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的豆子——宝宝的内部对话
豆子:碎碎念
小熊宝宝,妈妈不在家,我来陪你玩。
你妈妈去哪里啦?我爸爸去上班了,爸爸挣钱给豆豆买玩具,我爸爸可好了。
我们吃饭吧,你用勺子吃饭,不可以乱扔勺子哦,乱扔勺子不乖,要打屁股。
你喜欢吃巧克力吗?巧克力可好吃了,我每天都吃,妈妈说只能吃一颗。等她下次给我吃,我就让你尝尝。
豆妈:自言自语的豆子
豆子秉承了豆爸的家风,贵人语迟,当然,这种说法不免掺杂自我安慰的成分。
豆爸自己两岁半才开始说话,说的估计还是连电报句都不如的词汇,当年被豆爷爷和豆奶奶怀疑是哑巴,没想到日后突飞猛进,竟然发展为以嘴谋生的人。而聪明如我,1岁不到就吐字清晰,如今被豆爸评价为表达能力欠佳,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我在遇见豆爸和养育豆子之前,没有听过“贵人语迟”这个成语,豆爸跟我解释的时候,明显带有一些自豪的感觉,使我不自觉对豆子晚点开口说话有了一丝期许。
豆子像爸爸,不仅是外表,他全方位地继承了老胡家的气质,他说话的确就很晚,本来也该是两岁多才说的,没办法,赶上21世纪什么都提速,很多小朋友1岁就要说句子,豆子不好意思太落后,就在1岁半开始说词了。
有心理学家说了,民间的贵人语迟一说是有科学道理的,那些说话晚的宝宝有更多的时间去积累语言材料,因此一旦开始说话甚至能说得比别人还好。照我看来,说得好不好、溜不溜还有待考证,但话多,叽叽呱呱不停是一大特征,之前实在被憋坏了,一开口就进入爆发期。
豆子一个人玩的时候可以挺热闹,你在隔壁乍一听还以为小朋友们聊天呢。他把玩具铺排一地,然后开始内心纠结,拿起小汽车说:“今天你乖,带你出去玩。”回头看见翻斗车,嘴里言语:“大车车,豆豆开大车车。”“滴滴,叭叭——”“我是汽车小司机(唱)——”他一个人嘴里唠唠叨叨,倒不寂寞。
要是他惦记上一样东西了,就开始婆婆妈妈地自言自语,前些日子在多多那里开洋荤吃了巧克力,觉得简直美艳不可方物,迫使豆妈也买了一盒存在家里,“巧克力”成为豆子的碎碎念,睡觉之前絮叨着“再吃一个,巧克力”,我们看电视的时候,他就骑着扫把像幽灵一样飘过,念咒曰:“巧克力——在哪里——”
如果一个成人自言自语就会像个神经病,好在豆子还小,经常给我增添一点笑料,有时也带给我一些思索。他对着空气说:“不听话,打屁股。”我难免会猜测,这是在威胁谁呢?他是不是被威胁打屁股的次数太多了,也学会了这招?
豆爸有话说:宝宝的内部对话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刚开始,豆子是用身体语言、哭声、表情等来表达自己的。等大一点了,逐渐会用话语来表达自己。
开口说话并非越早越好
民间所说的“贵人语迟”,其实是有一定根据的。一个说话比较晚的孩子,他们更需要用身体和情感来表达自己。在这种表达过程中,宝宝可以获得照料者更多的宽容和耐心。这是人际关系的完美状态——不说话,对方就能懂。一旦宝宝在这样的互动中获得很多,他们就会更多地去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关注对方语言中传递的信息。越是简单直接的语言,越接近表达的本质。在比较好的照料下成长的宝宝,安全感和情商自然高,这或者就是传统意义上说的“贵人”吧。
而宝宝在与照料者的沟通中虽然没有使用语言,却并不意味着这个过程没有语言的参与。实际上,只要妈妈爸爸在说,宝宝就在听,在接收言语信息,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多的词汇、句式经过反复地接收,已经储存在宝宝的内部意识中,一旦开始说话了,积累语言资料的仓库就开启了,宝宝会进入一个语言爆发期,这可以称得上是厚积薄发了。
自言自语是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
像豆子一样,很多小宝宝在2岁左右都会出现自言自语的现象,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宝宝在把妈妈的形象内化,让内心中的妈妈照顾自己,或者说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我们知道,母亲在宝宝成长初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宝宝的任何一步发展都与母亲息息相关,语言的发展亦同样。在学会使用语言之前,母亲在宝宝心里主要是以图像的形式存在。随着语言作为人际交流工具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一点便迅速发生了变化。当宝宝越来越依赖说出来的语言来达成愿望时,他也使用语言来处理内在的事情。现在,宝宝可以使用语言来召唤妈妈,而不再是通过想象。
与宝宝打交道最多的人无疑是妈妈。当妈妈在的时候,宝宝就与妈妈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当妈妈不在的时候,宝宝就在内心与妈妈的形象进行对话。因此,原先只是以图像形式存在于宝宝内心的“妈妈”变得更加生动了。由于宝宝的发展,妈妈越来越多地让他自己活动,因此宝宝与妈妈的互动越来越多地采取了“内部对话”的形式。
这种对话有时是默默无声的,有时会被宝宝直接说出声来,也就是我们听到的宝宝的自言自语。宝宝会将妈妈的管理转化为宝宝对自己的管理,比如豆子做了一件不被允许的事情后,对自己说:“不听话,打屁股”,实际上是豆子与内在妈妈之间的对话。
