨的时候,不妨试用一个新办法:把唠叨变成提问题。当你发现一个什么问题,把自己要说的内容,变成提一个问题,让孩子说说,也许孩子要比家长说得又好又生动。提问题时,不要摆家长架子,态度要诚恳、热情,要认真地倾听孩子回答。孩子如果说得不完全对时,你也不要急于唠叨,可以再问,即使说错了,也不必由你公布权威答案,而是巧妙地用提问题暗示他的错误所在,让孩子再思考。

武力惩罚不如鼓励

当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从语言的批评升级到肢体的批评,武力惩罚出现了!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继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所以,妈妈想要武力惩罚时不如换成鼓励,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他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他很可能变本加厉更加叛逆。幼儿脆弱的内心其实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与“巧用七招解决家长教育烦恼”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巧用七招解决家长教育烦恼”还看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怎样开启孩子的自闭心扉
猜你喜欢
绘本阅读四个误区爸妈要避开
父母须注意:3岁宝宝教育是个槛
家有特殊儿童爸妈如何应对挑战?
宝宝性别教育需要家园共育
早教到底该教什么?——小天才专
为0-3岁孩子所做的教育、健康
日本另类开发右脑育儿新方法
父母必知:要给女孩上自我保护课
早教的木桶效应
警惕“饭桌教育”的影响
要让孩子学理财父母得先学
全职奶爸更易培养出天才宝宝
父母怎样避免溺爱孩子
成都将剥离公办中小学附属幼儿园
家庭不正确教育“好心办坏事”
专家呼吁:树立科学早教观
育儿中的七个错误习惯
这些无心的育儿错误你犯了吗?
不会早教?用早教机!
爸妈莫急这些事宝宝不用太早会
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所犯的错误
小天才:让宝宝变强大的秘密法宝
早教比遗传更影响孩子智力
孩子老看电视怎么办?
细数“家有儿女”的育儿误区
研究显示:“7岁看老”有道理
郭德纲微博发“教子经”引热议
开学前赶走孩子“假期综合症”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让宝宝独睡父母容易犯3种错误
家庭早教究竟该如何开展?
解读世界十大名门贵族教子十训
家庭早教问题大调查
这些年我们错信的育儿真理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要点是
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
孩子不认错都怪教育方式惹祸
专家:爸爸的育儿经
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教育“逆反”宝宝勿入5误区
0-3岁是大脑发育关键期家长能
无名英雄——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长
婴儿在子宫里就开始学说话了
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智力
六大抱怨让妈妈的爱被打折
严惩凶手让惨剧不再重演
如何跟你的孩子们更好的互动?
给孩子报兴趣班常犯的四个错误
蒙氏解读触觉敏感期
母亲为让子读公办校办假章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