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也需要“性教育”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婴儿也需要“性教育”

婴儿也需要“性教育”

2015-12-01

对孩子的性教育要从何时开始?

“当然是从他们青春期开始有性意识的时候了。”错了,谁告诉你要到青春期才会有性意识呀?到青春期再进行性教育的观念才耽误人呢!

“那么,难道还要从他们三四岁开始吗,真要那么早吗?”什么?我没有听错吧,三四岁还算早吗?

告诉你吧,坐稳了,别吓着:性教育要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认真进行!

赵本山和宋丹丹在小品里面说,孩子出生后第一眼看到谁,长得就像谁。科学也已经证实,婴儿出生后第一次看到的事物,会对他的心灵产生神奇的影响。那么,为什么没有人相信性教育应该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呢?

性教育可不仅仅是告诉孩子我们的生理解剖结构,还包括性别意识教育,对于身体的感知与判断,以及亲密感,等等。而这些,确实是从婴儿期便开始了。

婴儿的眼睛应该有均等的机会看到母亲和父亲的笑脸,如果他在生命的第一个月里总是看到母亲,而很少看到父亲,他对于两个性别的平衡的情感投入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婴儿看到的母亲总是微笑的,而父亲多是严肃的,他的心灵中便会积淀下关于性别的最初的差异判定,而我们以后的讲义中将会提到,这种判定可能是错误的。

婴儿的耳朵有权利听到来自男性和女性的同样温柔的声音,他虽然还无法理解这些话语的含义,但生命的本能可以感知语调、语气、语速等等所提供的信息,这同样将形成他对于男女两性的最初印象,而这又不可能不作用于他日后的心理成长。

婴儿的肌肤有权利接受最温柔的爱抚,如果你抱他的姿势不够协调,动作有些僵硬,他便会以哭声提出抗议,而他心灵中便会留下这样一种感知:原来拥抱是这样的不舒服!并进而影响他日后与他人的亲密接触。

婴儿的口唇有权利享受母乳的甜蜜。不要说母乳仅仅对婴儿的免疫力以及整体健康有利,母乳将作用于我们的性心理。这是与母体亲密的一种渠道,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吮吸满足我们的口唇“*”,同时带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使我们知道与另一个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不仅提供一种安全,而且提供一种爱抚。亲密感与爱抚的不缺乏,对于每一个心灵都是至关重要的。

婴儿的性器官有权利得到额外的关爱。当你为婴儿换下弄脏的尿布的时候,请一定放慢你的动作,温柔些,再温柔些!特别是当你为婴儿清洗的时候,更要小心,请选择婴儿的肌肤最适宜接受的温水,用质地柔软的棉巾,轻柔的动作……对于男婴,还要翻开他们的包皮清洗里面的污垢,这种清洗在婴儿几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了,不要以为男婴的包皮里面没有污垢。同样道理,也要清洗女婴的*。清洗性器官是最危险的作业,如果你的动作与水温把握不当,就会使婴儿对任何加在那个部位上的动作感到反感与抵触,进而对那个部位产生排斥,而这必将影响他(她)成年后性意识的完美发育。

是不是太夸张点了?绝对没有。按着精神分析学的解释,每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都受其婴儿期经历的深刻影响。当精神分析学家要分析一个人的心理疾患的深层根源时,他们会一直追溯到你的幼年,甚至婴儿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能够学会爱,是因为我们被人爱着。父母对于婴儿长时间的凝视与触摸,唤起生命中最初的爱。这种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密的、充满爱的关系,将影响到孩子成年后与他人和异性的关系。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是,我们之所以会爱一个异性,实质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将对父母的爱外延、转移到他人身上。

我们前面谈过母乳喂养的重要,事实上,即使是孩子略大几个月,需要用汤匙喂食物了,在喂养方式上的细微差别也将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对于喂养方式影响个体心灵甚至民族性情的研究,是心理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重要的研究手段。同样是向一个婴儿的嘴里喂流食,汤匙的大小不同,填放的速度快慢,动作的强弱等等这类不同,都将影响到一个孩子的爱心培养。

一个在婴儿时期便充分地培养出依恋与爱的孩子,在其以后的成长中会很自然地形成同情、自信、独立等美德。这完全是因为,爱是自信与独立意识的土壤,成年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知道某人爱自己,会更加独立地去面对世界或其他环境。这种依恋与那种过分的依赖,性质是不同的。有学者指出,有些精神病患者就是从来没有学会爱的人。

我们在摇篮里经历的世界,将一直陪伴我们长大成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婴儿也需要“性教育””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婴儿也需要“性教育””还看
激励孩子成长的62句话
孩子的品质要如何培养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六字真言”
十件事提高孩子自信心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猜你喜欢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生活中哪些东西会让宝宝恐惧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任性是宝宝成长期的心理需求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测一测你家宝宝是什么性格
掌握正确方法转移宝宝注意力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独睡,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幼儿成长的四个敏感期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害怕什么?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0—3心理常见问题问答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婴幼儿更需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自闭症儿童会有哪些表现?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儿童自闭症的三大症状
如何控制好孩子愤怒的情绪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
婴儿从3个月起就有嫉妒心理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6种黄金性格要从小培养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过早教育小心“恐学症”
宝宝情商培养的3个工具箱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宝宝胆子小可能是心理障碍
0-3岁宝宝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