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

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

2015-12-01

爸爸也像妈妈一样,在孩子出生以后,即能与孩子形成亲密的纽带关系。以当爸爸为荣的,通常在刚当爸爸时,会比较激动和自豪。出于对孩子的喜爱,爸爸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抱孩子、举孩子、往上抛孩子等心理冲动。爸爸也和妈妈一样,也会抚摸孩子、抱孩子、逗孩子玩等。事实上,在抱孩子或悠孩子方面,爸爸会比妈妈做得更多。

格林伯格和莫利斯把爸爸的这种最初的反应叫做“全身心投入”。这实际上是指爸爸完全被孩子所吸引,并体会到乐趣的一种状态。对这样的纽带关系,孩子的贡献不过是一些简单的行为,诸如睁眼、握一下爸爸的手指、躺在爸爸的怀抱里扭动一下身体等等。

孩子对爸爸和妈妈的依赖心理,差不多始于同一时期。一项研究表明,9个月以下的孩子在和父母分开时一般不会抵抗,而超过12个月的孩子,则不论爸爸、妈妈,要和他们分开时都会有抵抗。还有一项研究表明,比起陌生人,孩子一般更喜欢父母,而且在父母当中会更喜欢妈妈,特别是有什么需要时更是如此。这可能是因为比起爸爸,更多的是妈妈在照看孩子的缘故。

孩子一开始进入“认生”的阶段,父母往往会担心孩子的个性是不是太小心翼翼或是太敏感了。其实,完全用不着担心。因为“认生”说明孩子对主养育者已建立起依赖心理。也就是说,孩子和主养育者之间已形成正常的沟通关系,而且孩子能够辨别主养育者和其他人了。“认生”还意味着,孩子已经具备了将储藏的信息进行记忆的认知能力。一般8个月至12个月的孩子会出现“对象专属性”,所以这一时期,会形成依赖心理,出现“认生”或分离不安等情况。

顺利度过“认生期”,对信赖感建立很重要

虽然“认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能不能顺利度过“认生期”,这对孩子的情感发育以及对周围人的依赖感建立至关重要。依赖心理的形成,绝不只是针对妈妈,所以爸爸也要注意和孩子一起分享时间,以便能和孩子建立起充分的沟通关系。在和孩子还没有建立起亲密关系之前,爸爸应该避免大声说话,或是做出突然抱孩子之类的举动。爸爸能不能和孩子较长时间相处是最重要的事情。

传统观念认为,从生理学角度讲,妈妈对孩子的需要,所作出的反应更为敏锐。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对于孩子的反应,爸爸和妈妈并无差异。据说,爸爸可以像妈妈一样和孩子说话、喂奶、喂辅食,当看到电视里出现孩子时,爸爸心律、血压、皮肤变化等反应与妈妈也并无二致。

可是,现实是爸爸还没有妈妈做得那么好。这是因为爸爸们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太积极参与育儿导致的结果。是否对孩子的需要敏感,不是由性别差异造成的,关键要看对照看孩子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和孩子的相互交流是和孩子培养感情最为基础的过程,所以抱孩子,喂奶,和孩子说话,陪孩子玩,给孩子洗澡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与“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还看
帮助宝宝上幼儿园
零下10度,幼儿园坚持全天户外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
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
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
猜你喜欢
必知:7个习惯决定孩子命运
让爱从小充满孩子的心灵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亲子不应忽略“心理抚养”
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要孩子听话,请先处理好他的情绪
3种行为危害儿童心理发育
常挨打的孩子易心理变异
缺乏耐性孩子的特征
莫忽视孩子的成长烦恼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家长应该让孩子“先爬后走”
7-8个月宝宝都有哪些心理特征
哪些声音给会给婴儿安全感
告诉你孩子的七个底线
教给孩子交朋友的7大秘诀
夸奖是提升孩子自信的良言
巧施妙招让你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
发展儿童同情心
六招帮增强孩子自信心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依恋行为有利孩子心理健康
家教过严孩子易患强迫症
宝宝5大人际交往难题
爱哭闹宝宝的心理解读
孩子不快乐,你能读懂吗?
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你读懂了吗
美国人是怎么带孩子的?
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
宝宝怕生妈妈该如何应对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父母怎样调教个性软弱的孩子?
美国父母这样培养BB幽默感
宝宝未爬先走有隐忧家长需注意
培养自控能力,不同年龄宝宝区别
绝不能迁就宝宝的4种坏习惯
做好六件事改善宝宝害羞
父母该怎样对待幼儿教育?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自我和自尊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揭秘:宝宝爱打人的3大根源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应注意十点
如何让胆小的儿子变胆大?
孩子有自卑心理怎么办?
为胆小害羞的宝宝“壮胆”
母爱可改变婴儿的性格和心理
让孩子克服怯生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