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岁起,培养自信宝宝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从0岁起,培养自信宝宝

从0岁起,培养自信宝宝

2015-12-02

教养专家洪兰教授说:在多元化的社会,行行出状元,能力比学历来得重要多了。要让孩子有接受挑战的勇气,不畏挫折的决心,关键就在于孩子的自信心,而孩子自信心的养成,其实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

在传统社会,“不打不成器”被许多台湾家长奉为育儿座右铭;随着少子化社会的来临,现代父母对孩子又呵护过度,往往变成了所谓的“直升机父母”。以打骂为主的教养方式会造成孩子的自我形象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呵护过度,凡事赞美,却又让孩子缺乏抗压性,变成了容易受伤的“草莓族”。

Part 1理论篇

培养自信孩子的秘诀: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

潜移默化的漫长历程

自信心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历程,但要培养自觉有能力接受挑战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家长必须提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不断重复练习、实作的机会。台湾婴幼儿教保学会理事长刘冷琴表示,有些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例如不需要特别训练,孩子自然就能学会翻身、爬行、走路、利用双手吃饭……。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学习机会?并且在不断的尝试中尝到了失败以及成功的果实?

教养新知

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指出,当孩子发现自己原来有能力可以把事情做好时,孩子更能够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这种对自我的评价比起父母亲凡事赞美的效果要高出许多。

现代孩子从小缺乏学习机会

刘冷琴理事长指出,许多父母总会认为,0~1岁的宝宝什么都不懂,于是习惯性的从小帮孩子处理生活的大小事,等到(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懂事之后,才需要开始教育。有些父母则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应该具备自理的能力,却忽略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提供孩子充分学习的机会,反而让孩子不敢尝试,害怕失败。

教养新知

2008年5月号《Parents》杂志一篇《培养自信孩子的秘密》一文中提出了一个亲子教养新观点:现代父母应该少说话,让孩子多做事。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因为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特别是孩子都是透过模仿大人的行为来学习的,因此,与其做个碎碎念不停的父母,使孩子感到厌烦,还不如以身作则,做孩子人生中最好的学习榜样。

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做看

所谓的自信心,指的是当孩子在生理上已经发展成熟而能够行使某些能力时,孩子不仅具备了该阶段应有的能力,并且自我感觉有这项能力去完成所托付的任务。刘冷琴理事长表示,举例说,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就具备了“觅乳反射”的能力,能够让他们靠着自己的力量找到母亲的乳房,并且奋力的吸吮到乳汁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教养新知

刘冷琴理事长提醒父母,想要培养充满自信的孩子,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做看,在实作中建构孩子解决事情的能力。

Part 2实战篇

0~1岁,配合宝宝的发展阶段,5大阶段性实用技巧一一道来。

Step 1

新生儿时期~喂食第一口

研究发现,从出生起就靠着自己的力量去寻找到母亲的乳房,使尽力气喝到母乳的孩子,比起由大人直接将乳头或奶嘴塞到嘴里的宝宝,在未来的发展上会更有自信。刘冷琴理事长解释说,这是因为前者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去达成任务,而后者则不需要耗费任何力气,就能够品尝到甜美的果实,反而渐渐的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即使是简单的日常生活琐事,也没有信心完成,变成了自信心低落的孩子。

Tips

建议想要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新手妈妈,在开始哺乳时就得记得要让宝宝自己去寻找到乳房,而避免使用相对而言喂食比较方便、容易吸吮的人工奶嘴。

Step 2

坐月子期间~依附情感的建立

当孩子离开了母亲温暖的子宫,成为了独立的个体之后,最容易感到孤单、无助。特别是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刘冷琴理事长说,满月前只要宝宝哭了,父母应该立刻响应,因为这是帮助宝宝建立依附情感的关键时刻,当宝宝发现自己发出的讯息(哭)是会被接受的(父母的响应),在潜意识当中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基本的信赖感,未来成长才会更有自信并且愿意表现/表达自己。

Tips

初生宝宝的哭其实透露了许多讯息:尿布湿了、肚子饿了、想睡觉等。新手妈妈也要对自己有信心,经过与孩子的亲密相处,就能分辨出孩子的哭声,满足孩子的需求。

Step 3

4至6个月大~模仿宝宝的声音

大约到5个月大,宝宝开始对父母的声音有愉悦的反应,会发出咿咿喔喔的声音,并且开始发展出手眼协调的能力。刘冷琴理事长表示,这个时期,父母可以模仿宝宝的声音,当宝宝听到了父母发出的声音,会从中创造出新的声音,而当宝宝能够发出新的声音,会让宝宝对自我能力感到惊奇,也更愿意不断的尝试与学习。

Tips

满6个月大的宝宝,其听力与大人相同,这时期宝宝的活动力也越来越好,建议在日常照护中可以多与宝宝互动,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Step 4

7至9个月大~让宝宝自己吃东西

当宝宝进入吃副食品的阶段,并且随着手眼协调的能力越来越好,而开始想要自己拿东西吃的时候,父母亲就应该让宝宝有机会自己学习吃东西。刘冷琴理事长说,大多数父母都会担心宝宝自己吃得慢、吃得很脏,往往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要知道,孩子各项能力的养成,是不断重复练习的结果,缺乏学习机会的孩子,会以为自己就是没有这样的能力,而不敢自己动手做。

Tips

建议父母为宝宝准备专属的餐具,并将食物处理得适合该阶段的孩子进食,放一些在孩子的餐盘中,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吃。即使宝宝吃得很脏也应避免责骂,反而应该鼓励宝宝,透过每天不断的练习,父母亲会发现即使才刚满1岁的宝宝也能够学会自己进食。

