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与孩子一起成长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朱永新:与孩子一起成长

朱永新:与孩子一起成长

2015-12-02

我与保印兄神交已久。今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前一天,在北京理工大学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匆匆见了一面,相谈甚欢。

作为《新京报》的资深编辑,他的敬业精神一直感动着我,他不厌其繁地发来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文字,不断文雅地勾起你写作的冲动,因此也不敢懈怠地应付我在《新京报》开的时事专栏“新教育”。

前不久,他主编的大著《中国教育热点新观察》(上下卷)出版,希望我写点文字。我一看那些大家的名字,吓得有点腿软,打了退堂鼓。但是,总觉得欠了他的人情。

前几天,保印兄又来信说,他的女儿“天天”来到这个世界已经46天了,身体很健康。在女儿整个月子期间,他每天坚持写札记,结果陆陆续续,居然写了16万多字。现在,这本名为《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的小书,就要在人民出版社 正式出版了。他说,因为新教育实验强调“师生共写随笔”,要求学会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所以他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新教育的一种形式”。他希望我为这本书写点文字。

我认真地拜读了保印兄的这本书,很快就被书的内容打动了。在感动和兴奋之余,我非常乐意向朋友们推荐这本特别的书。

书名让我想起2006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与宋丹丹表演的小品。似乎宋丹丹曾经在那个小品中,说过要写一本《月子》。现在,宋丹丹没有写出来,被保印兄捷足先登了。这是笑话。而书的副标题却是很真实的,“一位父亲的札记”。

我知道,曾经有许多学者、作家记录过孩子的成长,如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就用808天的时间记录儿子的生命与生活的历史。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每一个父亲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都有自己的观察方式与记录视角。

因此,这本书呈现给我们的,是发生在21世纪的初叶,北京城里的一个有着教育自觉的知识分子家庭里的育儿故事。通过它,我们可以“更真切地体验生命的神奇,更持久地思考人生的意义,更深入地考察时代的文明”。

我在许多场合说过,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是父母。在孩子来到人世以前,我们的父母就应该接受基本的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教育方法。而现在的父母大部分是“无照上岗”,这与没有经过驾驶训练的司机,其实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危险性更大——因为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决定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所以,家庭的教育,是为生命奠基的事情。在孩子走进学校大门以前,他们的人格特征、行为方式、认知风格,基本上已经开始形成或者具备了雏形。正如惠特曼所说,儿童最初看到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成为他的一部分,他就会变成那个东西。

我们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在许多新教育实验学校,我们开展了新父母教育的探索。我们希望父母亲更加自觉地关注与直接地介入孩子的成长,不是把孩子的教育仅仅看成是学校的事情。我们希望让孩子拥有“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希望父母与孩子一起共读共写。因为只有这样,父母与孩子才会避免成为“生活在同一个房间的陌生人”。

当然,新教育实验不可能让所有的孩子成为“哈佛女孩”,不可能让所有的孩子上清华、北大,我们倡导的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他(她)自己,发挥他(她)的个性、特长和潜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享受教育的幸福与快乐,让孩子有一个阳光灿烂的家庭与学校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重要价值追求。同时,我们认为,父母与孩子一样需要成长,而且,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发展。

在这个方面,保印兄为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他用心地记录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降临人间”到“焦虑的体温”,从“梦中的微笑”到半夜的啼哭,从“肚脐盖脱落”到“伤了小脚丫”,从“理胎发成光头”到“安静过满月”,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真实,就像发生在自己家里一样。

他同时认真地反省着每一天的成败得失,在“经验与教训”中,他把月子里发生的所有育婴问题整理出来,从分娩到如何抱孩子,从初乳到吸奶器,从吃奶习惯到爽身粉使用,从换洗尿布到擦肚脐,从理胎发到剪指甲、洗澡。因此,它已经不是一本简单的原始记录,而是经过许多研究分析以后的建议书,简直就是一部现身说法的育婴指导读物。

我想象着这样的图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在辛苦地照应妻儿的间隙,在夜半人静的时分,保印兄喝着咖啡与浓茶,一面如饥似渴地读着儿童养育的书籍,一面放电影一般回忆一天的生活,然后疯狂地把这些东西敲进电脑。这是他妻儿的月子,也是他自己的“月子”。

保印兄告诉我,这本书只是他庞大写作计划中的一部分。他将持续记录孩子的故事,完成天天教育录《一位中国儿童的成长史》作品系列。他说,无论自己的孩子有着什么样的未来,无论对女儿天天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会坚持下去,因为这样的记录有着其他所有教育研究难以替代的特殊价值。

这样,保印兄就给了我们许多新的期待。我们在期待阅读保印的育儿故事的同时,也期待着他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新的精彩。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朱永新:与孩子一起成长”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朱永新:与孩子一起成长”还看
Pad会造成孩子学习障碍?
寒假要教会孩子这些事儿
家暴会改变娃的DNA家长请住手
宝宝多大幼儿园合适?教你BB更
全职妈妈如何避免教育孩子的失败
猜你喜欢
幸福奶爸的亲子阅读经
读书让你成为更好的父母(2)
为什么喜欢重复听同一本书?
亲子“阅读班”里好成长
早期阅读材料选择和指导策略
第一片落叶别错过:秋叶手工
如何让孩子对书籍感兴趣
如何让孩子改正坏习惯?
假期与孩子共享阅读时光
家庭亲子阅读指导策略
培养阅读兴趣二步骤三原则
别让识字成为BB阅读的障碍
忠告:宝宝用学步车反而走得晚
跟大师科奇保罗一起读图画书
12妙招解决母乳喂养烦心事
给孩子买书别贪图实惠
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
卡通片的4大正面教养作用
去除宝宝衣服污渍11种妙招
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读书让你成为更好的父母
学会开拓宝宝的世界
亲子共读主要的3种方式
正在断奶的宝宝如何喂辅食
如何教幼儿阅读
父母们应该怎样教孩子读书?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父母念书给BB听的5个诀窍
啥时候开始培养阅读好习惯
零岁BB开始“阅读”早吗?
选择好的图画书比教更重要
1-3岁亲子阅读的“烦恼”
给我们的孩子看什么样的书?
早期读写究竟从何时开始?
常陪孩子阅读,孩子会更聪明
巧设故事情境学英语
开启宝宝的阅读人生
早期阅读≠早期识字
宝宝从啥时开始看书最为好
五首儿歌让BB认识秋天
懒妈妈推荐的10本经典育儿书
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
亲子阅读的8个好处
1岁前宝宝早期阅读该怎样做
中国家长需补儿童阅读课
阅读从出生开始
孩子的早期阅读是游戏吗?
德国:1岁读书不算早
幼儿早期阅读应从6个月开始
给宝宝朗读有哪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