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也需要“性教育”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婴儿也需要“性教育”

婴儿也需要“性教育”

2015-12-01

对孩子的性教育要从何时开始?

“当然是从他们青春期开始有性意识的时候了。”错了,谁告诉你要到青春期才会有性意识呀?到青春期再进行性教育的观念才耽误人呢!

“那么,难道还要从他们三四岁开始吗,真要那么早吗?”什么?我没有听错吧,三四岁还算早吗?

告诉你吧,坐稳了,别吓着:性教育要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认真进行!

赵本山和宋丹丹在小品里面说,孩子出生后第一眼看到谁,长得就像谁。科学也已经证实,婴儿出生后第一次看到的事物,会对他的心灵产生神奇的影响。那么,为什么没有人相信性教育应该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呢?

性教育可不仅仅是告诉孩子我们的生理解剖结构,还包括性别意识教育,对于身体的感知与判断,以及亲密感,等等。而这些,确实是从婴儿期便开始了。

婴儿的眼睛应该有均等的机会看到母亲和父亲的笑脸,如果他在生命的第一个月里总是看到母亲,而很少看到父亲,他对于两个性别的平衡的情感投入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婴儿看到的母亲总是微笑的,而父亲多是严肃的,他的心灵中便会积淀下关于性别的最初的差异判定,而我们以后的讲义中将会提到,这种判定可能是错误的。

婴儿的耳朵有权利听到来自男性和女性的同样温柔的声音,他虽然还无法理解这些话语的含义,但生命的本能可以感知语调、语气、语速等等所提供的信息,这同样将形成他对于男女两性的最初印象,而这又不可能不作用于他日后的心理成长。

婴儿的肌肤有权利接受最温柔的爱抚,如果你抱他的姿势不够协调,动作有些僵硬,他便会以哭声提出抗议,而他心灵中便会留下这样一种感知:原来拥抱是这样的不舒服!并进而影响他日后与他人的亲密接触。

婴儿的口唇有权利享受母乳的甜蜜。不要说母乳仅仅对婴儿的免疫力以及整体健康有利,母乳将作用于我们的性心理。这是与母体亲密的一种渠道,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吮吸满足我们的口唇“*”,同时带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使我们知道与另一个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不仅提供一种安全,而且提供一种爱抚。亲密感与爱抚的不缺乏,对于每一个心灵都是至关重要的。

婴儿的性器官有权利得到额外的关爱。当你为婴儿换下弄脏的尿布的时候,请一定放慢你的动作,温柔些,再温柔些!特别是当你为婴儿清洗的时候,更要小心,请选择婴儿的肌肤最适宜接受的温水,用质地柔软的棉巾,轻柔的动作……对于男婴,还要翻开他们的包皮清洗里面的污垢,这种清洗在婴儿几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了,不要以为男婴的包皮里面没有污垢。同样道理,也要清洗女婴的*。清洗性器官是最危险的作业,如果你的动作与水温把握不当,就会使婴儿对任何加在那个部位上的动作感到反感与抵触,进而对那个部位产生排斥,而这必将影响他(她)成年后性意识的完美发育。

是不是太夸张点了?绝对没有。按着精神分析学的解释,每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都受其婴儿期经历的深刻影响。当精神分析学家要分析一个人的心理疾患的深层根源时,他们会一直追溯到你的幼年,甚至婴儿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能够学会爱,是因为我们被人爱着。父母对于婴儿长时间的凝视与触摸,唤起生命中最初的爱。这种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密的、充满爱的关系,将影响到孩子成年后与他人和异性的关系。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是,我们之所以会爱一个异性,实质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将对父母的爱外延、转移到他人身上。

我们前面谈过母乳喂养的重要,事实上,即使是孩子略大几个月,需要用汤匙喂食物了,在喂养方式上的细微差别也将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对于喂养方式影响个体心灵甚至民族性情的研究,是心理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重要的研究手段。同样是向一个婴儿的嘴里喂流食,汤匙的大小不同,填放的速度快慢,动作的强弱等等这类不同,都将影响到一个孩子的爱心培养。

一个在婴儿时期便充分地培养出依恋与爱的孩子,在其以后的成长中会很自然地形成同情、自信、独立等美德。这完全是因为,爱是自信与独立意识的土壤,成年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知道某人爱自己,会更加独立地去面对世界或其他环境。这种依恋与那种过分的依赖,性质是不同的。有学者指出,有些精神病患者就是从来没有学会爱的人。

我们在摇篮里经历的世界,将一直陪伴我们长大成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婴儿也需要“性教育””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婴儿也需要“性教育””还看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怎样开启孩子的自闭心扉
猜你喜欢
2个游戏提升宝宝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里的“音乐智能”
培养孩子,父母可以各显神通
前龄前孩子敏感期你留意了吗
关于婴儿之间独有的交流方法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正确育儿,早期教育要“得法”
热衷于宝宝背唐诗的误区
育婴师与保姆月嫂有什么不同
宝宝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别让“战争”在孩子的心灵投下阴
残缺家庭警惕孩子“父母化”
家庭暴力-将把孩子带向何处
幼儿教育中的三大常见误区
提升多元通知之音乐智能(下)
孩子的“底线”雷区您知道么?
你知道玩具的教育奥秘吗?
0-6岁宝宝的早教要点
多元智能:音乐智能给孩子好气质
奥尔夫音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知道么?爸爸才是带孩子高手!
解读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父母对宝宝早教理解的对与错
孩子早教家庭需谨防四大误区
中国的“隔代教育”问题
教育奉行“富爸爸、穷孩子”
“蒙氏教具”开启幼儿智慧大门
看外国爸爸的哄孩子绝招
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
多元智能发展之自然智能
盲目比较:孩子多元成才的杀手
日本幼儿园里开始修炼分类精神
在奥尔夫音乐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早期教育,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可以让孩子打破的10条规矩
独二代:把孤独消灭在起跑线上
中国和美国教育孩子吃饭方法
宝宝学习空间智能的10大妙招
“起跑线”渐成多元成才的误区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
幼儿园的28个方针目标管理
难于说教就请试试“暗示”教育
奥尔夫音乐游戏:鼓的故事
面对危险,如何教孩子自救?
拒绝“填鸭”启蒙重在“四教”
孩子爱告状,你该怎么办?
多元智能发展之人际智能
孩子爱说谎是智力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