Step 5

10个月至1岁~赞美贵在具体

随着孩子的成长,当孩子开始学会翻身、爬行、站立到走路,现代父母总是习惯性的给予赞美与鼓励,刘冷琴理事长说,凡事赞美并不会让孩子更有自信,反而可能培养了自负、眼高手低,或是没有赞美就不愿意自己动手做的孩子。记住,孩子可能将赞美变成了一种习惯,因此,刘冷琴理事长强调,赞美要贵在具体,不要超乎事实。

Tips

举例来说,常常听到大人对孩子说:你好棒喔!刘冷琴理事长表示,孩子并不会明白“好棒”的意思,与其用孩子无法理解的形容词,不如直接针对孩子的努力称赞来得有效。例如,当孩子自己吃完餐盘里的食物时,可以对孩子说:你今天自己把饭吃完了喔!明天要继续努力,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Part 3叮咛篇

孩子的自我意识抬头,正是自信心最容易被破坏的时期。

Point 1

1岁大以后~培养孩子做决定的能力

孩子终将会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亲必须培养孩子做决定的能力,而不是帮孩子做决定。刘冷琴理事长表示,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有自我意识,开始会想要自己做决定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往往大人说东,他偏要往西。

在这段时期,孩子的自信心最容易被破坏,因为父母或主要照顾者会认为孩子不听话,可能因此缺乏耐心而责骂孩子。

Tips

父母可以利用“说反话、设圈套”的技巧,例如想要孩子往东,就故意说要孩子往西。并且给孩子两个选项,一个是孩子会选择的(同时也是成人希望孩子做的),另一个则是孩子不会选择的,一方面让孩子学习自己做决定,一方面又能达到教养的目的。

Point 2

排便学习~配合孩子的生理发展步调

刘冷琴理事长表示,人类天生就具备了某些能力,但是这些能力的发展必须配合生理发展的步调。她举例说,想要给学步儿进行排便学习时,应该确保孩子的括约肌已经发育成熟之后再开始,而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不尽相同。

她说,当括约肌发育成熟之后,孩子才有能力控制便便或尿尿,在孩子的生理发展还不成熟时,就以外力、强迫或恐吓的方式要求孩子学会上厕所,反而可能培养出具有“肛门性格”的孩子:个性孤僻、固执、吝啬,甚至只要遭受到压力就会频尿,容易紧张。

Tips

建议父母应采取渐进式的方式,例如新生儿时期开始藉由勤于更换尿布,让小屁屁随时保持干爽,从而让宝宝了解干、湿的感觉。随着宝宝长大开始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时,可以试着让宝宝和父亲或母亲一起上厕所,慢慢的让宝宝自己决定何时该与尿布诀别。

Point 3

培养专注力~给孩子时间慢慢来

刘冷琴理事长指出,常见有些孩子缺乏专注力,在处理事情时很容易生气,而且无法将事情处理完毕。她说,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这样的情形时,应留意是否每次孩子在进行某些事情(游戏)时常常被打断?

例如就寝时间到了,而孩子还在玩玩具,父母可能会要求孩子不可以再玩;当吃饭时间到了,孩子正在看书,父母可能会要求孩子先吃饭……,玩耍是孩子的生活重心,也是孩子学习的必经之路,一个做事(玩耍)常常被中断的孩子,就容易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发脾气(因为被中断),并且缺乏自信(因为从没把事情做完),变成了拥有“挫折症候群”的小孩。

Tips

建议父母亲,让孩子把当下的事情完成之后再进行另一件事情,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也能够让孩子对自我更有信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从0岁起,培养自信宝宝”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从0岁起,培养自信宝宝”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从出生开始养育快乐宝宝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六件礼物
抓住BB"天性"教育事半功倍
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5技巧
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4大伤害别强迫孩子"分享"
夸奖宝宝绝对避免的三误区
妈妈如何读懂宝宝的手语?
外国趣味早教大盘点
生活小事折射的育儿大问题
"拯救男孩"更要拯救教育
怎么样帮宝宝克服夜间惊恐
80后悄然流行"拼养"孩子
称赞就是"青霉素"忌滥用
父母对孩子的爱竟是陷阱?
别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从日本地震看日本防震教育
宝宝学做人永远比成才重要
让你的孩子学会自己花钱!
"恐吓"会抹杀BB的快乐天性
最困扰父母的10大早教难题
如何改变宝宝的胆怯心理
尹建莉:由药家鑫案看家庭教育
父母必知:亲子交流禁语
宝宝成长最需要的7个教育
懒妈妈的三大育儿法宝
警惕5大"育儿真理"伤宝宝
美丽烦恼:BB相貌该不该夸
孩子犯错,家长怎么应对?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4件事
春节拜年这样教BB不失礼!
不要让孩子成为“两面派”
2010年教子话题5宗“最”
聪明父母绝不能犯五大禁忌
家长应成为早教中的主导
母亲应给宝宝的“六大教育”
八招教孩子提高防范意识
对宝宝进行成功"天才"教育
学会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育儿成本都是“冤枉钱”吗
"冷暴力"家庭容易生弱智儿
八大箴言教你跳出教子怪圈
小心!这些话很伤害你宝宝
因材施教英语不好也能教BB
8个关键问题决定宝宝一生
当妈偷看我日记时……
警惕!毁掉BB心理健康6因素
5个高招解决老人带BB问题
宝宝春季出游安全8大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