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最佳的奖励方式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长对孩子最佳的奖励方式

家长对孩子最佳的奖励方式

2015-12-02

对孩子恰当的行为给予正面的鼓励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维持这一行为,表扬和赏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并能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奖励是对一个行为的回报。有时候行为的回报是发自内心的感觉。比如,孩子奔跑跳跃,乐此不疲,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很开心。他们喜欢画画或玩拼图游戏,是因为这些游戏乐趣无穷。有时候行为的回报是外人给予的。这种外界给予的回报或奖励可分为三大类:社会性奖励,如,微笑、注意、表扬、拥抱等。物质奖励,如,食品、礼物、钱等。特权或活动,如,去动物园、允许多看半小时电视、去麦当劳吃饭等。

当家长使用奖励时,最好优先考虑社会性奖励。因为,这种奖励不增加经济负担,不过于正式,而且对孩子有着长久的心理裨益。对具体行为或品质的表扬,能够帮助孩子发现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另外,社会性奖励的经常使用能够使得家庭氛围温馨、和睦,充满信任,对孩子内化规则、自觉改进行为最有好处。家长需要弄清楚,孩子最喜欢哪种社会性奖励,有的孩子喜欢被亲吻、拥抱,而有的孩子则喜欢口头表扬。针对孩子的喜好,给予他最在乎的奖励,效果会更好。

当孩子刚建立一种良好的行为时,家长需要在每一次这样的行为出现后,及时给予奖励。等到这种行为习惯已经稳定,家长可以间歇性地给予奖励。

阿哲开始记得把外衣挂到自己房间衣架上时,妈妈每次都表扬他。渐渐地,阿哲养成了习惯,妈妈只有在他一脱下外衣就立刻放回卧室时才表扬他。

表扬

家长使用表扬等社会性奖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着孩子的眼睛。直接的注视表示你在郑重其事地夸奖孩子,使孩子感到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意义很重大。

(2)距离孩子近一些。近距离的表扬影响力更大。

(3)微笑。有时候微笑本身就是奖励。当你用语言表扬孩子时面带微笑,可以让他感受到你内心的喜悦。

(4)表扬具体的行为。使用我语言。告诉孩子你对他的什么行为感到高兴,如,我很高兴你自己修好了玩具。而不是泛泛地说你真聪明。当孩子帮了你的忙,哪怕很小的事,也要记得感谢他们。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就会加倍努力。

(5)把焦点放在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孩子本人身上。有研究者将表扬分为三种:a。过程指向的表扬,即肯定孩子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努力,如,你跟小朋友合作得很好。你很用功。b。结果指向的表扬,即夸奖孩子的成果,如,你画的画真好看。你考了100分!真不简单。c。个人指向的表扬,即对孩子品质的评价,如,你真乖。看你多聪明!研究发现过程指向的表扬最有助于孩子恰当评价自己,正确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从而增强能力和信心。

(6)表示对孩子的爱。家长的肢体语言,语气声调能够加强表扬的作用,使孩子感到被珍爱。但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调节你表达爱的方式。

(7)及时给予奖励。行为发生后,奖励越及时越有效果。

有时,单用表扬不能起到效果。某些情况下,不管家长表扬与否,孩子都拒绝做某件事。比如,小鲁不喜欢数学,家长怎么鼓励,他也不努力学。这时,家长可以结合使用物质奖励和特权与活动奖励。应用代币法或积分法,都能有效刺激孩子的行为改变。

积分法或代币法

这是家长设立的一种奖励机制,孩子因良好行为而得分,比如,打扫房间(每天4分),收拾桌子(每餐2分),按时回家(每天3分)等。积满一定分数可以获得物质奖励或活动奖励,比如,积满20分,可以得到一个新玩具,40分,可以去游乐场。

四五岁的孩子可能更喜欢代币的形式,代币也就是自制的钱币。代币法的其原理与积分法是一样的,但更实物化,更有趣一些。比如,准时吃饭可得到1分代币,收拾玩具可得2分代币,要得到一个冰激凌的奖赏需要攒足6个代币。孩子可以把代币存放在透明的塑料容器里,随时可以看得见自己的进步和即将得到的奖励。

8岁的苏苏经常将衣服、玩具、图书满屋乱扔,她的父母采用了自然结果法,毫无收效。要她做家务时,她也经常磨磨蹭蹭,父母经常唠叨、训斥也没用。后来苏苏的父母试着使用了积分法,两个星期内,苏苏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使用积分法和代币法时,家长应随着孩子行为的进步调整积分的制度。当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已经建立后,家长可以提高获得奖励的分值或降低每个行为获得的分值。比如,一次外出活动由30分提高到40分或打扫卫生由4分降到2分。当孩子的行为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后,这种奖励措施也该逐步撤消,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减少对外部约束的依赖,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自制力和独立行为能力。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物质奖励变成贿赂。当你因孩子不愿服从要求而不断增加奖励数额时,就成了贿赂。在一段时间内,家长应该坚持一贯的原则和奖励制度。另外家长给孩子的物质奖励不宜过多,也不宜价值过高。把物质奖励当作社会奖励的辅助措施,注重精神鼓励,才不致将孩子培养得惟利是图。家长还需记得这样做的宗旨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给自己省心省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家长对孩子最佳的奖励方式”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长对孩子最佳的奖励方式”还看
爸妈是宝宝“生”出来的
家庭体育锻炼的三原则
真正母爱是放下自己爱孩子
亲子8招让孩子倾吐心声
家长炮制早教支出省钱秘笈
猜你喜欢
2岁前对早教有益的事
利用颜色分析宝宝本质
婴幼儿早期教育以哪些内容为主
专家解密小宝宝的五种性格
让孩子多体验真实的生活
早教的几个关键年龄段
早期教育应该从何是开始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六大原则
“生活式早教”成育儿新时尚
孩子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
新生儿的神奇本领
家长常犯十种错
新生儿早期教育的具体方法
生活式早教,让家人成为老师
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
宝宝最需要信任感
早教不要急功近利
宝宝发烧的4个护理要点
宝宝早教不等于早期“学知识”
学习障碍是一种疾病
早期教育需遵循的两个守则
家长不应把教育责任推学校
家庭情感重心测试
小宝宝也需要情感交流
宝宝成长中的第一次
十种做法让宝宝拥有乐观品质
月龄不一样早教大不同
孩子独立开端
四种气质宝宝教养方式
1周岁的宝宝能理解什么?
早期教育不是“强行教育”
早期教育应拒绝的问题
早期教育有必要吗?
疼孩子要让孩子明白
家长教育孩子“维权”的方法
家庭中的如何实施有效的早期教育
唱摇篮曲,也有很多讲究
儿童穿衣注意事项
宝宝气质类型与养育对策详解
父母的行为对宝宝影响大
早期教育可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摈弃目标——早教的最高境界
如何让孩子学会爱其他人
语言灌输不如亲身示范
家庭教育孩子二“不得”
早期教育打开宝宝学习之窗
孩子的早期识字要适可而止
给学龄前孩子立“规矩”
培养宝宝优良性格是成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