随着宝宝人际关系的不断扩展,这样的内部对话不再仅限于与妈妈进行,而是包括了与所有其他人的对话。这些人包括爸爸、小朋友,甚至玩具等虚构的人物。所以,当我们看到宝宝对着空气或玩具说话的时候,不过是看到了他内在世界的对话而已。
小宝宝的自言自语是一种普遍现象,就其本质来说,是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宝宝自己对自己说话,是创造了一个陪伴自己的伙伴,这个伙伴是自己内心的保护者,用来防御因为照顾者不在身边的孤独感。这就是自我照顾的开始。
有不少成年人告诉我,他受不了一个人独处,必须得有大活人在跟前才能驱赶寂寞。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应该说,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找到自我照顾的方式,内心停留在了“需要被照顾”的孩子那里,没有成长。那些喜欢看书,喜欢摄影等,有某种持续爱好的人,则可以说是找到了自我照顾的方式,书和摄影就是自我的陪伴者。一个真正成长了的人,则更上一层楼,具备了“与他人在一起的独处”的能力。
孤独的人恰恰是没有独处能力的。他们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感到的是寂寞难耐,是空虚不安,他们极力避免独自一人的情境,然而由于他们种种强烈要求“被爱”的举动,导致他们最终只能是孤单的。
独处的能力从何而来?一个在“支持性”环境中长大的人,能够把“支持性”的环境慢慢地“印刻”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他是否是独自一人,他都不会感觉孤独寂寞,因为他的内心有一直陪伴着他的“爱”。需要让宝宝在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中去学习这样的能力,把支持性的情景直接成为内心的一部分,而不是长期需要提供一个环境来应对独处时候的孤独。
在恋爱中,很多男女都喜欢腻在一起,做什么都要一起。而真正让两个人在一起,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思考自己问题的时候,另一个人可能就感觉到焦虑,这就表明这个人没有独自照顾自己,也就没办法独处。而这个能力的缺失,恰恰是在幼年没有学会自我照顾。妈妈不在的时候,有小熊陪着,可以和小熊说话。妈妈回来了,好高兴,又有妈妈陪自己说话了。自言自语,是一种自我照顾的方式,发展到后期就是自我照顾。
当然,假如一个孩子只能自言自语,无法与他人建立某种交流,这可能是一种自闭的倾向,这值得关注。
如果内部对话不能转向外部对话
虽说自言自语是宝宝的一种内部对话,是自我发展的必经过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自言自语的内部对话会逐渐减少,转向外部对话,从而越来越多地和外部真实的人物进行语言交流。这个转换的过程如果受到挫折,孩子可能会停止语言发展的过程,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
一位妈妈前来向我求助,她的儿子9岁了还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当妈妈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不愿意回应。这是为什么呢?
当这对母子在我的咨询室中进行对话时,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妈妈非常唠叨,不停地发问:“你在想什么啊?”“你和叔叔说说啊!”等等,在一个小时的讨论中,妈妈说了40分钟。我向孩子发出一些问题,但他尚未回答,妈妈已经迫不及待地代为作答了。这个时候小男孩看着妈妈,然后低下了头。我从他脸上看到的是无奈和委屈。
孩子是有表达需要的,但由于无法与妈妈沟通,他就在内心创造了两个身份,自己和自己进行对话。这有点象木偶戏的演员,两只手各提一个木偶,然后按照两个木偶的身份、语言进行对话。我们看木偶戏或许会很开心,但一个9岁的孩子这样经常的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是一个很令人担忧的状况。
有的妈妈看着一两岁的宝宝自言自语时,也会担心孩子是否也会演变成像这个男孩一样。只要照料者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是顺畅的,这种担心就是多余的。上面那个小男孩,是因为和妈妈之间的互动一直处在挫折中,两个人常常是各说各的,才造成他不愿意与妈妈交流,或者说不愿与现实中的妈妈交流,而创造了一个“内心妈妈”,来完成自己表达的愿望。通常,当现实妈妈给宝宝带去太多挫折,宝宝就会去幻想和创造一个好妈妈。通过这样的想象,抵消掉一些害怕、恐惧、无力的情绪,完成内心里对“坏妈妈”的攻击。
这个过程也可以解释成人的很多行为和想法。有些人不愿意与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沟通却习惯性地认为别人的丈夫或者妻子好,这就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别人丈夫或妻子的想象,抵消掉自己面对丈夫或妻子时的无奈,他们把孩童的思考方式带到了成年,无法长大。
上一篇:80后妈妈的成功早教经验谈
下一篇: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强势智慧